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縣中屯村:年輕人不得了 鐵皮高圍池養魚產量倍增

他們在田地上建造鐵皮高圍池,運用高密度養魚法飼養魚,17個鐵皮高圍池年可產魚15萬公斤,與同體積魚塘養魚產量倍增。同時,他們還把這樣的養魚法無償傳授給村民和貧困戶,帶領村民和貧困戶增收致富。他們就是浦北縣北通鎮中屯村村民賴科滿和餘良勇。

浦北縣中屯村:年輕人不得了 鐵皮高圍池養魚產量倍增

4月22日,筆者見到餘良勇時,只見他不像是養魚戶,卻更像在辦公室上班的白領。餘良勇說,別人的魚塘很多建於低窪地帶,他和賴科滿卻把一個個鐵皮高圍池建設在田地上。

筆者問這樣的魚池能養多少魚?餘良勇說:這樣的高圍池,與同體積魚塘養魚產量倍增。餘良勇還說,這裡的魚是使用常流山泉水進行養殖的,不僅生長得快,而且味道還非常鮮美。

餘良勇告訴筆者,去年下半年,他們已售出了這些魚池養殖的第一批魚。通過這種養殖法,養魚變得簡單了,投資也少了。魚池是使用鐵皮打造的,簡單方便。有山泉水的地方養殖更為理想。同時,這種養殖法投資較少,帶動了不少村民和貧困戶進行養殖,增收致富。

浦北縣中屯村:年輕人不得了 鐵皮高圍池養魚產量倍增

賴科滿介紹說,2019年6月,因場地有限,他和餘良勇大膽的想到了高密度養殖,並開始研究。他們圍繞“進行高密度養殖,最關鍵的是解決氧氣問題”展開研究。看書、上網查找資料,還四處考察一些大的養殖場。很快,他倆就開始對魚池進行改造,並進行了試驗。研究出了高密度養魚法後,他們在田地上建成了一個個圓桶形的高圍池,然後在每個池子邊安裝了“推水增氧”裝置。用這個裝置推動魚池的水24小時流動,讓魚在水的逆流中進行“健身跑”,給魚建造了一個“衛生間”,把魚排洩出來的魚糞衝到集汙區,使水質保持清潔。

據村幹部介紹,由於使用賴科滿、餘良勇的高圍池、高密度養魚法養殖出來的塘角魚、加州鱸魚、石斑魚等魚產量高、質量好,不少村民和貧困戶都被吸引加入到了養魚行業中來。

談及未來的發展,賴科滿、餘良勇這兩位年輕人信心滿滿的表示,在北通鎮黨委政府和中屯村兩委的鼎力支持下,他們今後繼續擴大發展規模,計劃再建造20多個鐵皮高圍池來養魚,將養殖商品魚的年產量達到15萬公斤以上,帶動更動的村民和貧困戶增收脫貧致富。(趙英苡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