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壽“變相裁員”?去年剛進世界500強 系貴州首富“獵物”

去年淨利驟降8成。

4月21日,一封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夏人壽”)鼓勵幹部停薪留職自行創業的內部通知引發市場廣泛討論,更有業內人士質疑此舉為“變相裁員”。

據報道,華夏人壽下發通知稱,公司鼓勵B類及以上幹部(尤其是年滿45週歲以上的),經批准可選擇停薪留職自行創業,期限不超過三年。

通知還表示,停薪留職後,根據職務年限,華夏人壽支持三到六個月標準工資,作為自行創業基金和期間生活保障。停薪留職期間,社保由公司代繳,不再享受公司其他福利項目。基礎標準為三個月標準工資,任B類及以上職務每滿兩年增加一個月工資,最多不超過六個月,原則上逐月發放,特殊情況經特批可一次性發放。

華夏人壽成立於2006年12月。根據官網資料,該公司是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的一家全國性、股份制人壽保險公司,註冊資本金153億元,總資產5445億元。華夏人壽目前設有24家直屬分公司,分支機構合計673家(含籌)。2019年,華夏人壽成功入圍《財富》世界500強,位列第442位。

針對該起事件,時間財經聯繫華夏人壽方面,相關工作人員告知了負責接待媒體的企劃部電話;時間財經隨後多次撥打企劃部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變相裁員?

華夏人壽“停薪留職自行創業”消息一出,有關華夏人壽“變相裁員”的質疑撲面而來。華夏人壽很快於4月21日進行了回覆,其中提到了發佈《通知》的三大理由:尊重部分同仁自主創業的決定。疫情期間,大家都有很多思考,有人認為當前是最恐慌其實也是最有機會的時刻,提出公司給予停薪留職政策出去創業。經研究,公司給予政策通道,並給予一定經濟支持。

華夏人壽表示,直面市場競爭和人才挖角。由於公司這些年經營發展的經驗價值,大量幹部面臨高薪高職挖角,有人“朝秦暮楚”客觀存在,最終損失的還在公司,不如站在員工角度上支持他們成長進步。如果事業不順可以倦鳥歸巢,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儘管如此,業內仍然爭論不斷。據第一財經報道,有業內人士質疑這就是打著鼓勵自主創業的幌子變相裁員。一名保險公司內勤人員表示,“目前疫情下就業環境並不好,現階段有自主創業需求的人相信也不會有很多,華夏人壽列出的相關理由更像是藉口。另外,針對的是45歲以上的幹部,對這些人而言可謂真正的‘中年危機’,且他們已經在行業內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流失對公司未必有好處,也不利於公司內部人心穩定。”

但也有人士表示這是市場化行為,自負盈虧下為控制成本裁減員工無可厚非,而華夏人壽此次並非強制性,且留有一定餘地,還承擔社保,還算“有溫度”。

事實上,這並非華夏人壽首次降薪減員。早在2019年1月,華夏人壽就曾發佈《關於減編減員控制薪酬的通知》,表示將減員5%或減少薪資成本5%,這也讓華夏人壽成為公開消息可見的首家明確發文裁員控制薪酬的險企。彼時,華夏人壽總裁趙子良曾表示,要向任正非學習“放棄平庸員工”。

時間財經查詢銀保監會官網發現,2020年以來,華夏人壽多次遭監管部門處罰。以行政處罰決定書(濱銀保監罰決字〔2020〕4號)為例,華夏人壽博興支公司於2019年2月23日、3月17日、3月29日、5月30日召開的4場產品說明會中,使用的現場講義存在如下問題:保險利益與銀行存款進行對比;利益演示僅進行中檔收益進行演示,未列明低、中、高三檔收益;使用比率性指標將本公司產品與其他同業公司產品進行簡單對比;保單繳費方案出現儲蓄、存期等銀行術語。

华夏人寿“变相裁员”?去年刚进世界500强 系贵州首富“猎物”

貴州首富聯姻仍未果

華夏人壽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公司累計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827.95億元,同比增長15.49%;累計實現淨利潤7.16億元,同比下降77.16%。

對於2019年淨利潤下降,華夏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曾經依賴萬能險等理財型保險業務,但如今強調優化業務結構,發力個險業務,著重建設培養個險銷售團隊。此項支出費用較大,也影響了公司的利潤水平。

華夏人壽是近年來保險業的“黑馬”。據北京商報統計,該公司從2013年開始了爆發式增長,2013年至2019年保費收入分別排名市場第9位、第7位、第4位、第4位、第5位、第4位、第4位,並於2019年入圍《財富》世界500強。

數據顯示,2013年以前,華夏人壽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直到2014年才扭虧為盈,當年實現淨利潤8.51億元。之後幾年間,華夏人壽業績不斷向好。至2017年,淨利已高達43億元。

華夏人壽和中天金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天金融”)堪稱“蛇吞象”的世紀交易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2017年11月,中天金融公告稱,擬通過北京千禧世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 “北京千禧世豪”)和北京世紀力宏計算機軟件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北京中勝世紀”)購買華夏人壽21%至25%股權。該次股權交易的定價不超過310億元,若交易完成中天金融將成為華夏人壽第一大股東。

根據華夏人壽近期披露的公告,華夏人壽共有11名股東,其中,北京千禧世豪與北京中勝世紀並列第一大股東,各持有20%的股份。

华夏人寿“变相裁员”?去年刚进世界500强 系贵州首富“猎物”

據公開報道,中天金融成立於1978年,1994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是貴州省第一家上市公司。中天金融旗下員工近兩萬人,是貴州省內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民營企業之一。1966年出生的貴州商人羅玉平是中天金融實際控制人。據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18胡潤百富榜名單》顯示,羅玉平以130億元身價成為貴州首富。

這筆310億的世紀交易從2017年開的交易,歷時近30個月仍未成功。4月9日,中天金融發佈的關於繼續推進重大資產重組事項進展公告顯示,截至目前,公司已依據協議及雙方協商的時間及交易進程支付了定金70億元。

中天金融在公告中也表示存在定金損失風險。根據交易協議,在達成正式協議前,如果因中天金融單方面終止協議、導致收購無法達成,則此前支付的定金不予退還。上述重大資產購買事項尚未簽署正式的轉讓合同或協議,具體交易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北京時間財經 李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