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節點看宋江的成長與黑化|《水滸傳》中的元宵節

宋江可以說天生就是領導,梁山108將,論武藝排不上號,論謀略也不過略超常人。但不論多強、多牛的好漢,見到宋江,今日不納頭便拜,改日也會讓你這麼做。

善識人、會權謀是宋江的特點,將梁山從一夥蟊賊變成雄霸一方的義軍,再帶領兄弟們"殺人放火受招安",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從一個精明的小吏成長為梁山之主,從扶老愛幼到大殺四方,宋江也是一步步成長的。我們截取宋江在《水滸傳》過元宵節的三個半場景,大致可以勾勒出宋江作為領導者,曾經的普通人生活,以及他的成長與變化。

三個節點看宋江的成長與黑化|《水滸傳》中的元宵節

當官,為朝廷出力是宋江的理想

清風寨裡的元宵節

曾經的宋江是鄆城呼風喚雨的小吏。

宋徽宗時的官場收受賄賂,公事私辦是衙門裡的常態,宋江精明能幹,在其中如魚得水,獲得上上下下的好評。

這時的宋江活得愜意,與人為善。當素昧平生的閻婆遇難時,他雪中送炭,別無他求。官府黑暗,宋江能黑白通吃,賺取外快,這是制度問題,但能以浮財無償救助他人,則是個人的品性,也那怪宋江博得了及時雨的名號。

如果說宋江還有什麼不滿足的話,就是幹得再好還是個吏,他想當官。

我們知道宋江是從小讀過書的,想必科舉的實力不夠,沒有走上那條大道。若還想當官,他還有"吏人出職"的道路。在宋朝出類拔萃的吏有轉正為官的機會,需要他追隨的鄆城知縣升遷到知州,加以推薦。

宋江是知縣的心腹,只要熬得住,完全存在轉為官員的可能,雖然這個可能的官職大致為主簿、縣尉之類的小官,但他滿足。

但此時出現的閻婆惜改寫了宋江的美好人生,他只能外出躲避。在小李廣花榮的清風寨,宋江迎來了《水滸傳》中描寫的第一個元宵節。

清風寨是個三、五千人的鎮子,比鄆城小,但元宵節同樣彩燈招展,家家戶戶爭奇鬥豔掛花燈,可見這是個全民的節日,宋江緩步觀燈:

"家家門前,搭起燈棚,懸掛花燈,燈上畫著許多故事,也有剪綵飛白牡丹花燈,並芙蓉荷花異樣燈火。"

最精彩的是土地大王廟前的一座小鰲山,上面結采懸花,張掛五七百碗花燈。所謂鰲山,就是彩燈堆疊成的山,像傳說中的巨鰲形狀。

除了觀燈,還少不了社火表演,宋江及其隨從又被鑼聲吸引,進去一看,一個跳鮑老的(跳舞雜技的一種)正在表演,宋江被逗得哈哈大笑。

這一笑引來了禍端:宋江被人舉報了,觀燈之樂很快換成了皮肉之苦。多虧了花榮以武力相救。

原來在來清風寨的路上,途經清風山,與那裡的好漢結交,恰逢山寨搶了清風寨正寨主的夫人被宋江搭救。宋江此時雖然是個逃犯,但他的心理還沒從官場中走出來,意識中仍是官官相護的那一套,哪曾想,救正寨主的夫人,維護的是副寨主花榮,那位夫人恩將仇報,正寨主沒吃他這一套。

這使得宋江認清了正常途徑的當官之路,再也走不通了。

三個節點看宋江的成長與黑化|《水滸傳》中的元宵節

殺閻婆惜後,宋江一度沒有了方向

大名府的元宵節成了殺戮場

《水滸傳》中元宵節再見宋江,他已經是山寨之主了。原來的道路被徹底堵死,他是否放棄自己的理想呢?

