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般配是婚姻最大的槽点,一不留神就万箭穿心 电影《万箭穿心》

不般配是婚姻最大的槽点,一不留神就万箭穿心 电影《万箭穿心》

单位给马学武分了新房子,本来是喜气洋洋搬新家的一天,但是一大早就听见老婆李宝莉和工人吵了起来,起因是工人坐地起价,而马学武只是远远看着,一声不吭。

谈完价格,李宝莉一骨碌就坐到搬家车上,把司机也吓一跳,估计没见过这么彪的女人。而马学武自己带着儿子骑自行车走了,路上李宝莉开心的叫他们,但是马学武生怕被人看见似的,根本不答应。

搬完家,马学武给工人发烟,请他们喝汽水,李宝莉看见火了,骂老公又怂又贱。工人临走还要再补几脚,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啊。

不般配是婚姻最大的槽点,一不留神就万箭穿心 电影《万箭穿心》

儿子小宝亲近爸爸疏远妈妈,这种情感偏心也为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妻子是一个家庭的体温计、晴雨表,但李宝莉似乎察觉不到家人对她的情感变化,又或者说是不在乎。当她自说自话的时候,马学武甩出离婚两个字,她懵逼了。

马学武是一个有点文化,性格懦弱的凤凰男,李宝莉是一个没文化略有姿色的底层女人,不知道是怎样的缘分让他们相遇并走到了一起。

如果这部电影有番外,镜头会不会转到他们最初相遇的时候,一个来自于农村,礼貌谦和有才华;一个来自于市井,活泼热情真性情,这样的结合是一种互补,也算是门当户对。但是光阴一转,现实照进了生活,礼貌谦和变成了懦弱,才华变成了没用,活泼变成了泼妇,真性情变成了俗不可耐。

于是,不般配的婚姻开始转折,槽点满满。

命运会被一刹那的念头彻底改变

在单位,在别的女人面前,马学武活了,神采奕奕,尽情放飞。

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男人面对这样的女人,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更何况马学武乎。

不般配是婚姻最大的槽点,一不留神就万箭穿心 电影《万箭穿心》

一来二去,终于有一天马学武打电话说要晚回家,李宝莉智商唯一一次在线,就跟踪马学武,发现了丈夫出轨。她站在旅馆房间的门口,听见着丈夫的欢声笑语,气的搬起灭火器要砸门,但是...

可能是听见小孩叫妈妈,李宝莉想起了儿子小宝,于是命运就被这一刹那的念头彻底改变了。李宝莉离开旅馆打了110,说:我要举报,桃园旅馆203房间,有人卖淫嫖娼。

不般配是婚姻最大的槽点,一不留神就万箭穿心 电影《万箭穿心》

之后李宝莉被叫到了公安局认领自己的丈夫,当着所有人,她假装深明大义的原谅了马学武。但是接下来的日子,马学武无论在单位还是家里,心理和生理再也抬不起头。

不般配是婚姻最大的槽点,一不留神就万箭穿心 电影《万箭穿心》

不般配是婚姻最大的槽点,一不留神就万箭穿心 电影《万箭穿心》

闺蜜小景来李宝莉家吃饭,李宝莉对马学武冷嘲热讽,儿子小宝看不下去,饭没吃完就拉着马学武离开了,李宝莉完全无视儿子的举动,继续招呼小景吃饭。小景是电影里难得高情商的人,她一针见血的指出李宝莉婚姻的问题,是她自己一步一步把马学武逼到这份上,靠耍心机是留不下真心的。可惜对这样的知己良言,李宝莉听不进去,也理解不了。

马学武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撤掉了办公室主任的职务,也因为这段“不光彩”,成了厂里第一批下岗职工。重压下他又去找了小周,说是真心喜欢小周,但是小周拒绝了他,并告诉他,怀疑举报人是他老婆。

马学武证实了举报人是李宝莉后,选择自杀,从武汉长江大桥跳了下去,这也是影视剧里,我见过最窝囊最阴毒的男人。

他留下一封遗书,从头到尾没有提过李宝莉。他留下小周的相片并夹在书里,他知道李宝莉从来不看书,但是儿子会看。他留下老母亲和儿子,但是他知道李宝莉会照顾他们。

不般配是婚姻最大的槽点,一不留神就万箭穿心 电影《万箭穿心》

不般配是婚姻最大的槽点,一不留神就万箭穿心 电影《万箭穿心》

不般配是婚姻最大的槽点,一不留神就万箭穿心 电影《万箭穿心》

不般配是婚姻最大的槽点,一不留神就万箭穿心 电影《万箭穿心》

不般配是婚姻最大的槽点,一不留神就万箭穿心 电影《万箭穿心》

不般配是婚姻最大的槽点,一不留神就万箭穿心 电影《万箭穿心》

每一个性格缺陷,都是心头一支箭

为了养家,李宝莉做起了扁担,一挑就是十年。

十元钱的生意,李宝莉八块钱就干,抢了别人的买卖。

这期间李宝莉和一个混混走到了一起,他们是般配的,都是市井中走来的小人物,挨过生活的苦,打不倒揉不碎,嘴里常挂着婊子、老子,是他们对生活的一致理解。

高考结束,小宝考了全市第一,李宝莉以为苦尽甘来,要好好庆祝,但是小宝搬出马学武的遗像,不再认李宝莉是妈,要她搬出去。

原来小宝发现了马学武夹在书里的相片,找到了小周,知道当年是李宝莉举报了马学武。

李宝莉拼尽全力抚养儿子,照顾婆婆,儿子金榜题名时,却被赶出家门,她是做错了什么还是性格决定了命运?

