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職業運動員的攻擊力成因


羽毛球職業運動員的攻擊力成因


除去看得見的體能和技術,職業運動員還有隱形的翅膀:習慣和控制力

中學時有篇古文,講賣油翁能熟練、精準地把油倒入細口的容器內,賣油翁自己總結經驗是:唯手熟爾。這裡說的手熟,就包含了所有徒手操作類項目的內在規律:習慣和控制力。

一、習慣包括對裝備、器材、場地、環境的熟悉適應程度

其中,對裝備的熟悉、適應主要是指運動鞋。羽毛球職業運動員在對抗中嚴重依賴跑跳,所以,他們個人的動作習慣加上身高、體重及速度,決定了自身在競技中對鞋造成的衝擊力強度。而一雙合腳的運動鞋是決定他們能否順利完成技術動作的核心。同時,人和裝備需要長時間的磨合與適應,就是說,運動員的腳需要和運動鞋形成一種相互適應狀態,這種相互適應在賽場上是互為因果的,有人打破這種相互適應,就會嚴重影響運動員的發揮;


羽毛球職業運動員的攻擊力成因


器材:以羽毛球為例,一個運動員如果長年使用某一個品牌中特定型號的羽毛球,那麼,他/她就能很好地駕馭這種羽毛球的速度和落點,到了賽場上如果同樣使用這種型號的球,對這名職業選手就是一個順向的助力,如果忽然換了另外的羽毛球,那麼,就會出現“打球不順”、“找不到感覺”的現象。因為,球的重量、轉速、飛行軌跡和觸拍彈性都是一個職業運動員有效發揮控制力的要素,這些要素被替換或改變,立刻會對比分和現場發揮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球拍同理)

以前,乒聯靠改乒乓球的大小希望遏制中國隊的優異成績就是這個道理。


羽毛球職業運動員的攻擊力成因


場地:記得我們的羽毛球比賽曾經換上了紅色的地膠。這是一種大膽的嘗試,是對運動員適應能力的挑戰,這一因素的改變會嚴重干擾職業運動員的心情和競技能力。徒手操作類的項目,是手腦心三者的完美配合,動搖其中任意一項,都會導致失敗。

環境:人在熟悉的環境中競技,更容易發揮出色。我記得自己的小學畢業考試就被老師安排到了陌生的環境中,而班裡大部分同學是留在原班考場,因為老師說我心理素質強。體育項目同理。運動隊都有主場、客場之分,在這天壤之別的兩個環境中,運動員的發揮水平是有很大差別的,即便是職業選手,也很難抗拒環境、氣氛對自己的臨場技術的影響。


羽毛球職業運動員的攻擊力成因


二、控制力包括心理和手的穩定。

這一項是在長時間的練習中形成的。其中心理穩定需要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經歷一定的波瀾,就是在一定的挫敗經歷中成長,熟悉那種波折感。適應甚至習慣大風大浪以後,在平靜的湖面展示技能自然可以超常發揮。

.

在沒有火藥味的領域,賣油翁的技術優勢如上所述,

羽毛球職業運動員的攻擊力同理可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