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 汶上縣統計局:統計青春 在“疫”線閃光

中國信息報|4月16日 汶上縣統計局:統計青春 在“疫”線閃光

統計青春 在“疫”線閃光

通訊員 趙娟 吳春燕

為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各行各業都湧現出一批先進人物,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與疫情戰鬥。統計青年“疫”路當先、迎難而上、主動作為,譜寫了一曲動人的青春奉獻之歌。

執勤排查勇擔當

“組織部下了通知,要抽調我局兩名同志到疫情防控一線執勤。”“我報名!”“我去!”疫情防控指揮部通知剛發到汶上縣統計局微信群幾分鐘,領導就接到了十幾個青年幹部的“請戰書”!大家踴躍報名,局長不得不採用輪流執勤的方式來解決“競爭”。每天,他們冒著嚴寒分別值守在錦繡佳園和頤景國際兩個小區門口,測量體溫、出入登記、勸阻外出、宣傳政策,忙得口乾舌燥。而群眾,從開始有所顧慮到配合支持,再到主動給執勤人員送吃的送防疫物品,統計人的熱心服務贏得了群眾的理解支持。

這天晚上七點,局裡又接到緊急任務:負責全面排查中都街道京港花園608戶居民,要求一戶不漏、地毯式排查,時間僅一天半。辦公室加班準備口罩和手套、表格等排查用品。“統計青年,LET’S GO!”群裡一聲號召,第二天大早,20多名青年冒著寒風準時到達小區。面對這個新建小區位於城郊商貿物流園區旁、人員情況複雜、沒有規範的物業管理等困難,他們一絲不苟,分組包保。為讓群眾放心,大家戴好口罩上門不入戶,一律在門外登記。僅一天就率先完成摸排任務。

復工監測精準快

復工復產大潮起,經濟社會按下重啟鍵!疫情影響怎麼樣?復工復產形勢如何?統計人要發出統計聲音、展現統計作為、彰顯統計擔當。從3月下旬開始,各專業科室在分管領導帶領下,深入企業調研一季度復工復產復業情況,定期完成旬報分析、月報分析和一季度經濟運行監測,並紮實推行“一企一檔”工作。一天早上,工業科賈寧寧8小時晚間執勤剛結束,就接到電話:要彙報疫情對當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影響及企業復工復產情況,越快越好!他立馬回到辦公室,看報表、跑企業、聯繫各鄉鎮街道統計站、經貿辦和工信局,逐個企業、逐個數據分析,忙了整整一天,寫出了《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簡析》,呈報領導,早已忘記吃飯的事情。

積極建言獻策,撰寫有關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社情民意,多篇被省市政協、九三學社省委等採用;撰寫疫情防控稿件10餘篇,分別在中國信息報、山東商報、濟寧日報、濟寧晚報等刊發。統計青年還紛紛撰寫了《戰疫日記》,記錄作為、剖析自我、互為勉勵,展現了心繫大局的統計情懷。一季度,大家共撰寫呈報統計分析10餘篇,這裡面,有翔實的數據、精準的問題,有企業家的心聲、可行性的建議,數里行間凝聚著統計人對事業的熱愛、對民生的關注,難怪屢獲領導“點贊”!

攜手奉獻彰大愛

當災難到來的時候,也正是愛心凝聚的時候。陽光永遠比風雨有力量“代書記,咱村有的老百姓買不到口罩咋辦啊?”一名村幹部問駐南旺鎮白莊村第一書記代猛。春節剛過,代猛便下村與村“兩委”班子一起投入疫情防控。他四處打聽,請求局領導幫忙協調到了醫用口罩、84消毒液等防疫物資,解了燃眉之急。他還是村裡的“宣傳員”,每天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上級要求;同時,作為社會科長,他又肩負著籌備國家第七次人口普查的重任。他說:哪裡需要出現在哪裡,這就是統計人的初心和使命!

統計一條心,上下一盤棋。在統計大家庭裡,沒有相互推諉、拈輕怕重,只有你呼我應、互相補臺。沒被抽調執勤的,都自覺幹好業務、當好替補,聽從召喚、隨時上崗。患重感冒、自覺隔離的辦公室主任王美娟,家裡還有4歲和2歲的孩子,幾乎沒有歇一天,在家網上辦公,密切關注著上級指示精神,及時彙報安排,做好後勤保障,從沒誤過一件事;辦公室科員焦天涯,家在外地因封路不能趕回來上班,急得團團轉,家沒有電腦,愣是用手機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了一篇篇信息,由趙健負責編輯上傳發布。兩個90後,一個寫一個編,堪稱“黃金搭檔”!鎮街統計站長們不是值守疫情防控一線、就是奔走在企業復工調查的路上。

無擔當,不青春;無奮鬥,不青春;無奉獻,不青春!統計人的青春,便是在疫情防控期間融入大局、愛崗敬業、履職盡責,秉持擔當、奮鬥、奉獻的統計情懷,確保統計調查不亂、數據不斷、工作不停步!

中国信息报|4月16日 汶上县统计局:统计青春 在“疫”线闪光
中国信息报|4月16日 汶上县统计局:统计青春 在“疫”线闪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