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真相時代”,如何躲過“算法”的算計?


在“後真相時代”,如何躲過“算法”的算計?

(一) 關於英國脫歐的故事



有一個宣傳數據決定了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


英國每週向歐盟提供3.5億英鎊。

英國脫歐倡導者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甚至開著一輛側面印有這句話的“戰鬥巴士”環遊了英國。


全民公投看似是英國人民的自由意志,但所謂的“自由意志”,其實脫歐派情緒煽動的結果。幫助脫歐派實現這一切的,是一家專門做數據分析的互聯網公司。


互聯網算法能瞭解到我們的行為,甚至我們的心理、情緒狀態。

這些社交媒體平臺知道我們通常問什麼問題,知道是什麼讓我們夜不能寐,知道我們什麼時候睡覺,知道我們去哪兒。有了這些,就可以預測人們的行為決策。


幾十億用戶一天數次不斷地輸入數據、行為模式,剩下的,就只是微觀定位用戶的信息。根據這些信息,數據分析公司就可以針對不同用戶的喜好和行為,設計分發數以千計的、不同內容的廣告。


特定的廣告影響特定的人群。

系統根據用戶在喜好、點擊、分享等方面的習慣,再學習及改進,最終,完美地在你的大腦裡植入一個木馬。你以為的自由意志,都是可以被左右和修改的。


你或許有興趣知道,這家公司也是美國特朗普的競選合作伙伴。


在“後真相時代”,如何躲過“算法”的算計?


(二)所謂真相,或許只是一個故事


人類渴望獲得解釋。

當重要的事情發生時,我們希望理解它為什麼發生。

由於故事似乎可以說明一件事情是如何導致另一件事情的,因此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個混亂的世界。


故事作為溝通途徑的真正價值:它們使複雜事物變得連貫而清晰。

不過,我們要為這種清晰和連貫付出代價。

故事的問題在於:它們具有高度選擇性。

坦率地說,故事無法給出完整的畫面。它們是片面真相。


故事具有極大的力量,它們很容易被人相信,

由於它們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複雜的世界,由於它們的結構符合古老的心理模式,因此我們往往認為它們是唯一的真相。


實際上真實世界很少黑白分明。

事件常常擁有多個原因。


當我們聽到一個解釋時,應該時刻提醒自己:這可能只是真相的一部分。


在“後真相時代”,如何躲過“算法”的算計?

(三)為什麼我們如此容易被“算法”捕獲?


講述真相的方式有很多種。


“我們的看法涉及的空間、時間和事物超出了我們的直接觀察範圍。因此,我們不得不根據其他人的說法和我們的想象將它們拼接

各行各業的人都在用真相誤導我們,包括應當向我們提供公正而重要建議的人!


當人們習慣了只從文章標題中獲取信息(越來越多的人沒有耐心閱讀超過2000字以上的文章)、政客商家們通過後臺大數據對我們瞭如指掌時,“說謊常常是沒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謊言的情況下完成許多有效的欺騙。


我們習慣了只從幾個狹窄的渠道瞭解新聞和意見。

  • 我們往往會和想法一致的朋友討論問題。
  • 證實性偏差是普遍存在的。
  • 我們會下意識地濾除與我們的想法存在衝突的思想或數據。
  • 在許多問題上,我們只能聽到很小的一部分競爭性真相。


少有人關心事件的本來面目,大多數人只願意躲在自己的舒適區裡,選擇性地吸納符合自己三觀、讓自己痛快的信息。


在閱讀為王的“後真相時代”,事實似乎已經讓位於情緒,報道似乎已經讓位於宣傳,得情緒者得天下。


(四)洞悉真相操縱背後的思維模式


在具有傾向性、碎片化媒體的環境中,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以為自己有獨立思想的傀儡。時刻警惕、辨別讓我們做出決定的那些數據來源。


  • 誤導者依賴於不加懷疑的接受。
  • 當他們受到質疑時,他們很難同時保持誤導性和真實性。
  • 請在條件允許時質疑他們。
  • 要求他們做出澄清和證明。
  • 不要留下回旋空間。
  • 如果你懷疑某件事情被對方忽略,請詢問此事。
  • 如果對方以誤導的方式呈現數字,請提出不同的解釋。
  • 詢問煽動性故事和名字與中心問題的

有時,我們不行動本身也是一種應對方式,也會導致相應的後果。

選擇應對方式的唯一途徑就是預測未來,或者接受他人的預測。


不要輕易讓渡自己的權利。


在“後真相時代”,如何躲過“算法”的算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