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這兩天的一條熱搜氣得我肝兒都疼——張嫮目家暴女友!

張嫮目,去年參加過《明日之子2》的歌手,音樂事業沒讓他成名,如今反倒讓他的女友張三彌把他送上了熱搜。

事情源於9月3日晚上,張三彌(原名張珂玄)發文控訴男友張嫮目七宗罪,並且有理有據。

光是其中的家暴細節,就足以令人毛骨悚然。對於女友,張嫮目動則辱罵,或者直接上去一巴掌、一狠掐、一勾拳、一腳踹,甚至還強迫發生性關係。有一次扇了女友25個耳光,扇至牙關節都幾乎脫出,且面部歪斜,鼻青臉腫。

最嚴重的一次:把女友從客廳踹到房門口,逼迫女友給他下跪,朝她拳打腳踢,並抓起頭不停扇耳光。嫌不得勁兒,還拿幾個衣架瘋狂抽打至變形。最後還像個瘋子一樣揪著女友的頭,給她剪成狗啃似的頭髮,甚至還言語侮辱和扒衣服拍照……一連串的毆打,致使女友癱倒失禁,幾乎完全失去意識。

一般來說,這種事情過後,男人都巴不得藏著掖著,可張嫮目反倒在微博上廣而告知: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一邊認錯,一邊威脅,這該是一個多陰暗狠辣的渣男啊!

還有一次,張嫮目無緣無故掰斷女友手指,還在微博上得瑟: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一次次的暴力,使張三彌身上、臉上沒一天是正常的,瘀青紫腫永遠不是在消褪的路上就是在來的路上,甚至有些骨傷至今未愈。

但我萬萬沒想到,在這場家暴裡,施暴者不止張嫮目一個。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在評論裡,有多少人在說:“這女的有問題!”那意思是,受害者還活該被打了?同居就活該被打了?

這種言論就像《你好,之華》中,胡歌所飾演的張超,家暴妻子時的解釋:“她是個無趣的女人,她一點女人味都沒有,整天畏畏縮縮,我看著就想打。”

可見,這些指指點點地譴責著受害者的人,無疑也是這場家庭暴力裡的幫兇。

沒有誰是活該被打的!任何理由都不能成為家暴的藉口。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提起家暴,很多人都會想到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那是很多人童年的陰影。但我對於家暴的清晰認識並非來自這部劇,而是源自童年的親眼目睹。

鄰居家有一位溫柔賢惠的阿姨,但她總被她老公打。有時是拳打腳踢,有時是棍棒相加……但一旦有人勸她離婚,她都死活不願意:“他不打我的時候,還是對我很好的。”

每次打完了,那個男人就跪下來拼命認錯:“我錯了,下次不會了。我今天就是心情不好,下次不拿你撒氣了,你不要走……”

很奇怪的是,在這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兩個人都生活得很甜蜜,好像家暴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那個男人也對他老婆很好,還給她洗衣做飯,甚至平常很多事情也順著她。

但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一天,那個男的又開始打他老婆。打完了又求原諒,甜蜜後又打……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所以,我從小就明白,那是一個死循環:家暴——認錯——和好——甜蜜,家暴——認錯——和好——甜蜜……家暴沒有一次,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而對於身處其中的女人來說,施暴者的偶爾溫柔,都如同恩賜。她們就像犯罪案例裡的受害者一樣,一邊受著暴力虐待,一邊愛著虐待她們的兇手。這就是人們說的斯德哥爾摩效應

因此,很多女人就像美國反家暴聯盟的數據表明的那樣:85%的受虐者無法徹底離開一段虐待關係。

那些女人滿心滿眼都是愛,而事實上,哪裡還有愛?“當愛支配一切時,暴力就不存在了;當暴力主宰一切時,愛就消失了!”

那些女人的一次次退讓和容忍能換來什麼?不過是下次更殘暴更狠辣的暴力相向。正如《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說:“遷就只能使暴力不斷升級,讓暴力成為一種習慣。”

所以,對於家暴,千萬不要抱有任何期待,堅決零容忍。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天水圍的夜與霧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那些長期遭受家暴的女人,最後都怎麼了?

