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確定5G毫米波全球統一劃分

由國際電聯(ITU)舉辦的2019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19)

上週落下帷幕。來自165個成員國的約3400名代表達成多項協議。這些均體現在有關管理全球無線電頻譜和衛星軌道使用的《無線電規則》這一全球性條約的《最後文件》中。

就IMT-2020(5G)的附加毫米波頻譜劃分達成一致在24.25-27.5GHz、37-43.5GHz、45.5-47GHz、47.2-48.2和66-71GHz頻段為IMT劃分附加頻段,促進5G進一步的快速發展衛星地球監測和衛星空間研究業務得到保護。

WRC-19為5G確定了全球統一的附加毫米波頻段。這些新頻段的全球劃分將有助於釋放規模經濟,以加速在全球範圍內交付創新與價格合理的5G服務。許多行業(包括製造業,交通運輸,醫療保健和教育等)都將從中受益。這屆大會上各國在保護全球現有無線電服務和為5G開創持續發展機會方面取得了適當的平衡。移動行業進入WRC-19的目標是爭取足夠與合適的5G頻譜以賦能長期的社會經濟效益。WRC-19實現了這一目標,並在WRC-23的議程中指明瞭5G未來持續發展與成功的方向。

2019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確定5G毫米波全球統一劃分

通過全球劃分26GHz,40GHz和66GHz範圍內的毫米波頻率,需要依靠幾乎瞬時傳送大量數據的創新5G服務將變為可能。其中包括虛擬和增強現實應用程序,工業機器人的遠程控制,自動駕駛汽車以及娛樂服務,例如在幾秒鐘內下載4K電影。

隨著移動技術和用戶需求的不斷髮展,對頻譜的需求也在同時增長。WRC-19通過為2023年下屆WRC議程中加入新的議題,將考慮劃分其他中低頻的全球頻段。3GHz範圍的中頻頻譜已經用於商業5G服務,在覆蓋範圍和容量之間實現了良好的平衡。在WRC-23上增加中頻頻率(3-7GHz)範圍內的全球統一頻譜數量,包括中國支持推動的在6GHz頻段中新增IMT使用標識,將提高5G網絡性能,降低部署成本並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專家解讀

2019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確定5G毫米波全球統一劃分

GSMA大中華區公共政策總經理 關舟

只有通過毫米波頻譜的使用,中國才能全面釋放5G的能力並由此從例如工業互聯網,娛樂服務和智能交通領域的最高標準以及更好的醫療保健和教育中進一步受益,從而改善其居民的生活並改變其工業並創造更多發展新動能。

5G毫米波有望繼續加強中國的數字基礎設施,尤其是考慮到其全面展開的經濟轉型進程,為創新型驅動的經濟創造新動能。5G加上毫米波頻譜可幫助釋放低時延、數據密集型應用的潛力,這些應用可以為各種行業和用例帶來變革。

隨著5G越來越廣泛應用之後,現有的一些頻譜,特別是低段頻譜,在長期來看也會被重耕為5G頻譜,保證例如廣覆蓋的要求。從長期來看,特別是在超高速率,高帶寬的需求上,毫米波的應用是很難取代的。低段和中段頻譜,例如700MHz,2.6GHz和C波段在覆蓋方面會有優勢,但是在超高帶寬、高速率方面,跟毫米波相比還是有差距。

隨著WRC-19大會落下帷幕,GSMA期待工信部加快毫米波在國內的規劃,也會積極配合相關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