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散打哥相繼「退網」,快手的問題出在哪?

辛巴散打哥相繼「退網」,快手的問題出在哪?

在過去幾天裡,快手兩大帶貨主播,辛巴和散打哥相繼宣佈「停播」,在近日已不甚太平的網紅直播帶貨圈又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由快手一個百萬主播被封禁五天開始,過去已多有不和的散打哥和辛巴帶領著自己所在的主播家族相繼發聲互嗆、互爆黑料,進而爆發一場空前的「撕逼大戰」,引起了包括官媒在內的多方媒體關注——浙江經濟頻道報道了快手大主播圈子,點名了祁天道、仙洋、方丈等多位大主播曾涉嫌違法事件,並稱快手大主播家族涇渭分明,坐擁龐大的粉絲基數,如果監管不夠,不排除會走向違法甚至犯罪的道路。

隨著快手平臺開始出手停播涉事主播,整個事件也開始進入一個尾聲。然而,事件背後暴露的快手問題,卻似乎還沒有答案。


辛巴散打哥相繼「退網」,快手的問題出在哪?


追逐「陽春白雪」的快手

內容調性「低俗」,是伴隨快手成長成名的核心關鍵字之一,如今也成為快手資本化路上繞不過去的坎兒。

快手的「低俗」,有兩層意思。

一方面,它有平民化、接地氣的意思——讓每個普通人都能在快手上記錄並看見每一種生活,是快手的初衷和願景,也指導著快手以「不打廣告、不靠明星」的方式從零成長到3億用戶。

當然,如今對於為了資本化而定下一系列諸如3億日活KPI的快手來說,「不做任何活動來運營用戶,也不對網紅明星做更多的資源傾斜」這一獨特發展策略如今也慢慢成為了過去時,但是,過去發展形成的內容風格,依然在快手平臺上產生深遠的影響。

另一方面,以普通人生活為中心的定位,也意味著其內容調性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其用戶基礎的時空侷限性的影響。作為一款植根於下沉市場的短視頻應用,快手擁有龐大的低線城市和農村用戶,反映出來的下沉群眾的精神生活現實自然也無法免於「低俗」。

這裡並不是為了進行任何價值評判,然而,我們也必須認清這樣一個社會現實——在群體狂熱的影響下,文化水平偏低和精神生活匱乏的大眾更容易追求能帶來感官刺激的內容。

在快手成長的早期,各種千奇百怪的獵奇視頻和價值觀扭曲的內容往往成為熱門,在熱門的引導下,又有更多低俗內容被生產出來,形成了一個不健康的循環。

無論快手承認與否,它顯然也意識到自己內容上偏低俗的這條軟肋,並採取了多種措施來彌補。一邊從技術上對推薦算法進行調整,一邊強化對現有主播和視頻創作者的規範管理,以及最重要的,加大了對內容和品牌的投入——是的,大手筆拿下春晚以及在央視投放大量諸如在快手上學做菜之類的廣告,除了出於在用戶增長上衝刺一波的目的,也是快手重塑大眾對其認知的一個手段。

快手也試圖藉助引入「陽春白雪」式的內容來證明自己在調性上的可能性——快手在2月29日與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聯合舉辦的「良樂」線上音樂會,邀請了包括坂本龍一和龐寬在內的一眾嚴肅音樂人進行表演,就是這樣一種嘗試。

辛巴散打哥相繼「退網」,快手的問題出在哪?

作為教授老迷弟的社長也觀看了這場線上演出。演出自然是場好演出(對於過去和未來幾個月都去不了現場的人來說尤為如此),但在直播現場,社長也注意到不少類似「因為教授才下的快手」這樣的評論。在這些人心裡,或許不曾想過有朝一日快手會與他們心中的「高雅藝術」搭上邊。

與很多冠名活動類似,這種演出更像是來自快手品牌層面的一種操作。我們從快手的TVC廣告、對外舉辦的活動中,都看得出快手正在努力塑造與其產品完全不同的品牌調性。但是,被這些高逼格的廣告活動所吸引而來的用戶,看到快手上主流的內容,會選擇去還是留?

辛巴散打哥相繼「退網」,快手的問題出在哪?

(來源:左↔右 | 廣告截圖↔應用截圖)


辛巴散打哥相繼「退網」,快手的問題出在哪?


