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帶寬,應該如何計算與測量,與寬帶有何聯繫?

_記憶中窺見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帶寬在通信業裡一般有兩種意思,我們比較常見的是說一個網絡可以實現的最大的數據傳輸速度。

帶寬,在通信業裡的定義。

帶寬,第一種定義,是指的信號佔用的頻帶寬度,也稱為頻寬,單位是hz。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LTE,可以支持的帶寬包括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運營商部署LTE,支持的最大網速和使用的頻段的帶寬直接相關。比如現在電信和聯通使用FDD制式的1.8Ghz 和2.1Ghz,在2*20Mhz下(FDD制式需要上下行對等帶寬),理論上可以支持150Mbps的下載速度,而移動的TD-LTE使用了20Mhz的帶寬(上下行共用),只能支持100Mbps的下載速度。

現在電信的Band5只有2*5Mhz的帶寬,所以下載速度比較慢,實際體驗最大也只能到30Mbps左右。

帶寬,第二種定義,是指單位時間內,某個網絡可以承載的最大的數據量。比如百兆以太網,只能支持100Mbps的數據傳輸速度。

帶寬有分為上行帶寬和下行帶寬,一些技術的上下行帶寬並不對等。

上下行是以某個參照物為基準的。比如我們的寬帶,下行指的是從互聯網的服務器到用戶的數據傳輸,也被稱為下載。而上行則是指的數據從用戶到互聯網服務器的傳輸,也稱為上傳。

家庭寬帶的標準。

現在通信業裡對家庭寬帶的上下行的帶寬由一個規定,但是這個屬於YD/T標準,也就是一個推薦執行的標準,也不是強制執行的國家標準(GB)。

就是這個:

這個標準裡寫明瞭寬帶的上下行帶寬的測試點:

按照標準要求,家庭寬帶的測速點是從光貓到運營商的寬帶接入點之間。

標準裡定義了不同簽約帶寬的上下行速率要求:

按照這個要求,假設我們的簽約帶寬是100Mbps,那麼我們的下行簽約帶寬應該是100Mbps,而上行簽約帶寬不應該低於20Mbps。

這個標準從2019年1月1日正式執行。

家庭寬帶的測速。

家庭寬帶的測試,可以使用運營商指定的測試服務器,也可以使用一些第三方的測速服務器,比如speedtest,可以測試上行、下行速率,以及網絡的延時。

使用電腦或者是其他APP測試網速,需要注意單位,如果是bps,可以直接看,而如果單位是MB/s的話,結果要乘以8。

MB的B代表的是Bytes,1 Bytes=8 bit。

寬帶其實是一個約定的概念。

寬帶並不是有標準定義的詞語,寬帶其實就是和窄帶相對的,在不同的階段,寬帶代表的含義也不太一樣。當初Modem撥號只有56Kbps,而ADSL是512Kbps-8Mbps,所以ADSL就被稱為寬帶,而現在來看我們的普遍的帶寬都已經到100Mbps了,那些還使用ADSL的用戶無論如何也很難稱它們是寬帶了。

比如,在2015年1月7日,FCC(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就重新定義了寬帶,將寬帶的標準從原來的上行1Mbps/下行4Mbps提升到了上行3Mbps/下行25Mbps。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簡單的說來,寬帶好比一條馬路,帶寬則是這條馬路的寬度,網速則是在單位時間內容(標準單位為1秒)同時可以容納多少往來車輛。

目前來說,各大運營商都有自己的測速軟件,例如:中國移動和家親,中國聯通智慧沃家,中國電信智慧家庭等等,第三方軟件用的人比較多的是 Speedtest 目前來說都是比較準確的。

一般情況下,我們到營業廳辦理某個寬帶套餐會對應某個帶寬的寬帶,就拿我自己使用的聯通寬帶來說,600元/年,300Mbps帶寬(帶寬的單位為Mbps)。對應的下載速度就是:帶寬/8=下載速度/S,也就是300/8=37.5M/S,這裡的37.5M/S為標準值,一般會在這個值上下,但相差不大。

這裡要說明一點就是,為了方便計算,日常中我們可以使用帶寬/10=下載速度/S,來進行粗略的計算,也就300/10=30M/S,一般來說300Mbps的下載速度為30M/S以上為正常。

寫在最後

日常中我們使用的寬帶,帶寬越大,相應的網速就越快,下載速度也就越快,當然前提要求就是需要我們使用的路由器、交換機、網線等需要做相應的匹配,否則我們是體驗不到高度的網絡給我們帶來的暢快的娛樂體驗的。


我是科技領域創作者【子木予】,專注新媒體、科技領域的知識分享。喜歡我,記得關注、點贊、並且評論呦!


