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有溫度的!


房子是有溫度的!

上個話題說了2003年以後年由於貸款的壓力和資金問題,自己沒有買房。但文章發出後,仔細回想了一下,發現這段時間我也沒閒著,還是圍繞房子做了不少事。


1

2002年我去浙西大峽谷的山溝溝造了一幢房子。也許你會問,以後到山溝裡養老?肯定不會去長住,畢竟山溝溝裡生活不方便,人一旦適應了城市生活,農村是回不去了。就象現在的一些進城打工青年的現狀是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農村。城裡無法安放肉體,農村則安放不下靈魂。


那為啥?報養育之恩!


我出生時正是三年自然災害的時期,天災人禍,老百姓的生活很艱辛。那時候我媽媽在郵局工作,雖然不至於餓死,但每天吃的是清湯寡水的稀飯,一點奶水都沒有,那時奶粉又買不到,我經常餓得哇哇大哭。外婆對我媽媽說:把孩子給我吧,我帶老家去養,農村裡山前屋後隨便種點東西也餓不著。就這樣坐車到現在的大峽谷鎮,然後被人挑著,翻山越嶺回到了老家,那時我10個月大。

回到家的時候,外公已病重,他長期在煤礦工作,肺癌晚期,不久就去世了,那年他才四十多歲。外公外婆一直沒有自己的房子,一直借住在別人家裡,外婆最大的心願是擁有自已的房子,外公在的時候新房子的地基剛打好。

外公走了,別人都以為我家的房子不會建了。但外婆是個非常堅強的人。她下定死也要把房子造起來的決心,不知那來的力量,她象男人一樣拚命地做,白天做不完,等我睡了,她半夜起來挑石塊、沙子、磚塊。她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靠父母給我們的生活費,硬是造起了二層木結構的樓房。那時真的苦,我依稀記得外婆由於生活的壓力經常會一個人偷偷地哭。

外婆說,我是他的精神支柱,不然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那裡會造得起房子。我十二歲時,才走出大山回到城裡讀初中了。

我們在長大,外婆也漸漸老了,我最大的心願是讓外婆過上好日子。我剛工作時沒有條件,只能買點東西孝敬老人,沒有能力去做其它事情,但我心裡始終有個結,什麼時候把老家的房子修一修。下海以後經濟條件好多了,老家鄰居家的老房子都重建了,我看得出外婆的急迫心情,當外婆提出要修一下房子時,我和妹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我們決定房子推倒重新造,我和妹妹、媽媽共同出資,打算造一幢漂漂亮亮的房子。我們工作忙,沒時間回去管理,我媽和外婆,一個六十多歲、一個八十多歲的兩老人,在老家待了一年多,硬是忙裡忙外請人把一幢小別墅造起來了,三層小樓,外面貼了磁磚,室內地板簡單裝修,和杭州城郊農村的房子一樣。外婆的夢想終於實現了,也了卻了我們小輩的心願。房子的使用價值不高,也不會增值,造好後一直都關著。但這是我們全家對外婆養育之恩的報答,是無價的。

房子是有溫度的!

老家的房子。外婆說過我遲早要走的,但有房子在,你們的根就在這兒。


2

我們兄妹三人都是外婆帶大的,妹妹也是一出生就帶到了老家,由外婆扶養。我弟弟稍遲一點,大概5-6歲才回老家。這樣在老家外婆要帶三個小孩。我們兄妹和外婆相依為命,生活是清苦的,但農村生活現在想想還是值得回憶的,我們要強、獨立的性格也來自於小時候的磨鍊。

三個孩子懂事很早,從小就幫外婆幹活。砍柴、搞豬草是天天要乾的活。我們戶口在寧波,農村生產隊分的東西我們沒份,外婆的自留地也很少。所以豬吃的豬草,全靠我們兄妹上山去採。這是每天要完成的任務,下午放學後首先要上山去把豬吃的準備好。週六和週日我和弟弟上山砍柴。有時太貪心,砍的太多,挑不動。有一次半路上實在沒力氣了,天已黑就在山路邊哭,碰到村裡的村民才幫助把柴挑回來。

生活雖苦,但農村生活也有很多樂趣。有一年我們兄妹回老家,看到房門背後寫滿了哥哥欠妹妹桃子一個,梨子一個等粉筆字。我們樂得哈哈大笑,妹妹說我貪吃,經常把外婆分給他們的桃子、梨子騙來吃,還裝摸作樣在門背後寫個借條,這債恐怕要欠一輩子了。

在農村的那段艱苦歲月,讓我們結下了深厚的兄妹情誼。2003年前後,我弟弟的單位從慈城搬到寧波市區,他們想把房子買到寧波去。

那年我的鑽探隊給弟弟所在的單位做勞務。當時上三高速公路勘察,需要大量鑽機,我的鑽機在大山裡做了二個多月的鑽探工作。工程結束以後,弟弟向我提出,勞務費由他去結算,錢支持他買房,我一口答應了。工程款結了十幾萬,加上媽媽給的幾萬元,他在寧波市區買了套107方的多層住宅,當時寧波的房價才2千左右一個平方,如果那時不買,弟弟以後可能買房就難了。

兄妹間雖然長大後各自有自己的家庭,各自忙忙碌碌,也談不上有多麼熱絡的往來。但兄妹間有事都非常樂意相互幫助。妹妹的條件好一些,我們兩兄弟無論買房的資金需要,還是小孩留學讀書費用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妹妹的大力無私支持,妹妹貢獻最大,對大家庭付出的最多!


3

因為長期做工程,我積累了很多辦公用品,電腦、複印機,打印機還有很多工程資料,之前一直是租辦公室,從武林廣場邊開始,搬來搬去換了5-6次辦公室,很希望有一間自己的辦公室,這樣就不用經常搬家了。

2006年底城北某汽配城,要建造二期。其中有一幢LOFT酒店式公寓。不過這房子沒有房產證,只有50年使用權。我從現在的名嘴房產專家維維那兒得到消息,託丁老師和市場的老闆打了個招呼,我們論壇的網友們一共買了好幾套酒店式公寓。

北面的房子便宜一點,35平方左右,4.95米層高,17萬元左右,南面的稍貴一點。2007年交房以後,我花了4-5萬自己隔層裝修了一下,樓上樓下使用面積有60來方。

這個房子因為沒有產權要轉讓較困難,買時也沒有打算轉讓,我要放辦公用品,其它幾位朋友裝修好就出租了。現在的租金約3000一月,一年有3萬多。20來萬的投入,租金回報率還是不錯的。是否增值說不好,因為沒有交易。

我一般勸人謹慎購買小產權房,但自己確有間小產權房。


現在我們每年要回老家幾次,打開房門透透空氣。有房子在,心裡就始終有一個記掛,我的家鄉在臨安昌北,外公外婆在盼我們回去!看著我們一大家子幸福地生活著,他們在天之靈一定會非常欣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