現實的矛盾

快手為改善內容調性、提升品牌形象所做的努力,我們看得到。然而,此次兩大主播的停播事件,也將社長的思考拉回了現實——以辛巴和散打哥為代表的快手大主播們,的確為快手貢獻了巨大的流量和GMV,成為了快手商業化模式的一個證明和保證。

招商證券的研究顯示,2019年快手的電商GMV超過了400億,而辛巴公佈其去年全年帶貨GMV則有133億,貢獻了接近三分之一的快手GMV。這些手裡掐著大把供應鏈、卻依然帶有舊時江湖氣的大主播們如果無法得到妥善管理,快手可能「養虎為患」,帶給快手的很可能將是一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結果。

據瞭解,快手此次對辛巴和散打哥的處罰均是收回直播權限,讓其停播反省,比起對其他涉事主播直接封殺的處罰自然是輕了一些。這也使得這次處罰帶上了一些「護犢」的味道——與其放任事情繼續惡化引致鐵拳出擊,有MC天佑例子在前,迅速出手平息事件才是正解。

一邊是大主播仗勢互撕,拉低平臺形象,另一邊他們作為平臺商業化的主力軍,是快手在此輪直播帶貨大潮中佔據一席之地的保證——這其實是一個很典型的品牌與流量的矛盾問題。

作為一個燒錢換增長的平臺,無論是為了獲得金主爸爸的慷慨解囊還是為了上市(尤其在資本寒冬這個大環境下),快手均需要證明自己的變現能力;而不健康的內容生態,又會對平臺的長久運營產生不利影響,如果內容品質觸犯了監管的底線,還很可能遭到嚴厲的整治乃至讓對手乘虛而入,因此品牌形象建設的投入也不能少。

快手如今正是處在這種極為現實的矛盾之中,也開始走在許多中國互聯網公司曾經走過的路上——前期重增長重流量,初具規模之後開始造品牌樹形象。只是在快手這裡,它的矛盾在其他因素的「加持」下,又更加突出一些。

快手有兩個主場,短視頻和直播帶貨,這兩個主場快手暫時處於老二的地位。

短視頻戰場上,後來居上的抖音在DAU和營收上都更勝一籌,在快手還在衝擊3億DAU的時候,年初抖音已踏上4億DAU的里程碑,在春節紅包大戰中,更是發出了兩倍於快手的20億紅包。

而直播帶貨界,老大依然是手持李佳琦、薇婭多張王牌、自帶供應鏈和電商屬性的老大哥淘寶,根據招商證券的報告數據,淘寶直播2019年全年的GMV高達1800億,保守估計也有快手的三倍有多。

辛巴散打哥相繼「退網」,快手的問題出在哪?

(來源:招商證券《直播電商三國殺,從「貓拼狗」到「貓快抖」》)

其次,快手最大的金主爸爸騰訊雖然寄望借快手狙擊頭條系的抖音,進而扭轉自己在「頭騰大戰」最主要戰場——短視頻信息流——中的不利地位,但騰訊對自家正牌軍微視的投入也沒見少,甚至還利用微信的一級入口推出了前景不可小覷的小兄弟「視頻號」。而同屬騰訊嫡系的下沉電商拼多多,也試水了頗具特色的短視頻功能,但是否能攪渾這池水,尚需拭目以待。

來自多方的統計數據均顯示,短視頻目前已經成為獲取互聯網時長紅利的唯一入口。而廣告主們也正在將更多預算投入到以信息流廣告為代表的效果廣告和以直播帶貨為代表的營銷方式上。這意味著「短視頻+直播」具有龐大的增長前景,而這份潛力也在吸引著更多具有實力的入局者。

正在謀求上市的快手,一方面急於證明自己的增長能力和變現能力,一方面還要約束平臺主播們防止他們給自己惹禍,還要騰出精力財力樹品牌造口碑,同時面對來自各方的競爭。宿華可能曾經只是想讓更多人能在自己的快手平臺上看見每一種生活,但如今性格溫和的他要面對的問題,卻很可能讓他身不由己撓破頭皮。


辛巴散打哥相繼「退網」,快手的問題出在哪?


結語

據媒體報道,去年底快手完成了其F輪融資,估值超過了人民幣2000億元。此輪融資很可能是其上市之前的最後一輪。

然而,近日以瑞幸財務舞弊事件爆發為導火索引致的中概股信任危機,很可能又會給快手的上市之路添加諸多變數。

唯一能確定的是,2020年「短視頻+直播」仍然大有可為,一場鏖戰也難以避免。至少從目前快手取得的成績來看,其實力和潛力強大是肯定的,其所取得的地位,短時間內也難以被後來者超越。

競爭無疑會更加激烈,我們不妨讓子彈再飛一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