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應該怎樣解讀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楊章林555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老子》五千言,可謂字字珠璣,句句哲理。千百年來,無數人浸淫其中,不能自拔。每個人在讀時都能在字裡行間找到自己需要的哲理。但是由於它運用的是箴言體的形式說理,語言過於精練,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的理解。在此,我就這兩句談談自己的理解。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在《老子》中出現過兩次,第一次出現在第二十九章,全文是這樣: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結合上下語境來看,這一章是講治天下的法則的,體現的是道家無為的思想。老子認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永遠不會屬於那個帝王的。無論你有沒有將天下取為己有,天下都在哪裡。你所謂的一統江山,最終都會失去。他的預言無比精準。春秋之後,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到元明清,爭來搶去,帝王都不見了,天下還是天下。天下是神聖的東西,沒有什麼可以用強佔有它,沒有人可以私心執掌。一切強力施為最終會失敗,所有的強行執掌也終將失去。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第二次出現在第六十四章,全文是這樣: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

老子是講哲學的,不是講權謀學的。所以,老子的天下思想不僅僅是為統治都服務的。所有人都可以在他的著作裡找到自己的需要。“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在這一章裡,結合上下語境,它是講大自然的規律的。

世間萬事萬物,都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妄逞權能就會導致失敗;如果執意於某一情態而加抗拒,反而會使局面失去控制。所以,人如果不主觀地想去改變客觀,就不會失敗;不抗拒客觀的演變,就不會使局面失控。如何去做,那就是一切放下即自在。

結論是:老子認為,天地萬物本一體,所有的存在,一切自有其規律和必然,這就是“道”。人在天地之間,與萬物雜處,不可破壞這個規律而行事。如果明白了這個規律,就是“德”,知“道”而明“德”,放下執著,順應自然,無任而為。

因為,最終一切都會消失。人也一樣。


去影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慎終如始,則為無敗》。意思是主觀妄為會招致失敗,強行作為會遭受損失。因此聖人無為所以也不會招致失敗,不勉強作為也不會遭受損失。

原文大意:局面安定時容易維持,事情沒露先兆時易於謀劃。脆弱時容易消解,細微時容易散失。處理問題當在沒發生時,合抱的大樹,生於微小的根芽,九層高臺,起於一堆堆泥土,千里的遠行,始於腳下第一部。所以要善始善終,把最後當成開始一樣慎重,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所以聖人追求別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珍貴的財物。學習別人所不願學的,補救眾人所常犯的過失。如此無為,以輔助萬物的自然生長,而不敢幹涉妄為。





醍醐人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語出《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原文是:“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我認為“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應該與這段原文聯繫起來解讀。這樣,整段原文意思是:為政不公者敗,瀆職弄權者失。正因為聖人客觀公正、無私而為,所以無敗;無執瀆弄權,所以無失。在這裡,之所以“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其根本原因就是違反了“無為”這個自然界客觀規律的哲理核心——客觀公正、無私而為。為,為政。執,瀆職弄權。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要很好的解讀“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把原文上下文串起來就更好理解了。

第六十四章原文如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未;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定下。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讀到這裡,你是不是對“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已有所理解了呢?

老子在這句前整整用了三個排比句:“合抱之木,生於亳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來幫助我們理解。

由此,我們再來看一下荀子《勸學篇》中所寫的與老子思想觀點雷同的幾句:“積土成山;積水成淵;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這些都是在告訴我們要依照自然規律去辦事,向太陽一樣,多麼億萬年都是厭其煩的東昇西落的為世界萬物服務。也就是老子主張的無為、無執地樹立必勝的信心和堅強的毅力,耐心地一點一滴去完成。

而不是大多世人所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不惜犧牲自己的身體、大自然的環境等等,或使用各種套路、各種技巧而去達成,而事實是:大家有目共睹,這些有為的操作,都是不長久的。

也就是老子說的“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厚朴智心


這句話的意思是:主動妄為要失敗,強行把持一定會失去。所以聖人不妄為,所以不失敗,不強行把持所以不失去。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六十四章《無為無敗》。《無為無敗》內容如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歸谷讀書


要真正理解這句話,還應該從老子所認為的“為”到底是什麼意思開始。

老子主張“無為而治”,這個“為”字真的是什麼也不做的意思嗎?

老子推崇的德是這樣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老子認為的聖人是這樣的: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兩句話中都有“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這裡的“為”有幫助、扶持、經營之意,表明其實是出了力的,但不自恃功勞,彷彿什麼也沒做一般。老子認為這就是“德”。聖人自然是有德的,所以即使成就了事物也不居功自傲,正因為如此,即使有人嫉妒想詆譭、剝奪他的功勞,但聖人本身就沒說自己有功勞,因此無從去詆譭和剝奪啊。

既然是出力的,有為的,那麼再來看“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行不言之教好理解,不誇誇其談,以實際行動啟發大家。處無為之事呢?實際就是大家看不出來聖人做了什麼,但事成了,看似無為實則有為。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順應了“道”。