8月27日晚,四川一名年僅26歲的女教師,因不堪丈夫的長期家暴,從14層高樓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中,張靜初飾演的女主,也是受丈夫的長期家暴,甚至最後連同兩個女兒都一起被丈夫殺死。而這些電影情節,取自2004年轟動一時的金淑英一家滅門慘案,這是真人真事發生過的。

柴靜也曾做過一個節目,叫《沉默在尖叫:女子監區調查》。她採訪了十一個殺夫女犯人,發現這些女人都是因為常年遭受丈夫的家暴,最後忍無可忍時就反抗把丈夫殺了。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最終,這些女人都被家暴逼上了絕路,無外乎:自殺、被殺、殺他。

據全國婦聯統計,在2.7億的家庭裡,有30%的已婚女性曾遭受過家庭暴力。40%的女性殺人案與家暴有關;女性自殺中,60% 是因為家庭暴力;女性他殺中,家暴致死率佔 40% 以上。

家暴一旦開始了,大多至死方休。真正消停的那天,不是你死就是他亡,或者他死的時候再拽上你。

別指望他打著打著就不打了,天知道要打到什麼時候。果斷離開,是你最好的選擇。哪怕他下跪、自殘,都決不回頭。任何事情,都不能成為你原諒家暴的理由。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家暴毀掉的不止一兩個人,還有孩子。

曾看過一個網友的自述:

一個小男生從小時常目睹爸爸毆打媽媽,所以他從小就十分鄙視和憎恨爸爸。面對家暴,小時候很無力的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趕快成長起來,保護媽媽。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也反覆告訴自己,不要成為像爸爸那樣的人。

後來,他成長為一個樂於助人、會為別人抱打不平、講情義的人,很多人都喜歡和他交朋友。慢慢地,他和一個女生戀愛了。他無比自信,不管發生什麼,他是絕對不會打女人的那種人。

不料,在一次和女友因生活瑣事爭吵起來的時候,火氣上頭的他一腳就踹了過去,就像每次他爸爸打他媽媽時一樣踹了過去。女友摔倒在地時,那個男生也懵了,然後各種滋味一瞬間湧上心頭:懊惱、悔恨、厭棄……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李玫瑾教授

對於這種行為,犯罪心理學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中說道:“這種男人,往往他的成長環境當中,他們家就有男人打女人的問題。他是看著長大的,所以他一有怒火,潛意識裡就覺得女人就該打。”

很多在家暴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明明唾棄家暴,卻難以擺脫。

哪怕這些孩子歷盡艱辛擺脫了家暴,他們也會存在別的問題。有研究表明,在家暴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孩子,自殺的可能性要比常人高出六倍,犯性侵案的可能性要比常人高出24倍,吸毒酗酒的可能性要比常人高出50倍。

即便沒有以上的違法犯罪行為,存在性格缺陷的幾率也很大,比如自卑、懦弱、偏執、衝動……或者存在明顯的心理缺陷:自閉,抑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能發現,大部分被家暴的女人選擇不離開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她們常常想,離了婚,孩子在不健全的家庭中長大,對TA的成長很不好。

事實上,在家暴家庭裡,離婚並不傷害孩子,真正傷害孩子的是家暴陰影。上一代造的孽,最後都落在了孩子身上,甚至可能延續了幾代人。

家暴,才是孩子人生毀滅的真正核武器。哪怕為了孩子,你也要遠離家暴。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據統計,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毆打,而女性被平均虐待35次後,才會選擇報警。

柴靜的《看見》一書中也曾記錄了這樣一件事:一個女人被家暴後,曾想去報警,卻被一名男性友人勸說:“男人不能打女人,但老公可以打老婆。”

這是多冷眼旁觀啊!哪怕如今《反家暴法》已經實施了,但很多人在遇見家暴時,第一反應仍然是:

“那是別人的家事,你管那麼多幹嘛!”

“大驚小怪,夫妻不都是床頭打架床尾和的嘛!”

“這不很正常嘛!鬧鬧彆扭而已!”

……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然而家暴並非家事,也並非小事!

所以,遇見別人被家暴時,請插手阻止,或者直接報警。

那是一個生命,是一個家庭,是背後無數個類似遭遇的生命,是背後無數個類似遭遇的家庭啊!

人應該關心人啊

被家暴骨折後,男友說:“要多補鈣,不然都經不住我的愛撫。”

願所有女人都幸運,不曾認識家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