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農村殯葬禮儀——哭喪,真情實意的少,更多的是“規矩”

首先,我是支持喪葬改革的,少一些繁瑣的程序,多一些真誠的緬懷!

很多人一提起喪葬改革就好像只有自己繼承了傳統文化,別人說一點傳統文化不好的地方,就像踩住了自己的尾巴,反應太過強烈。

除去一些糟粕,留下一些美好,難道這樣不是更好嗎?

關中農村殯葬禮儀——哭喪,真情實意的少,更多的是“規矩”

哭雖然不是人類最悲傷的表達方式,但是肯定是最普遍被人接受的。

從小到大參加過很多葬禮,有親戚、朋友,有長輩有晚輩,還有最不濟的就是奔著混飯去的。但是從來沒有哭過,也許只是未到傷心處吧!

全國各地哭喪的習俗各有不同之處,關中地區農村哭喪更多帶有程式化的味道。比如,親戚在下葬當天來參加葬禮,各自屬於哪一宗都要區分清楚,因為舅家、孃家人或者其他重要的親戚是要樂隊到路口或者村口去迎的,也有全部都迎的,所以都是分批弔唁。

按照宗族、輩分不同分成好幾撥,每一撥男女分開,在村口或者路口等著。

主家來人迎了,客氣完準備奔靈堂,男在前,女在後。就在要邁開腿的那一刻,女人開始哭,也有男人一起哭的。前一刻可能還在說說笑笑,馬上就能進入狀態,“嗷”一嗓子,什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這裡都是小兒科。

關中農村殯葬禮儀——哭喪,真情實意的少,更多的是“規矩”

不是說來的人都不傷心,而是這種哭法,表演性質還是多一些的。一般從迎的地方到靈堂都不是很遠,這一路女人哭聲不停,來到靈堂,男人在前祭拜燒香,女人去棺材後面哭一陣。男人祭拜完畢,樂隊奏樂結束,女人們的哭聲也馬上止住,也有司儀喊停的。

一些重要親戚還專門有人上來勸的,開始勸的時候還得大聲的哭兩嗓子,然後才止住,一般開始哭和結束都是齊刷刷的,看起來確實有點怪異。

然後就是有人招呼去吃飯,流水席、臊子面。吃飽了就可以四處閒逛,等著出殯儀式開始。

現在能掌握好這個節奏的也只有上了年紀的,年輕人一般真傷心了哭起來就止不住,或者該哭的時候哭不出來。

關中農村殯葬禮儀——哭喪,真情實意的少,更多的是“規矩”

這是親戚,要是本村本族的婦女那更要掌握好節奏。首先,從人去世到出殯埋葬少則一週,多則月餘都是有的。該傷心的早都已經都傷心過了,在接下來的儀式中,哭純屬是“規矩”。

本族的晚輩女人們在一些儀式的時候跪在棺材後面,有人來弔唁或者某項儀式開始,樂隊會奏樂,有時候司儀會有提示,於是跪在棺材後面的女人們開始哭,來人弔唁完或者儀式止,樂止哭止。

關中農村殯葬禮儀——哭喪,真情實意的少,更多的是“規矩”

男孝子們在農村的葬禮上哭的次數要少的多,因為規矩是男孝子在別人弔唁的時候都是跪在靈堂兩側,主要是回禮,只有在一定的儀式上才哭。

過去講究在棺材放進墓道準備填土的時候,男孝子要有一番表現,不管真孝假孝,此時要歇斯底里的哭,還有撲到棺材上的,經過旁人的一番拉拽,才稍作平靜。

關中農村殯葬禮儀——哭喪,真情實意的少,更多的是“規矩”

在這裡不去猜測傷心究竟是真是假,只是這種程序化、規矩化的哭實在有些繁瑣。人是社會化的動物,需要有規矩,也需要一定的儀式化,但是過於複雜的規矩和儀式只是讓人們去迎合這種規矩和儀式,卻忽略了規矩和儀式背後真正要表達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