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50多年

郎世寧,1688年7月19日—1766年7月16日),意大利人,生於意大利米蘭,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隨即入宮進入如意館,為清代宮廷十大畫家之一,歷經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50多年,並參加了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極大地影響了康熙之後的清代宮廷繪畫和審美趣味。 主要作品有《十駿犬圖》《百駿圖》《乾隆大閱圖》《瑞谷圖》《花鳥圖》《百子圖》等。

歷經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50多年


歷經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50多年

郎世寧《百駿圖》局部

用六年的時間完成了《百駿圖》長卷鉅製,這些作品皆運用西洋技法,注重物象寫生與焦點透視,表現中國傳統審美觀與祥瑞思想。乾隆時期,郎世寧運用中國傳統紙、絹、顏料、毛筆,並與如意館內的中國畫家合作,共同創造出“中西合璧”的院畫新體,題材涵括帝后肖像、奇花異卉、珍禽走獸、重要慶典活動等。

歷經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50多年

《山水圖》清朗世寧 絹本設色

郎世寧(1688-1766)的名字如果光看這三個漢字,誰也不會以為他是個外國人,但是他的的確確是位高鼻深目的歐洲人。郎世寧於出生在意大利的米蘭,原名朱塞佩· 伽斯底裡內,青年時期受到系統的繪畫訓練,後來加入了歐洲基督教下屬的宗教組織耶穌會。他死後乾隆皇帝特地下達諭旨,追賜郎世寧侍郎銜,並賞銀三百兩為其料理後事。郎世寧的遺體被安葬在北京阜成門外的外國傳教士墓地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