子木予


針對每一個問答都本著絕不大膽胡說,只管小心求證的態度,瘋評科技來解答您的提問。


帶寬指的是的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網絡鏈路的數據通信量,通常以bps為單位。而寬帶則是各種網絡業務的一種泛指。他們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也是可以通過計算和測量的。


什麼是帶寬?

帶寬用術語講就是指的在單位時間(通常是1秒)內通過鏈路的數據量(通常bit為單位),可以拿高速的車流量來對比,河水的流速這些來類比,都是一個流速類型的概念。

比如100M的帶寬,完整寫就是100Mbps,100×10³×10³ bits per second。這麼說估計也還是沒有一個概念,一個漢字,佔2個字節(byte),也就是 16bits,一個字母是8bits。這樣就能建立起一個大致的概念了。


  • 帶寬的上下行

我們平常口中所講的帶寬值一般指的是下行值,因為我們用得最多。實際上帶寬包含上行和下行,上行帶寬就是用戶發送出去的數據,下行就是用戶下載過來的數據。在互聯網中,用戶端一般是下行帶寬的主力,互聯網內容商像阿里,騰訊,字節跳動則主要是上行帶寬的主力。

在家庭寬帶中,上下行是不對稱的,比如100M的寬帶,下行是100M,上行一般在20M,這是正規運營商提供的,在不正規的第三方運營商提供的,上行帶寬會更小。

而在企業的專線中,上下行就是對稱的,100M就是指的上下行都是100M,當然價格也非常貴。


  • 帶寬的計算

帶寬的單位是bps,依次以10³ 進位,單位依次為Kbps,Mbps,Gbps,Tbps,Pbps。


  • 帶寬的測量

帶寬是可以測量的,簡單點的可以在網頁在線測試,專業一點的用軟件測試,一般在寬帶運營商的官方網站測試或用其提供的軟件客戶端測試為佳。

要想測試出準確的帶寬數值,測試前需要事先做如下圖中的準備工作:

在上圖中需要關閉的軟件會佔用帶寬,同一路由器下的其它設備也會佔用帶寬,需要斷開網絡連接,無線WiFi網絡不夠穩定,可能會與真實帶寬有差距。


  • 帶寬的應用

帶寬的大小決定在網絡應用中的體驗程度,像我們之前瞭解到了一個漢字的大小是16bits,那麼1M帶寬,可以瞬間訪問打開的文字數量是 1000000/16=62500個,所以凡是文本頁面,都幾乎不佔用什麼帶寬,網速很慢的時候,打開這樣的網頁很容易,但如果有了圖片,就不一樣了,圖片小的也是幾十K到幾百K,小視頻則是幾兆到幾十兆,他們是帶寬的要求就越來越大了。而我們的4K視頻則要求至少50M以上的帶寬才可能流暢觀看。

具體分類來講,傳輸文件,下載文件,在線視頻,軟件更新,遠程管理和辦公都對帶寬有一定的需求,越大越好;

而遊戲類,辦公的ERP,語音等應用則對帶寬要求不高。


  • 帶寬與速率的關係

帶寬用的單位是 bps, 速率用的單位則是B/s,注意兩者的單位區別,以及大小寫的b和B, 前面的小b 指的是 bit(位),後面的大b指的是Byte(字節),是不一樣的。兩者換算關係就是b/8=B,所以100Mbps帶寬,其最大速率是12.5MB/s。也就是說下載一個100M的文件,需要時間100/12.5=8s,8秒鐘的時間,當然這是理論上的,實際中可能會有損耗,會略大於8s。


  • 突發帶寬

在一般非專業網絡人士,應該是沒有聽說過這個概念,突發帶寬指的是短時間內帶寬值超過額定帶寬的情況。簡單描述就是100M的帶寬,這是運營商設定的額定帶寬,但可以設定一個150M的突發帶寬,就是允許你在某個短時間內達到150M的帶寬,但是不可持續長時間。

突發帶寬的意義是非常大的。比如我們平常用2M的帶寬就夠用了,但某些打開某些網頁或應用,2M帶寬基本打不開,一般就是網頁上圖片太多,或動畫太多,或其它加載的東西太多了,這時候如果設置了一個3M~5M的突發帶寬,那麼這樣的應用也是可以流暢訪問的。


  • 帶寬的監控

我們要想了解過去的時間段使用的帶寬情況,就必須對帶寬進行監控,對於家庭寬帶來說,一般很少有這個功能,但可能會有一些累計流量統計,以及實時速率,可以通過速率來進行折算,將速率乘以8就得到帶寬,在企業中或者運營商中都有專業的帶寬監控措施。

上圖就是帶寬的實時監控,入站就是下行帶寬,出站就是上行帶寬。


什麼是寬帶?

