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的陽光道,我走的我獨木橋,小王與小劉最終分手

“朋友”與“捧友”

張然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充分說明,人與人因志向相同,才能走到一起來;人與人因愛好相同,才能融合在一起來;人與人之間因脾氣和性格相同,才能走得更長遠。

無論是走到一起的,或是融合在一起的,甚至是走得更遠的,這些皆是因為彼此之間相互認同而成為永遠的朋友。

然而,有些朋友為啥在交往中會出現漸行漸遠的現象呢?有人認為,這是長期不交流的緣故;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利益或觀點有別的緣故;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發生了這樣或那樣的矛盾導致的。

你走的陽光道,我走的我獨木橋,小王與小劉最終分手

小王與小劉可謂的摯友,兩人是小學初中同學,又是大學同學,而且所學專業相同,又同在一個城市工作。按說應該長久相處交往下去。可是小王與小劉與其他朋友在一起時,小王老是訓斥小劉,小劉一說話,小王總認為小劉觀點不正確,話題不是那樣的。

時間一長,小劉心裡總是悶悶不樂,他幾次想與小王私下交流,可小王總認為自己觀點正確,說話有水平,交往有能力。小劉應該向他學習。

目前,小劉開始主動遠離小王,倆人開始出現間隙。小王約小劉時,小劉總是以這有事或那有事為由進行推脫。

而小王也感嘆,倆人之間再也回不到從前。

後來,小劉講,朋友、朋友,只有相互奉承才對;朋友、朋友,只有你我相互高捧才對。朋友、朋友,你捧我,我也捧你。朋友、朋友,只有相互捧,才能你有,我也有。不然,就不叫朋友了。“朋友”其實就“捧友”。

你走的陽光道,我走的我獨木橋,小王與小劉最終分手

仔細一想,小劉此言定有一定道理!

是呀!朋友、朋友,你捧,我有;我捧,你有;相互捧,最終結果是,你有,我也有,大家全都有。你說我不行,我說你不行,結果大家都不行。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跟著啥人學啥人,跟著師婆子嚇鬼神”就是這個道理。

你的朋友圈決定你交往的範圍,決定你的人脈圈,你是啥樣的人肯定會交往啥樣的人。

你走的陽光道,我走的我獨木橋,小王與小劉最終分手

你行,你的朋友準行!你不行,你的朋友也肯定不行!這是在人們心目中的一個公理與道理!

因此,朋友、朋友,只有相互奉承,只有相互“吹捧”,只有相互“捧友”,才能達到最終的富有!

這也叫做是,相互補臺,不拆臺;相互拆臺,最終一起會倒臺或下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