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無一人的米蘭大教堂,安德烈·波切利用歌聲為世界“療傷”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以往總是人潮湧動的意大利米蘭大教堂已經關閉。昨天,在空無一人的教堂中,卻傳來動人的歌聲。有著“世界第四大男高音”之稱的意大利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身著黑色禮服,用一場特別的獨唱音樂會,為世界“療傷”。

空無一人的米蘭大教堂,安德烈·波切利用歌聲為世界“療傷”

圖說:安德烈·波切利用一場特別的獨唱音樂會為世界“療傷” 網絡圖

空蕩的教堂裡,沒有現場觀眾鼓掌與喝彩,只有演奏家埃曼努埃勒·卡洛·維安納利以一架手風琴為他伴奏,但波切利的演唱仍然十分動情。從巴赫的《萬福瑪利亞》唱到馬斯卡尼的《聖瑪利亞》,波切利帶來了許多深受樂迷們喜愛的作品。最後,他以一首《奇異恩典》收尾,為了演唱這首壓軸曲目,波切利從教堂裡走到了廣場上。“我曾迷途,而今知返,盲眼今又得重見……人類在世,已有萬年,光明閃耀如太陽。”這位雙眼失明的歌唱家,歌聲卻飽含著力量與希望,在廣場上久久迴盪。

現場沒有觀眾,卻有340萬觀眾在線收看了直播。米蘭市長朱塞佩薩拉表示:“我相信波切利的歌聲將成為我們的慰藉,溫暖每個人的心靈。”波切利則表示:“我相信大家一起禱告的力量,每一個人現在都需要這些力量。感謝音樂、感謝網絡直播的幫助,讓我們能攜手為受傷的地球祝福禱告。慷慨、勇敢、積極的意大利不久將迎來我們所期待的復興。”

空無一人的米蘭大教堂,安德烈·波切利用歌聲為世界“療傷”

圖說:安德烈·波切利在米蘭大教堂獨唱 網絡圖

波切利所居住的意大利托斯卡納區,是海外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疫情開始蔓延後,波切利便一直投身於抗擊疫情的工作之中。兩週前,他連線詹姆斯·柯登的《深夜秀》,用一首《告別時刻》告慰因疫情逝去的人們。他還將參與由世衛組織發起、將於4月18日舉行的“同一個世界:共同宅家”(One World:Together at Home)全球抗疫慈善音樂會。其名下的基金會也一直在籌集資金,為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購置防護物資。

這場“獨唱”,讓許多網友再一次受到波切利的鼓舞,一些人甚至留下眼淚:“看到他一個人在空空蕩蕩的大教堂前唱歌,場面令人心碎,但他的歌聲卻又充滿力量,令人振奮!”波切利也在社交媒體上寫下期望: “歷史告訴我們,在這一切結束後,春天會比我們記憶中的還要燦爛。”(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