硬核老母的坚强,生活总要继续

李宝莉接受不了突如其来的变故,想要和儿子打官司,争房产,但是当她在长江边上遇到一群快乐的中学生,打闹欢笑,她好像想通了什么。

不般配是婚姻最大的槽点,一不留神就万箭穿心 电影《万箭穿心》

她才意识到这些年自己儿子从来没有笑过,这是她的亏欠,所有她为了弥补儿子同意离开家。

电影里小宝是名副其实的白眼狼,但是这样的白眼狼是谁养大的?俗话说有爱的家庭才有懂得爱的小孩。如果一开始李宝莉就同意离婚,日子会怎样继续呢?

李宝莉收拾东西走出了家门,此时建建也开着车来接她,只是没开几步,车就熄火了,李宝莉边骂边在后面推着车。这也是他们共同理解的生活,“婊子养的,但是推一推,推一推,又继续走了。”

不般配是婚姻最大的槽点,一不留神就万箭穿心 电影《万箭穿心》

不般配是婚姻最大的槽点,一不留神就万箭穿心 电影《万箭穿心》

这部电影优秀的地方是它仅仅在客观记录一个家庭十几年来发生的事情,不煽情,不琼瑶,不宣扬价值观。最终呈现出来的电影会引发怎样的思考,怎么去评价,是观众的事情。

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没有对这个家庭进行任何美化,它就是中国许多家庭的现实状态。这部电影是一部家庭的悲剧,每个人物都值得细细揣摩,在每个人物身上都能看到我们自身的影子。

父母拥有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牺牲精神,吃苦耐劳,为家庭和子女奉献自己一生的大无畏;但是,不可避免地,他们却在精神世界里与对方、或是子女渐行渐远。精神纽带在不同的价值和成长环境的冲击下彻底崩裂。

他们出生在贫瘠的年代,将追求物质生活变成一生的理想,勤劳、朴实。他们全心全意地为下一代拼搏,不惜抛弃自己的生活。

这种牺牲难得可贵,令人敬佩。然而,他们的简单和粗暴也让人无奈,甚至令人生恨。他们曾用强悍和倔强的意志支撑起艰难的生活,改造家庭环境,使子女能有更好的人生;

也用同样强悍的意志,压制子女的自由意志,在吵架中操控孩子,变成精神上的伤害。丈夫与妻子,父母与子女,彼此相爱,却无法用爱沟通,结果爱变成枷锁。

李宝莉因年华逝去而变得无奈虚弱,为付出的爱得不到回报而委屈和痛苦;

而小宝在精神自由与情感空缺的面前,一面愤怒地挣脱过去的压抑,一面负疚地试图逃离现实。

所以,无论是面对丈夫的离弃,还是儿子的反目成仇,李宝莉的性格和选择都是她最终走向个人悲剧的诱因。

我选他个乡下人,是他的福气.

第一,以自己的优势资本相要挟

不得不承认,现在有很多婚姻,相貌 ,学历,工资,家庭条件可能会有不对等的情况,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如果你既然选择了对方,就请摆正好你的心态,如果你如此看不上对方,又何必和对方走在一起呢。

学会欣赏赞美另一半,并享受另一半的欣赏赞美是婚姻里的基本底色。

第二,没有用心去经营自己的婚姻。

而李宝莉用美貌赢得了想要的婚姻,却在婚后不用心去经营,她的思维却一直停留在“当初他跪下来发誓要一辈子好好对我” “当初他那么求我”,却忘了一点,人都是动态的、变化的。婚姻是需要用心去经营的,不管在婚前对方怎么追求你,婚后是一个新的开始,需要两个人都用心去经营。在婚姻中要懂得尊重对方,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和感恩,平静的聆听对方的声音,积极的与对方沟通,不断的观察调整,寻找合适的相处方式,携手解决所面对的问题。维系婚姻中的关系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共同成长,而这种成长包括精神上,物质上。有些男人成功后抛弃糟糠之妻,不仅是因为她们变老变丑,有些其实是因为思想上不能共同进步。随着马学武当上主任后社会地位的提高,他们的这种思想层次上不协调逐渐越来越来明显,见识上、财力上、地位上、思想上的距离都越来越远,又缺少沟通,自然情也越来越淡。文化水平的不同,出身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他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第三,夫妻是基本的利益共同体

二人成为一体.

忽视了婚姻一个重要基本原则“夫妻是最根本的利益共同体”。 这点中最明显的表现当然是打的那个报警电话,她的目的为了维护家 庭的完整,为了不让别人把马抢走。可是纵然她不会意料到这会使马下岗,至少该知道这样会闹得马名誉扫地吧。夫妻本是一体的,在她根本不想离婚的前提下,老公名誉扫地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又如当着外人(搬家工人、闺蜜小景)去数落自己的老公,老公丢面子又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既然做不到“共赢”和“共荣辱”,又何必要做一家人呢?

原生家庭的不幸折射出家庭中四个人物的不幸,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关于正视问题的反思。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在高等教育广泛普及的今天,少了许多文化水平差距带来的观念差异,但是反观求学生涯,没有任何一门课程是教我们如何去爱、去生活。如果每对夫妻都像电影中的马学武和宝莉那样,在发生问题时一昧无视、逃避,那么,马小宝式的家庭悲剧还将继续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