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自喻“十全老人”,舉行閱兵式是常事,而且戎裝像太帥了

乾隆晚年有一方常用的印章,印文為“十全老人”,紀念他一生的十大武功。所以乾隆皇帝不只有朝服像、便服像等,還有兩幅戎裝像。

兩幅《乾隆戎裝像》現存故宮,一幅有字一幅無字。

乾隆帝自喻“十全老人”,舉行閱兵式是常事,而且戎裝像太帥了

清 佚名 《乾隆戎裝像》軸 (無字) 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帝自喻“十全老人”,舉行閱兵式是常事,而且戎裝像太帥了

清 佚名 《乾隆戎裝像》軸(有字) 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已故的朱家溍先生研究“無字本”,結合了乾隆御製詩,御製詩有云乾隆二十三年畫一幅戎裝像。朱先生沒有能夠見到“有字本” 的《乾隆戎裝像》軸畫幅,則以為詩中提到乾隆二十三年所畫戎裝像即是“無字本”。

“有字本”《乾隆戎裝像》軸有乾隆皇帝的“南苑大閱紀事”詩,該詩寫於“壬寅仲冬”(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如此看來,乾隆御製詩提及的“大閱戊寅畫像斯”句中的畫像,應指的這幅“有字本”《乾隆戎裝像》軸,時間、地點、內容都完全吻合了。

乾隆帝自喻“十全老人”,舉行閱兵式是常事,而且戎裝像太帥了

清高宗乾隆帝朝服像 網絡圖片

朱家溍先生分析提出的一個觀點“無字本”《乾隆戎裝像》軸是畫於乾隆四年(1739年),這其實是正確的。

由此我們再來比較一下這兩幅《乾隆戎裝像》軸。相同的地方是,兩幅畫中都是乾隆帝戎裝騎馬的肖像;而不同的地方有若干。

從繪畫的水平來看,“有字本”比“無字本”稍遜一些,“無字本”是郎世寧所繪,從繪畫技法來看“有字本”也應當出自歐洲畫家之手,細察圖畫卻又不太像是郎世寧的手筆。

乾隆帝自喻“十全老人”,舉行閱兵式是常事,而且戎裝像太帥了

王致誠繪乾隆妃子像 網絡圖片

當時宮中之歐洲傳教士畫家,以郎世寧、王致誠(1702~1768年)、艾啟蒙(1708~1780年)三人最為著名,其中又以郎世寧畫藝最突出,技藝與郎世寧相埒者,當數法蘭西畫家王致誠,波希米亞畫家艾啟蒙則還畫不出這個水平來。所以筆者以為此圖或許是王致誠所繪。王致誠該年五十六歲,從年齡上來說,也是很合理的推測。

乾隆帝自喻“十全老人”,舉行閱兵式是常事,而且戎裝像太帥了

郎世寧 網絡圖片

如果此“有字本”《乾隆戎裝像》軸同樣出自郎世寧之手的話,這一年他已經是七十歲高齡,繪製如此的巨幅作品,也太難為這位洋畫師了。

這兩幅乾隆的戎裝像,除去皇帝的坐騎不同、二者的方向相反之外,還有一個突出的差別是乾隆帝所穿戴的盔甲不一樣,“有字本”比“無字本”在胸前多了一個圓形的金屬護心鏡。

乾隆帝自喻“十全老人”,舉行閱兵式是常事,而且戎裝像太帥了

《乾隆戎裝像》軸(有字) 護心鏡局部

根據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張瓊的研究認為,這種在繡金龍綿甲上佩戴護心鏡的制式與乾隆朝制定的皇帝大閱甲規制相符,乾隆朝定製的時間約是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前後。所以按照此定製,這幅大畫繪製的時間,可以確定為乾隆十三年(1748年)之後。

乾隆帝自喻“十全老人”,舉行閱兵式是常事,而且戎裝像太帥了

乾隆大閱圖 網絡圖片

通過以上的梳理分析,可以說“無字本”《乾隆戎裝像》軸描繪的是乾隆皇帝即位後於乾隆四年(1739年)首次在南苑“大閱”時的畫像;而“有字本”《乾隆戎裝像》軸,描繪的是乾隆皇帝於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再次赴南苑“大閱”時的另一幅畫像。

確定了以上的事實之後,就能夠解釋為什麼朱家溍先生會覺得“無字本”中的乾隆皇帝“畫像的面貌相當年輕”,這是因為當時乾隆皇帝年紀才二十九歲,尚屬年輕小夥子。


原文來源:《紫禁城》2010年12月刊《兩幅 》(因篇幅有限,原文有刪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