寬帶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我們一般就是將其當做網絡業務的一種泛稱。比如說家庭寬帶,企業寬帶,運營商寬帶。實際上並沒有說明具體指的是什麼。那如果說家庭寬帶20M/100M,就明白了是上行20M,下行100M的網絡服務。

帶寬與寬帶之間的聯繫

帶寬與寬帶之間的聯繫是什麼呢? 前者是指的流速,後者是泛指網絡業務的,很明顯,前者就是衡量後者業務的一個指標參數。帶寬越大,寬帶速度越快,同時寬帶價格也越高,是一個正比例關係。

比如說100M寬帶網絡指的就是一個網絡業務,它有100M的下行帶寬。



帶寬之所以難以理解,主要還是不同的人之間將單位混用,沒有理解清楚含義,特別是與網絡速率之間的關係沒理清,同時帶寬也衍生了一些其它概念,都是在複雜的網絡業務中用到的,帶寬也是衡量寬帶速度的一個指標,帶寬越大,寬帶速度越快。

瘋評科技


帶寬:是指在單位時間(一般指的是1秒鐘)內能傳輸的數據量。網絡和高速公路類似,帶寬越大,就類似高速公路的車道越多,其通行能力越強。網絡帶寬作為衡量網絡特徵的一個重要指標,日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它不僅是政府或單位制訂網絡通信發展策略的重要依據,也是互聯網用戶和單位選擇互聯網接入服務商的主要因素之一。所謂帶寬,是“頻帶寬度”的簡稱,原是通訊和電子技術中的一個術語,指通訊線路或設備所能傳送信號的範圍。而網絡中的帶寬是指在規定時間內從一端流到另一端的信息量,即數據傳輸率。帶寬對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有兩種基本的應用,帶寬均是指數字信號。

計算與測量:總的來說是你家拉的帶寬除以8就是你大概的下載速度了。如拉2M的寬帶除以8下載速度大概就是250KB/每秒。這個是理想值,有時候網速不好可能還沒這個速度。下面是一些具體情況:比特(bit):內存中最小的單位,二進制數序列中的一個0或一個1就是一比比特,②1 Byte=8bit(位)。③1KB=1024Byte(字節)④1 MB=1024KB。⑤1GB=1024MB。⑥TB、Tera byte:1TB=1024GB。1比特 = 一個二進制位,只有0和1兩種狀態1字節 = 8 比特1k字節 = 1024字節(字節英文為byte,注意與bit區分)1M字節= 1024k字節bps:位/每秒,通常對於串行總線設備使用bps為單位,如串口,USB口,以太網總線等。Bps:字節/每秒,通常對於並行總線設備使用Bps為單位,如並口,IDE硬盤等。網絡技術中的 10M 帶寬指的是以位計算, 就是 10M bit /秒 ,而下載時的速度看到的是 以 字節(Byte)計算的,所以 10M 帶寬換算成字節 理論上最快下載速度為: 1.25 M Byte/秒!在計算機/通訊行業中,計算數據傳送速度也使用十進制來衡量。在數據存儲容量計算中,一般採用二進制來衡量。1MB=1024K=1024*1024B。根據進制規定,傳送速度可以有兩種表示方法 bps 和 Bps,但是他們是有嚴格區別。Bps中的B使用的是二進制系統中的Byte字節 ,bps中的b是十進制系統中的位元。在我們常說的56K撥號,100M局域網都是bps計量,當用於軟件下載時,下載工具一般又以Bps計算,所以它們之間有8bit=1Byte的換算關係。那麼56Kbps撥號極限下載速度是56Kbps/8=7KBps,即每秒下載7K字節。在操作系統中,硬盤容量的單位GB、MB和KB之間進制是1024。而硬盤生產商,通常按照1GB=1000MB,1MB=1000KB來計算硬盤的容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