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控股:增速放緩,靜待花開


中洲控股:增速放緩,靜待花開

年報顯示,中洲控股2019年營業收入72.13億元,同比下降9.18%。雖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87億元,同比增長76.22%,但是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實際歸母淨利潤僅為8948.05萬元,同比下降76.30%。

非經常性損益成為決定中洲年報定性的關鍵。

風財訊發現,中洲控股的非經常性收益主要來自於非流動性資產處置損益9.53億元,該類目為中洲控股將持有的中洲控股香100%股權出售所得,股權出售收益佔淨利潤總額的比例95.28%。

公開資料顯示,上述交易發生在2019年1月。彼時中洲控股發佈公告稱,公司與中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於2018年1月12日簽署相關協議,出售公司所持有的中洲投資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及賣方債權。

作為中洲控股重要資產,中洲投資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於2016年內在香港以港幣1萬元登記設立,彼時佔公司淨資產的比重36.29%。

中洲投資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主要資產為位於香港的兩個房地產開發項目。項目一為中洲投資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於2015年10月30日以14億港元對價收購的Ever Reality Limited及其子公司中洲(火炭)有限公司100%股權獲取的沙田火炭項目;項目二為中洲投資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祥銘投資有限公司於2016年1月25日以股權及債權對價約港幣1.40億元收購時駿有限公司100%股權而獲取的大坑項目,該項目位於香港銅鑼灣區大坑道4-4C號。

中洲控股曾表示,交易完成後,公司將階段性退出香港房地產投資市場。今後在政策、商業環境允許的情況下,不排除擇機繼續開展境外投資。

從2019年財報來看,中洲控股2019年淨利潤95.28%由出售中洲投資控股(香港)有限公司100%股權所得,換句話說,如果刨掉出售項目所得收益9.53億元,中洲控股2019年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處於虧損狀態。出售子公司股權並不是主營業務,該部分利潤貢獻不可持續,中洲控股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存疑。

一組數據反映了中洲控股主營業務盈利能力下降。

年報顯示,中洲控股2019年存貨325.46億元,同比增長26.10%。其中,計提存貨跌價準備7.99億元,佔利潤總額62.47%。

風財訊查詢存貨明細發現,在建開發產品、完工開發產品存貨跌價準備分別為6.99億元、9962萬元,佔存貨跌價準備總額的87.48%。也就是說,中洲控股2019年在建房屋、已經建成但未銷售的房屋有跌價的損失,直接影響利潤變薄,盈利能力進一步下探。

拿地停滯,發展支撐點何在?

土儲是房企生存的根本,因此考察中洲控股的土儲量與質可窺見其未來的生長能力。

首先“量”方面,中洲控股拿地數量逐年遞減。年報顯示,2016年-2019年,中洲控股新增土地面積分別為20.73萬平米、 98.78萬平米、24.49萬平方米、13.62萬平米。截至2019年底,剩餘可開發建築面積243.36萬平米。

其次為“質”方面。年報顯示,中洲控股2019年在建項目共有24個,其中18個本期竣工面積(㎡)為零。

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拿地的無錫崇安府項目、嘉興花溪地項目於2019年底累計竣工面積均為零;2017年拿地的惠州河谷花園、惠州中洲華昕家園於2019年底累計竣工面積均為零。

2016年-2019年,中洲控股銷售額分別為105.85億元、144.91億元、131.72億元、155.21億元。在房地產高速發展的時期,中洲控股銷售額始終在100-150億元徘徊。

資深地產人士張波分析,在2017年達到銷量頂峰後,近兩年中洲的銷量的確出現下滑態勢,從拿地側來看亦呈現出相似的狀態,2017年為近幾年高點,而2019年則為低點。公司管理層變動大以及在長三角等區域的擴張不利是為影響主因,從開發建設的週期來看,整體也呈現偏慢的情況。因此,中洲在規模縮減的同時並沒有帶來運營能力的明顯增長,企業要走出發展困境仍需較大層面的努力。

“如果其發展規模持續減小,開發節奏持續偏慢,未來的發展路徑的確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張波如是表示。

年報顯示,中洲控股2019年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投資活動現金流淨額、籌資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均為負值,分別為-8.43億元、-9.58億元、-1.81億元,其中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投資活動現金流淨額分別同比減少-128.07%、-251.36%,僅有籌資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同比增長94.31%。

債務方面,截至2019年末,中洲控股的負債合計371.29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合計為245.53億元,貨幣資金為39.84億元,流動負債是貨幣資金的近6.2倍。

依靠籌資活動獲得現金來源,同期流動負債遠超貨幣資金,如果中洲控股銷售跟不上,沒有充足資金支持公司運轉,其流動性風險不容忽視。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從目前財務數據呈現的情況來看,中洲控股確實在業務的盈利能力、經營能力以及可持續發展上都存在較大的問題,如果完全靠自身,可能已經無力迴天。

柏文喜提到,純粹意義上的殼公司基本已沒有主營業務收入,也無什麼有價值的資產,已經失去了經營價值。而中洲控股還持有較大的資產規模,雖然經營性現金流為負,但主營業務並未徹底喪失,還存在了引進投資人進行重組的可能性,淪為純粹的殼公司可能還有一段距離,還有重組來煥發生機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