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曹操,為什麼不讓大將許褚,挑戰顏良文丑?

許褚是曹操很喜歡的一員戰將,對曹操非常忠誠,武力勇冠三軍,有“虎候”的美譽。一句話,曹操在沒有弄清楚敵人的情況下是捨不得讓許褚單挑顏良的,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賠本的買賣曹操絕對不會做。

為什麼要這樣說,我們先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

袁紹派顏良率領十萬大軍進攻白馬,曹操領兵抗拒。大家都知道顏良是河北名將,河北“四庭柱”之首,但曹營眾將都沒有見過顏良的真實武力,為了做到知己知彼,曹操先派呂布手下的降將宋憲出戰。

宋憲原來也是呂布手下八健將之一,況且,宋憲跟隨著呂布東征西討,見過不少大場面,武力值應該屬於中等偏下。

三國曹操,為什麼不讓大將許褚,挑戰顏良文丑?

曹操很顯然是留了一手,正是因為不清楚顏良的功力,曹操捨不得派自己手下的大將出戰,派降將宋憲去試探虛實,宋憲勝了更好,如果被殺也不可惜。

顏良也確實沒有讓曹操失望,三個回合就斬殺了宋憲。惹惱了呂布手下另外一名八健將之一的魏續,要替宋憲報仇,沒想到一個回合,又被顏良斬殺。

這時候的曹營戰將們大概知道了顏良的武力,但仍然不以為然,被顏良斬殺的宋憲和魏續畢竟投降曹操的時間短,曹營眾將對他倆的武力還是解一些,或許,曹營眾將根本就看不上宋憲和魏續的武力。

於是,曹操很自信的問自己手下的眾將,誰敢出戰顏良?

話音未落,勇將徐晃應聲出戰,二十回合以後,徐晃敗歸本陣,“眾將慄然”,這四個字可以理解為眾將“膽戰心驚”。

三國曹操,為什麼不讓大將許褚,挑戰顏良文丑?

徐晃是曹營屬一屬二的猛將,徐晃戰了二十回合敗回本陣,徐晃此時就成為了曹營眾將的參照物,眾將對自己有幾斤幾兩心裡非常清楚,對能不能勝顏良心裡就有了數。

許褚曾經和徐晃大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也就是說,許褚和徐晃的武力差不多,許褚肯定不是顏良的對手。

許褚在戰場上一般是急先鋒,可這次許褚出奇的平靜,戰顏良一定是沒有把握。鑑於此,許褚沒有主動上場,就是許褚主動出擊,曹操估計也不會同意,曹操捨不得讓許褚上場,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得不償失。於是,曹操馬上下令收兵回營,高掛免戰牌。

至於曹操讓關羽出戰,也是想借助關羽的武力嘗試一下,曹操其實並沒有十足的把握。

曹操雖然愛惜關羽,畢竟,關羽投降曹操時提了三個條件,其中一條是聽到劉備的消息就要離開曹操去尋找大哥,所以,曹操讓關羽出戰,如果能斬殺顏良皆大歡喜,如果關羽被顏良斬殺也沒有那麼可惜。

三國曹操,為什麼不讓大將許褚,挑戰顏良文丑?

沒有想到的是,關羽的運氣出奇的好,再加上一些偶然的因素,居然就順利的斬殺了顏良,這也成為了關羽驕傲大半輩子的資本。

《三國志》《武第記一》記載:公乃引軍兼行趣白馬,未至十餘里,良大驚,來逆戰。使張遼、關羽前登,擊破,斬良。《關張趙馬黃傳》中記載: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敢當者,遂解白馬圍。

以上文字說明,歷史上的顏良確實是關羽斬殺的,《三國演義》這樣寫也是為了襯托關羽的勇猛,被顏良斬殺的人就如唱戲前熱場子的跑龍套小角色,關羽才是主角。

以後遇見了敵將,關羽總是喜歡說“汝比顏良文丑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