所以,無為而治的“為”其實是順應了“道”的“為”。我認為第一階段是不做違法亂紀的事,第二階段是不做超出自身能力的事,第三階段就是不做不符合規律的事,第四階段厲害了,聖人一樣不做沒有德的事。所以無為,所以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弄清了這個道理,回頭再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原文前後連貫的詞是: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積小成大、積少成多,這顯然是規律,這裡的“為”,其實就是違背規律強行所為,這當然是不可行要失敗的,這裡的“執”其實就是過分看中成績自以為是,這顯然是不能長久會失去的。這兩種表現顯然是沒有達到聖人的境界,所以聖人一方面不做這種違背規律的事因而不會失敗,另一方面不居功自然也不會失去這種居功的榮耀。

舉兩個例子說明:一、拔苗助長。為了讓苗長得快,強行拔出一截,違背生長規律了,自然苗死了。這是為者敗之。二、得奧運冠軍了不起吧,四處炫耀不再刻苦訓練,自然會丟掉冠軍頭銜。

這就是我的理解,供參考!


滄海一粟了無痕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意思是有為者必敗,執著者必失。對於這句話的解讀,我這樣理解,如果從來都沒做過,也就是沒有為過,那就談何失敗呢,如果從來沒執著過擁有,又談何失去呢,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執與失,就像有和無一樣,是分不開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事物永遠是對立而統一而又互補的。修養到了極高,達到無為狀態。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循著事物本身的規律而進行,不可太執著於,拘泥於某些的利益而干預事物本身的發展。


對於我的說法舉一個生活中最簡單的例子,我們用筷子吃飯,飯吃完了,我們是否會去計較動了多少下筷子?然後因為今天比昨天少動了兩下而感到苦惱?在正常人的世界中,應該不會,因為吃飯的時候動筷子是非常自然的動作,不用惦記著我吃一頓飯必須動幾下筷子,消耗我本身多少能量,這對於吃飯來說,就是無為的狀態,我就只吃飯,飯得一口口吃,飽了就吃完了,就這麼簡單,你注意到他了,開始執著於他了就變成了有為,於是就有了得失有了成敗。

任何事總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無,比如權勢,我們在意他的時候,就會害怕失去,這件事情就會影響自己,和吃飯動筷子一個道理,當我們在意這件事的時候,已經就不是無為的狀態了。再舉一個例子,一個人本性熱情,那麼待人接物之時就會自然的表現出讓人如沐春風的感覺,對於這點這就是無為,如果他本性並非如此,只是用一些技巧與手段,讓別人感受到熱情,這就是有為,那這個熱情很難長久,日久了就會被發現。這就是為者敗之。


無為是一種境界,很高的境界,為者,執者,是一種做法,而敗之,失之是對應的一種結果。


陶陶陪你研究事兒


這句話出自《老子·德經·第六十四章》。翻譯下來:有所作為的人會遭遇失敗,而執著的人會有損失。聯繫後兩句理解分析(不能單憑這兩句得出結論的),即是“無為”。但,人活在世上,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作為平常人,有所作為難免會經歷失敗,失敗也是相對的,並非必然,而執著的人,也不完全有損失,得失之間懂得取捨就行。


果凍和辣條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道家思想的創始人老子結合各種典藏書籍,著寫了《道德經》五千言。

老子學說對中國哲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後來的唯物.唯心兩派都從不同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

《道德經》五千言文約義豐,博大精深,涉及面很廣,政治經濟.教育.軍事等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不僅僅是哲學方面,還包含了美學.歷史文學.宇宙學.人體科學……但總體還是“道家哲學思想。

“為之敗之,執者失之”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這一章講的是怎麼從細小處著手防患於未然,任何事物在剛露徵兆就開始做好未雨綢繆,開始時,就比較容易控制,當事物還在萌芽狀態時,就及時化解掉,不要等到事惜發展大了沒有辦法收拾。

不過,這一切都要順其自然,不能勉強處理,“為之敗之,執者失之”,勉強作為反而會激化予盾,容易把事情辦壞,該放手時就要放手,把執不放反而會失去事情的公正。所以,過去聖人在處理事情時,順應自然發展規律,不去強加干涉,在事情的不同階段做適當的方式方法,這樣就不會失敗,不偏不倚,公平公正,不去執著於事情的本身,這樣就不會失去處理事情的最初之心。


鄉下老果


要想治理天下而又主觀去施為的,我看他根本達不到目的。[贊]天下是大自然神奇造化之物,是不能憑主觀意願施為而改變的。憑主觀意願施為的必定失敗,把持天下,把它據為己有的,也必定失去。[贊]世間之物有的前行,有的後隨,有的噓暖,有的吹寒,有的強壯,有的瘦弱,有的受益,有的失落。因此聖人要去除極端,去除奢侈,去除過度。

老子在這一章表述了他的一個重要觀點,即以緊緊抓著“物”不放的方式是不可能“ 得道”的。也就是說,宇宙的起源是一個特例:宇宙在其源起之前根本就沒有什麼“物”,所以抓住“物”也就找不到宇宙的始點。

老子認為“得道”的方法是首先在宇宙中找到一個確定的“點”,這就是“我”,即“我在”,一個確切的存在。其次是進一步認識到“我在”是一個過程,並因此類推出一切都是過程,宇宙整體也是一個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