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詩人雖被稱為神童,卻因一生剛直,7年間居然被貶了3次

清代詩人黃遵憲曾說過:“我手寫我口。”意為希望用手中的筆寫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古人也經常以詩言志,寫詩抒情。不論是遇到了開心的事或是遇到了悲傷的事,他們總會將這些經歷和感情浸入詩歌中,因此,在欣賞古詩時,我們不僅能夠在詩歌中感受著文字美,更能夠在詩歌的深處感受到詩人的不朽精神,在詩歌中,同樣也可以體味到不一樣的人生感悟。


宋代便有這樣一位詩人,他雖為神童,卻因一生剛直,7年被貶了3次。


他就是九歲就可以寫文章,被譽為“神童”的宋代“白體”詩人王禹偁。


這位詩人雖被稱為神童,卻因一生剛直,7年間居然被貶了3次


據史書記載,王禹偁從小家庭貧寒,有史書說他家世代為農,也有說是靠磨麵粉為生,但不論是務農還是磨麵粉,家庭必不是那種大富大貴的。雖然家裡貧窮,但是王禹偁天資聰穎,30歲就登進士第,被派到山東做了官。他對仕途的渴望,在他的詩中就有明顯的表達,《吾志》這首詩就是如此。

吾生非不辰,吾志復不卑。

致君望堯舜,學業根孔姬。

自為志得行,功業如臯夔。

既登俊秀科,又在清切司。

諫紙無直言,綸誥多愧辭。

黽勉為何事,親老與妻兒。

一旦命執法,嫉惡寄所施。

丹筆方肆直,皇情已見疑。

斥逐深山中,窮辱何羸羸。

於張及不得,安用此生為。

這位詩人雖被稱為神童,卻因一生剛直,7年間居然被貶了3次


這首詩裡,王禹偁表達了自己一生的志向就是忠君報國,他希望能做一個報效國家,忠於國君,公正清廉的官員。而事實上,他的一生也確實為著這樣的抱負一直努力著,一生剛直,以至於48歲就去世了,7年被貶了三次。


第一次是在淳化二年,廬州的一個尼姑誣告當時著名的文字學家徐鉉,當時王禹偁任大理評事,公正執法,卻因此觸怒了太宗,被貶到商州。第二次在兩年後,被以謗訕朝廷的罪名貶到了滁州,第三次是參與撰修《太祖實錄》,但卻因直書史事,引起宰相的不滿,又遭讒謗,被貶到了現在的湖北黃岡。

這位詩人雖被稱為神童,卻因一生剛直,7年間居然被貶了3次


一再被貶,詩人想要實現的報國理想變得越來越遙遠,但卻仍然堅持著自己的人生信條,仍然樂觀著。這在他的詩《清明日獨酌》中便表現得十分明顯,全詩如下:


這位詩人雖被稱為神童,卻因一生剛直,7年間居然被貶了3次


最後一句“脫衣換得商山酒,笑把離騷獨自傾。”的樂觀心態可以說是十分需要我們學習了,即使已經沒有酒錢了,但仍然無所謂地把衣服脫了去換錢買酒,暢飲中吟誦著屈原的《離騷》,而且還是笑著吟誦,豈不快哉。


人生有詩意,詩意看人生。即使王禹偁被貶三次,仍然樂觀面對,堅守自己,相較於此,我們生活裡遇到的小挫折又算得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