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觀賣血記》:苦難中讓人感動的溫情


第一次讀到的餘華的作品是名聲顯赫的《活著》。讀完之後,感慨頗多,小說真是太沉痛,太讓人壓抑了,壓抑得人透不過氣來,看完之後讓人感到一種活著的絕望,主人公福貴跌宕起伏的一生極為悲慘。《活著》的悲情,讓我對“活著”這件事本身有了更深的理解。主人公的堅強的心態實屬難得。再看了這本《許三觀賣血記》,看完之後,心裡真是長嘆了一口氣,雖然也是那樣苦難的生活,

可是卻處處都滲透著溫情

《許三觀賣血記》:苦難中讓人感動的溫情


在看這本小說時,不知怎的就突然想起了《麥琪的禮物》,在讀書的過程中,真的讓人“含淚的微笑”了,文中到處充滿了溫情,無論是許三觀一家,還是那個貧苦的村子裡的人,還是陌生的人之間……

l l 一個男人情願用犧牲自己的方法來拯救全家

許三觀是絲廠的一名送繭工,收入微薄的他看上了賣油條的許玉蘭。已到娶親年齡的他,無奈口袋乾癟,在鄰居阿方、根龍的引領下,從此走上了賣血之路,並且是一賣不可收拾。他的第一次賣血完全是趕潮流,在農村,賣血的人才是健康的人,才容易娶到媳婦。於是,他用這筆錢取了個媳婦,置辦了自己的家。日子過得悠哉,雖然不富裕,但是知足。

但是後來的每次賣血都是為了孩子們,為了這個家。

《許三觀賣血記》:苦難中讓人感動的溫情


在饑荒之時,三年自然災害,吃不飽飯了,一家人在吃了57天玉米粥之後,為了讓孩子們吃頓陽春麵,他去賣血;在一樂生病後,許三觀將賣血的錢都給了一樂,為了幫助二樂,許三觀去賣血,在一樂重病之後,許三觀在去上海的途中差點因為賣血而死去,一次次在生死邊緣徘徊,讓讀者在閱讀之時也情不自禁的為許三觀感到擔憂,而結局許三觀一家人安然無恙,著實讓人鬆了一口氣。

在小說裡,給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許三觀對待非親生的一樂的深厚的感情,雖然一樂不是他的親生兒子,但他對待一樂視如己出,在那個溫飽都成問題的時代,許三觀能有如此寬厚的胸懷,可以看出他有無限的溫情。在一樂打傷方鐵匠兒子闖禍賠不出錢來,家裡被搬空了,他賣血去贖回,保住這個家並無償扶養一樂,大樂得了肝炎要去上海治病,他一路賣血賣到上海,隔幾個就賣一次,賣得血壓驟降,賣得暈倒都還要賣,許三觀對一樂的愛能不讓人感動嗎?許三觀義無反顧地為了兒子一樂,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賣血。

《許三觀賣血記》:苦難中讓人感動的溫情


為了救一樂,許三觀共賣血7次,他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父親是如何用行動來詮釋這份深沉而偉大的愛。村裡人一直說大兒子不是許三觀親生的,妻子也承認出軌。但是,當大兒子負氣出走,他仍舊擔心,仍舊用賣血的錢給孩子買了一碗陽春麵。

大兒子的親爹出意外,江湖術士說要喊魂,許三觀原諒了他,讓大兒子前去喊魂。

當然不止是一樂,二兒子去插隊,在二樂隊長刁難許玉蘭時,他為了能讓二樂過得好一點,又跑到城裡去賣血,這樣做只是為了能夠在家中有好菜招待二樂隊長。

《許三觀賣血記》:苦難中讓人感動的溫情


所有的這些讓我看到:一個男人,當勤勞不足以撐起家裡突如其來的苦難時,他會選擇犧牲自己。所以作者給了他一個美好的結局:三個兒子都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妻子也始終陪伴在他身邊,自己到年老了身體依然壯實。

l 他覺得自己無法為家人承擔責任而傷感

許三觀先後賣血共11次,好在身體並無大恙。後來,幾個兒子先後成家並有了穩定的工作。當許三觀一家“不再有缺錢的時候”,他又突發奇想,想再賣一次血,重溫當年賣血的點滴回憶。可今時不同往日,加之不再年輕,已經無人要他的血了。“四十年來,每次家裡遇到災禍,許三觀都是靠賣血度過難關,以後他的血沒人要了,家裡再有災禍怎麼辦?想到此處,許三觀開始哭”。

這時候的許三觀卻哭了,因為年老他的血賣不出去了,如果家裡再遇到什麼災禍他覺得自己將無能為力了。我也跟著許三觀一起哭了,其實這時候孩子們已經長大了,該是他們承擔責任的時候了。

在許玉蘭被當做妓女批判的日子裡,許三觀和三個兒子為了能讓許玉蘭吃點好的,看到許三觀給被批鬥的許玉蘭送飯時,為許玉蘭特地做了燒肉,而且是瞞著孩子們做的,把肉埋在飯的下面,真的覺得是愛意滿滿,被感動得想哭。

《許三觀賣血記》:苦難中讓人感動的溫情


一個人的能力固然有限,但只要奮不顧身地為家人、為生活去打拼,總會發光、發熱,最終有所成就。而當你的能力已經不為所用,毫無價值並無計可施時,才是內心之陣痛。

許三觀不害怕賣血給他身體帶來的傷害,甚至是死亡,他怕的是他再也無法為了家庭、為了親人而付出,要知道這可是他作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所身肩的責任啊。

當三觀最後再次來到勝利飯店,點上二兩黃酒、一盤炒豬肝,回憶他之前賣血的種種經歷時,黃酒也好,炒豬肝也罷,已全然無味,頓時覺得傷感起來。

l 人世間處處充滿了溫情

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溫情,人與之間都是那樣的單純質樸,許玉蘭和何小勇夫妻之間可以說是仇人了,許玉蘭為此受了許多屈辱,許玉蘭還經常與何小勇的女人極盡一切髒話對罵,可是當何小勇被算命先生說要一樂去爬到屋頂上為何小勇叫魂時,許玉蘭還是勸許三觀同意,給一樂做思想工作。

再說說其他人,一樂曾把方鐵匠的兒子砍得頭流血,可是當一樂得了肝炎要錢時,方鐵匠還是借了錢,還有連許玉蘭的仇人何小勇的女人和他的兩個女兒也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拿出來了,還有村子裡其他所有的人,而他們每個人連自己都吃不飽啊。

《許三觀賣血記》:苦難中讓人感動的溫情


在許三觀去賣血的路上也遇到了許多好心人,他們的溫情像太陽光一樣溫暖了許三觀,一群看到許三觀大冬天喝河水的人,他們把許三觀請到自己家裡去,燒茶給他喝,給他鹽,還有來喜和來順兄弟兩個對許三觀的幫助和熱心。

所以說《許三觀賣血記》是一部溫情之作,它通過描寫小人物的成長經歷,將生活中的真實故事,在許三觀一次次的賣血之中展現出來了,讓我們看到了那個年代為了自己家人,為了度過生活上的難關而展現的溫暖的人性,我看到了他們在艱苦環境下依然閃耀著感動的溫情。

柳輕煙:中學語文老師一枚,熱愛學生,熱愛文字,左手執粉筆,右手繪人間冷暖,在苟且的生活中不斷地尋找著詩和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