世界首家公司化的俱樂部與賣自己老公的人和色情業首富的愛情故事

“足球俱樂部從協會變成公司是擁抱資本主義的一個起跑線。但公司化不保證能盈利。一旦投資人虧損了、沒錢了或不想玩了,俱樂部就得再尋找新的金主。世界上首家擁抱資本主義的小希斯俱樂部在132年間和投資人之間有何特別愛情故事?今天作者“足球勁衛軍 FootballGuardiansFC“繼續

原創《尋父記》系列8。”

01 英國色情行業首富1993年娶了俱樂部,給聘禮:1百43萬英鎊

小希斯俱樂部在1888年公司化後,20世紀初更名伯明翰城俱樂部。1921年俱樂部買下聖安德魯球場的所有權後主場沒有換過。但投資人換了很多,其中一個老闆還因為缺錢賣掉俱樂部的訓練場。(下圖:1976年伯明翰城主力、英國第一個轉會費達到1百萬英鎊、英格蘭國腳特雷弗·弗朗西斯Trevor Francis在聖安德魯球場踢球)

世界首家公司化的俱樂部與賣自己老公的人和色情業首富的愛情故事

特雷弗·弗朗西斯在聖安德魯球場踢球

當1992-93賽季末期俱樂部從英甲(現在的英冠)降級到英乙、虧損2百萬英鎊(相當於2020年的4百萬英鎊)並幾乎破產時,來自英國的商人大衛·沙利文(David Sullivan)以70萬英鎊(相當於2020年的1百43萬英鎊)購買了該俱樂部84%的股份,成為伯明翰城的主要投資人。

1949年出生的大衛·沙利文畢業於倫敦大學經濟系,和其生意上的夥伴大衛·戈爾德(David Gold)為英國1970-1990年代的色情行業(色情雜誌、性用品商店、成人電影等)首富,1986-2007年間經營體育花邊新聞和軟色情報紙。

世界首家公司化的俱樂部與賣自己老公的人和色情業首富的愛情故事

大衛·沙利文和伯明翰城俱樂部女老總

1982年大衛·沙利文曾被指控靠妓女生活坐牢71天,上訴成功出獄後稱自己“比賣軍火的商人和菸草商人有道德,因為他們是在殺人,而自己生意帶給很多人快樂”。但出演大衛·沙利文的成人電影系列的其當時女友瑪麗·米林頓(Mary Millington)好像並不快樂,在33歲時自殺。(上圖:大衛·沙利文和伯明翰城俱樂部女老總)

02 23歲女老總賣掉自己老公後1997年上市,收彩禮:4千6百萬英鎊

1969年出生於倫敦托特納姆熱刺俱樂部所在社區的卡倫·布雷迪(Karren Brady)是個富二代,高中畢業後想上成人大學被拒後開始打工。她1993年在大衛·沙利文的報社工作時看到伯明翰城要賣的廣告後,說服老闆去買這傢俱樂部並主動請纓去當老總。當時她既沒有去過伯明翰主場看過球,也不是伯明翰球迷,也不是足球愛好者。(下圖:卡倫·布雷迪在伯明翰城俱樂部)

世界首家公司化的俱樂部與賣自己老公的人和色情業首富的愛情故事

卡倫·布雷迪在伯明翰城俱樂部

1993年卡倫·布雷迪在23歲成為英國職業足球俱樂部歷史上第一位女老總,而且是最年輕的老總。她自己後來多次在演講中公開其最成功的一筆交易之一是:一次上球隊大巴時,一名球員調侃說“我能從我坐的地方看見你的乳房”。卡倫·布雷迪回應:“等我把你賣給克魯(Crewe,一個離伯明翰1個小時車程的英丙的俱樂部)後,你就看不見了。”幾天後,該球員被賣掉。

世界首家公司化的俱樂部與賣自己老公的人和色情業首富的愛情故事

卡倫·布雷迪

卡倫·布雷迪後嫁給本球隊一小其2歲的加拿大國腳、球員保羅·佩斯基索洛(Paul Peschisolido)。該球員先後被她賣給其他俱樂部兩次(第一次賣出後又買回後又賣出),從中掙了1百萬英鎊。其上任2年,俱樂部靠削減成本、票房增收等,在俱樂部現代歷史上首次扭虧為盈。基於政府法令在6年時間俱樂部將老舊的帶站席的球場改建為能容納2萬9千人的全座席的現代化球場。(上圖:卡倫·布雷迪婚禮)

世界首家公司化的俱樂部與賣自己老公的人和色情業首富的愛情故事

代表伯明翰城的杜加里和曼城的孫繼海PK

1997年,投資人大衛們和卡倫·布雷迪將伯明翰城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次級市場以2千5百萬英鎊(相當於2020年的4千6百萬英鎊)市值上市。27歲的卡倫·布雷迪成為英國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老總。2002年,俱樂部衝上英超。俱樂部一直沒怎麼買大牌球員,最有名的是1998年世界盃冠軍法國國腳克里斯托弗·杜加里。(上圖:代表伯明翰城的杜加里和曼城的孫繼海PK)

