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戰“疫”歌曲《 同在》:萬眾一心能移山填海

《同在》:堅信萬眾一心能移山填海

在全國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激戰時刻,一首由水富人創作水富人演唱給所有一線工作人員的歌曲《同在》迅速在各微信公眾號推送傳唱。歌曲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旋律優美,唱出了大家面對疫情,心與心同在,凝聚點滴力量,戰勝困難的堅定信心和頑強奮鬥的精神;也唱出大家戰勝眼前困難,盼到春天再次迴歸的願望。

昭通戰“疫”歌曲《 同在》:萬眾一心能移山填海

歌曲由誰來創作哪些來演唱的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該歌曲從幕後到前臺背後的感人故事吧。

昭通戰“疫”歌曲《 同在》:萬眾一心能移山填海

昭通戰“疫”歌曲《 同在》:萬眾一心能移山填海

說起這首歌曲的創作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她是此首歌曲的曲作者、也是演唱主角之一——方源。方源是昭通水富市人,水富市第五中學音樂教師,熱愛音樂創作。作品有《圓夢水富》《戀水富》《桃醉太平》《為愛向前》《如果是你》《大峽谷之戀》等,其中《圓夢水富》在全國水富歌曲徵集比賽中獲一等獎。

方源說,她年前就回老家水富兩碗鎮,原本準備和家人歡歡喜喜熱熱鬧鬧過年的,對於這個疫情從來沒想過會發展得那麼快。當通過新聞報道、各新聞推送平臺看到各國疫情發展的形勢嚴峻,而且也通過當地政府的各種宣傳瞭解到疫情防控知識和措施,按照防控規定他們只能待在兩碗不能外出。

關注肺炎疫情情況成為方源和家人關注的重點,方源每天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打開今日頭條看有關疫情的新聞,那些醫護人員奮鬥在一線的相關新聞成了她最大的淚點,全國各地包括水富參與抗疫的一線人員的工作情景感動了她。看到水富開始招募志願者的時候,方源瞭解到很多同事和身邊的朋友都去做了志願者,她也很想與他們並肩作戰,但由於目前處於二胎媽媽不能參與其中。閒著的她就想要盡最大的努力,發揮特長,寫一首抗擊疫情的歌曲,鼓勵和溫暖更多的人。

昭通戰“疫”歌曲《 同在》:萬眾一心能移山填海

方源說聶源是這首歌的詞作者,讀高中的時候就經常給她寫一些歌詞,他現在在中國傳媒大學讀書,課餘時間以創作歌詞作為興趣。她覺得她所要表達的東西他都能明白,於是她告訴了聶源她的想法,聶源很支持,因為這段時間他也一直在關注此事,和大家一樣的感動。

說起認識聶源,方源說也是非常巧合,幾年前她要寫一首與大峽谷有關的歌,當時是請她爸爸的一位同事聶章林(聶源的父親)幫忙寫歌詞,因為她知道聶章林寫作好。之後,聶章林卻給了他兩份詞,其中有一份就是聶源寫的,那時他在讀高中。方源一看聶源寫的歌詞,覺得還是個孩子就能有如此好的寫作水平,很符合她的要求,於是她最終用了聶源的詞,之後便有了更多的愉快合作。《桃醉太平》《為愛向前》《大峽谷之戀》這幾首歌都是他作的詞。

聶源說在此次戰疫中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最辛苦,同時,他看到很多黨員、公安幹警、社區幹部、志願者、普通群眾都盡最大努力在作點點滴滴的貢獻。為此,他作了很多的思考,因此,很快完成了歌詞的創作。聶源說,感人的不是歌詞歌聲,是事件本身,大家團結一心戰“疫”情的精神。

隨後,方源請大學同學幫忙完成了伴奏。方源原本是打算一個人唱,就在錄音的前一天,剛拿到伴奏,她邊聽邊跟著唱,那種激動和投入,讓眼淚忍不住刷刷往下掉。她頓時覺有很多人齊唱的話才能把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感覺表達出來。當晚,她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在雲南水富雲天化有限公司工作的朋友張振和蘇建民,因為他們都是音樂好愛者,結果他們一口答應下來。

方源說,另外三名演唱者李喻哲、唐麗和吳茜是第二天到了錄音現場臨時打電話約來的。他們接到電話的第一個反應都是,還沒聽過這首歌,不會唱啊怎麼辦。方源說沒事,大家都是才聽,邊學邊錄,就這樣他們聚在了一起。幾位演唱人員都在一線上班,早上都是請假來的,下午還要繼續上班,為了節省時間,他們連午飯都沒吃,從上午十點多開始錄,到下午三點過才錄完。雖然錄音時間短也比較倉促,但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用心用情很投入演唱,效果還是蠻好的。

方源說,《同在》這首歌想要表達出的是面對疫情,只要大家心與心同在,集中點滴的力量,就一定能戰勝眼前的困難,盼到春天的再次迴歸。

再說幾位演唱者,他們是機關工作人員、老師、工人,……都在為此次戰疫做著力所能及的工作。演唱者唐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深入一線對賓館、KTV、網吧等場所營業情況開展檢查;張振和吳茜是夫妻,雲南水富雲天化有限公司的一線員工,新冠肺炎抗疫狙擊戰中,他們一邊防控疫情,一邊投入春耕化肥的生產;蘇健民是雲南水富雲天化有限公司的一名操作工;李喻哲在戰疫中火線提交入黨申請書,主動請戰到留觀酒店24小時值守。

創作中,水富在線稅昌海從大年初一就開始每天拍攝疫情防控的相關素材,昭通中翰傳媒全公司的人齊上陣幫忙把視頻製作出來,他們的鼎力相助也讓這個作品更有溫度。


審核:馮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