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均以神話故事開篇,看似偶然巧合,真實意境發人深思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創作於不同歷史時期,作者分別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羅貫中、明代的吳承恩和清代的曹雪芹,時間跨度四百多年。細讀其作品,卻有一個共同之處,開篇均以神話故事開頭,具體什麼情況呢?

四大名著均以神話故事開篇,看似偶然巧合,真實意境發人深思


《水滸傳》

開篇講的是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

四大名著均以神話故事開篇,看似偶然巧合,真實意境發人深思


《三國演義

原著開篇講的是高祖斬白蛇,青蛇蟠龍椅,一白蛇與一青蛇的故事。

四大名著均以神話故事開篇,看似偶然巧合,真實意境發人深思


《西遊記》

開篇講的是盤古開天闢地,三皇治世,五帝定論。

四大名著均以神話故事開篇,看似偶然巧合,真實意境發人深思


《紅樓夢》

開篇講的是“女媧補天”、“木石前盟”兩個神話故事。

四大名著均以神話故事開篇,看似偶然巧合,真實意境發人深思


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中最輝煌的篇章,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思維,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是登峰之作,其影響之深遠,流傳之經久,始終未能有超越。

然四大名著都以神話故事開篇,絕不是偶然巧合那麼簡單,他們在承傳中華傳統文化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都在承傳神傳文化

中國又稱神州,中華傳統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學為支柱,兼容百家,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四大名著的作者雖然分屬不同的朝代,但都受神傳文化影響至深,正是對神明的敬畏之心,才使得他們用神話開篇,以神言明跡。

既然四大名著要承傳中華傳統文化,到底想表達什麼內容呢?以下就來談談個人想法:

《水滸傳》

用一百零八位好漢的故事演繹什麼是“忠”

梁山108位英雄好漢,從最初的敢於起義反抗朝廷到抵抗外族侵略,最後被朝廷招了安,他們為了忠義拼命掃平四方勢力,這些好漢在忠於國家中最終戰死、被俘、生死離別,這些就是忠的表現。

四大名著均以神話故事開篇,看似偶然巧合,真實意境發人深思


《三國演義

通過一個個鮮明事例演繹什麼是“義”,反襯什麼是“不義”

用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關雲長千里走單騎、關雲長義釋曹操等具體事例告訴世人什麼是“義”;

用曹操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來反襯什麼是“不義”。

四大名著均以神話故事開篇,看似偶然巧合,真實意境發人深思


《西遊記》

細述唐僧師徒及白龍馬的取經歷程開導人怎麼去“修”

一個人如何修煉?唐僧是真身,孫悟空是功能,豬八戒是慾望,沙和尚是懈怠,白龍馬是精進,只有努力克服人性執著才能最終修成正果。

四大名著均以神話故事開篇,看似偶然巧合,真實意境發人深思


《紅樓夢》

以甄士隱和賈雨村的“真假相依”為開端, 以賈府的由盛轉衰為結局,通過演繹人生百態,真假有無的相互轉換引導世人去“悟”

甄士隱即真事隱去,賈雨村即假語村言。甄家(甄士隱)和賈家(賈雨村、榮國府賈家)這種錯綜糾纏發展關係,正是對“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深入詮釋。


四大名著均以神話故事開篇,看似偶然巧合,真實意境發人深思


四大名著之所以成為古典鉅作,影響廣泛,在於其卓越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然其意境深遠,思想價值絕對不容小窺。

他們都以神話故事開篇,就是向世人傳達這一信息:神傳神授,源本正宗。再通過一個個具體鮮明的人物事例,幫助世人去理解中華傳統文化,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和觀念。

當你昇華了思想認識,再去品讀四大名著,展現給你的一定是不同的意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