當然沒有,當武松投二龍山時,與宋江相遇,宋江的囑託是:

"入夥之後,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攛掇魯智深、楊志投降了,日後但是去邊上,一槍一刀,博得個封妻廕子,久後青史上留得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一世。我自百無一能,雖有忠心,不能得進步。"

招安,宋江心中這是無路可走之人的最後出路,現在他沒有別的路了,可這唯一的道路,他走得也與眾不同。

二龍山、桃花山、少華山等等諸多山寨好漢聚義,他們佔據一方,其中不乏力量強大的,但似乎誰都沒有對將來的願景,盡皆是得過且過。他們的未來或吞併別人,或被別人吞併,或終老山林亦或死在刀下,聽天由命。

但宋江不是,要做就做大的,"殺人放火受招安",被知縣、知州、皇帝招安,地位顯然不同。

宋江招兵買馬的對象盧俊義被困北京大名府,但在攻打大名府的過程中宋江患重病,暫且退兵。

再次發兵的時間是元宵節,宋江病癒但還需修養,因此,委託吳用領兵。

大名府是座大城,他的鰲山就不是清風寨的小鰲山了,並且一搭就是三座:

"大名府留守司州橋邊搭起一座鰲山,上面盤紅黃紙龍兩條,每片鱗甲上點燈一盞,口噴淨水。去州橋河內周圍上下,點燈不計其數。銅佛寺前紮起一座鰲山,上面盤青龍一條,週迴也有千百盞花燈。翠雲樓前也紮起一座鰲山,上面盤著一條白龍,四面燈火不計其數。"

除了鰲山,各家門前扎棚掛燈,爭奇鬥豔,戶內縛起山棚,擺放五色屏風炮燈,四邊都掛名人畫片並奇異古董玩器之物。各處的宮觀寺廟也舉辦各種活動,元宵之夜,千家萬戶出門賞燈,熱鬧非凡。

但梁山等的就是這一天,於亂中攻城救人。於是城中四十餘處火起,到處刀光劍影,百姓抱頭鼠竄,等到吳用下令休教殺害良民時,城中將及傷損一半。

救盧俊義的目的達到了,但是以不顧百姓死活為代價。前方的總指揮是吳用,在梁山修養的宋江沒責任麼?吳用只是在執行宋江的政策,殺人放火越厲害,朝廷就越重視,招安的籌碼就越高。此時的宋江,已經不是那個小吏,他重病一場,對生死的感悟更有體驗,他已經不在乎別人的生死了。

三個節點看宋江的成長與黑化|《水滸傳》中的元宵節

潮州英歌舞:梁山好漢大名府鬧元宵

東京的元宵節,享樂中不忘前程

梁山好漢齊裝滿員,排了座次。宋江完成了組織架構的建設,領導地位已經無可動搖。

又到元宵節,宋江覺得可以鬆口氣了,動了去東京觀燈享受的心思。安排了一眾步戰將領充作保鏢,與他一起的是柴進。享樂是需要品味的,柴進是真正的大官人出身,談風月、論欣賞、做派頭,宋江覺得這些都是自己需要補課的地方,見賢思齊,柴進可以是個模板。

元宵節的東京,家家門前扎縛燈棚,賽懸燈火,照耀如同白日。鰲山無數,排萬盞華燈。錦衣花帽,坐香車佳人仕女,令宋江心動神移。

看到了東京最有名的女子李師師的寓所,宋江毫不猶豫拋灑重金,只求喝一碗茶。

東京人的生活令人迷醉,宋江身在其中,卻覺得自己被排斥在外。錢可以讓他如朝廷高官般陶醉一時,但一旦酒醒,仍然是朝廷討伐的對象。

皇帝來了,宋江衝動地想直奔其前,訴說衷腸,可是官兵開始雲集,機會稍縱即逝。

東京一行,除了繁華享樂,最深的印象是柴進從宮中偷出來的皇帝手書四大寇之"山東宋江"。我不要一輩子做賊,我要建立功名、封妻廕子,宋江對招安的信念更加堅定。

三個節點看宋江的成長與黑化|《水滸傳》中的元宵節

東京元宵節不夜天

元宵節見證了梁山的興衰

第一次元宵節前後,宋江還找不到方向,但一路結識的好漢大多成了他的嫡系;

第二次元宵節,好漢們為救盧俊義和石秀,四處放火,大開殺戒,宋江已決定不顧一切地要做大;

第三次元宵節,宋江開始享樂,但"招安"始終在心中。

其實,還有第四次元宵節,事件不多,姑且算半個。此時,招安已成,梁山好漢徵遼國、滅田虎、平王慶,回到汴梁,朝廷卻有功不賞,又禁止他們入城,燕青等人偷入城中看燈。這是在打方臘之前,朝廷的不公已引起眾將的怨言,但宋江痴心不改。

宋江的願望是改良社會、維護皇帝。在那個腐朽的時代,他執著踐行自己的理想,卻最終被所追求的理想拋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