03 2009年老闆和女老總把俱樂部改嫁,收彩禮:1億1千1百30萬英鎊

2008年俱樂部收入5千萬英鎊,稅前盈利4百萬英鎊。2009年兩個大衛們和卡倫·布雷迪將伯明翰城俱樂部以8千2百50萬英鎊出售(按2020年市值,1億1千1百30萬英鎊),比其1993年買入時的16年間多掙1億1千萬英鎊,這裡還不包括其每年從俱樂部拿走的董事薪水和投資人的分紅(因為在16年的大部分時間,俱樂部是收支平衡而且盈利的),所得與投資比為77倍,這和軍火商和菸草商的利潤有的比嗎

這麼好的生意,為何要離婚?球迷不滿老闆和投資人賺的錢大部分都放自己口袋了,季票太貴,花在俱樂部上(如買球員)的不足,2005-06和2007-08兩個賽季都從英超降級了,球迷對投資人和老闆很不滿。(上面視頻:2007-08賽季最後一場比賽後,球迷入場抗議俱樂部投資人和老闆)。

還有一個原因,按俱樂部投資人大衛們的說法,“當地政府不支持”。為何不支持?主要原因是2004年開始,投資人想把位於伯明翰市中心區域的(相當於2環)的體育場改做別的用途,在城的(相當於4環)一個新區域新建一個5萬5千人的帶超級賭場的體育場,體育場的投資人包括美國拉斯維加斯的金沙集團。伯明翰市政府經過慎重考慮,認為有道德風險,沒有批准此項目。伯明翰城球迷也不認同,認為其主場聖安德魯有歷史和文化價值,是社區無形資產,要保護而不能被拆掉改做別的用途

世界首家公司化的俱樂部與賣自己老公的人和色情業首富的愛情故事

伯明翰新球場模型-帶賭場

04 現代啟示錄

看完上面的“花邊”消息,您有何感想?作者“足球勁衛軍Football Guardians FC"想到幾個嚴肅的話題,想向大家請教,包括:

1、什麼樣的人能當投資人?或何背景的不適合當俱樂部投資人?

2、投資俱樂部有77倍收益,這完全歸功於這16年的投資人嗎​?俱樂部從1876年成立到1993年前的117年的投入算什麼​?​

3、投資人可以將賣俱樂部的所有收入拿走嗎?

4、有100年曆史的體育場能被推掉改做商業地產或其他用途嗎?

5、俱樂部能在體育場開賭場嗎?

6、大衛們和卡倫·布雷迪的神話投資故事,會不會吸引更多的資本來玩足球?他們玩足球的目的是什麼?他們的目的和133年來無償支持俱樂部的球迷、社區和當地政府的利益會有衝突嗎?如有,如何平衡?以誰的為主?

7、俱樂部是賣藝還是賣身?

此話怎講?下回分解。敬請關注《尋父記》9。

這可能是我們學習歐洲和英國足球,不僅可以學場內,而且需學場外,不僅知其然,而且需知其所以然的地方。作者“足球勁衛軍Football Guardians FC"稱此為足球之的現代啟示錄


期待您的意見分享。歡迎您繼續關注“足球勁衛軍 Football Guardians FC"在本號後面發佈的文章,看小希斯俱樂部後面還有何奇幻漂流。


足球勁衛軍 Football Guardians FC ©®℗ 版權保留


尾註:

1、本文是”足球勁衛軍 Football Guardians FC“探討的足球規律之一:足球俱樂部的所有制、發展和治理的第二個專題系列。第一個專題為“沒有槍桿子的軍隊”,以“公有”俱樂部的一個典型,巴塞羅那進行案例分析,現有8篇文章。其中第8篇文章的鏈接: 。第二個專題為“尋父記”,以全世界“私有”制的首傢俱樂部的132年曆程,來看英國俱樂部公司化對俱樂部的影響,現有8篇文章。其中第7篇的鏈接為: 。

2、文章參考資料的主要機構來源包括:England FA, UK Parliament, Birmingham City Government, hidden-london, britannica, Wiki, companieshouse, manutd, liverpoolfc, qpr, thepeoplehistory, smallheathalliance, Spartacus Educational, Birkbeck, the Guardians, dailymail, Financial Times, business-live。

3、文章參考資料的主要學者或作者主要包括:Andrew Ward (Football Nation), Stefan Szymanski, Christine Oughton, Simon Chadwick, Sean Hamil, Martin Dauton, Davin Conn, Jim Keoghan, James Montague。

4、文章照片或視頻主要來源於reuters, mirrorpix, youtube, thedaisycutter, getty, amazon, worldsportlogos, 1000logos, PA, ebay, ibtimes, darrenbakerfineart等。英鎊市值換算:cpiinflation calculator.

5、本號專注於和大家一起探討足球規律和足球精神。相信此類文章佔據不了頭條。關於此兩個議題,作者也許為管中窺豹,也許為外行看熱鬧,歡迎您的點評或指正。足球之美麗在於可百家爭鳴,足球的魅力在於其斯芬克斯之謎。您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