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允許我犯錯”

“請允許我犯錯”

我這個人基本很難去主動討厭一個人,每次都是別人殺到家門口說我討厭死你了,為了看起來不那麼蠢,只好也隨便討厭對方一下。

後來我慢慢知道,這不是脾氣好,是容錯率高,是凡事想原因,“她這麼可惡一定生活中遇到過更可惡的人吧”,於是便很難真的對誰生氣。

我知道這個觀點已經不再流行。如今要有話就說,有槽就吐,只要表現真我就是高尚的,哪怕這個真我本身並不美麗。心直口快很多時候其實是情商低、沒有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表現。但是我敢說,我自豪。

人都是有弱點的,承認一點,便少揹負一點。但現在很多人卻把它當做炫耀的資本。把“自我為中心”被當成“個人主義”,把“口無遮攔”當做“真性情”,把公眾號當做唯一的知識來源。所以“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旅行中的那些小差錯

歐洲回來後分享了我的旅行哲學,獨自一人無攻略21天歐洲自由行,我發現了教育的最好狀態。主要是好的方面,今天想說說那些看起來並不美好的一面還有我的處理方式,以及這些如何讓我變得容錯率更高,並更好的服務於我的教學。

沒做詳細攻略,會遇上很多驚喜,也會有些遺憾,比如:

沒看日期,趕上了馬蒂斯博物館的閉館日;

趕上臺風,遇上了京都國立美術館閉館;

當然還有坐錯車,走錯路,住宿被取消,遇上騙子等。

坐錯車走錯路是家常便飯,經常問兩三個人才能坐到正確的車。記得在柏林車站推著箱子繞了一個小時找不到車,問了2個工作人員說的還不一樣,解決辦法是打Uber;

最緊急的情況是有一次趕火車時手機卡突然沒網,找了幾家店都無法充值:卡是在法國買的,意大利全境沒有此運營商,出門在外全靠谷歌地圖的我,沒有網連車站都找不到,情急之下在歐最後2天又買了一個月的手機卡。

即使是這種緊急情況,心理也沒有慌,不斷告訴自己,最壞的結果就是沒有趕上火車,到了車站可以重新再買票,大不了佛羅倫薩再住一晚。沒什麼大不了,重要的是心態不能崩,不能責怪自己。

還有一次是趕了幾個小時的路,終於到達住處附近,老地鐵站沒有電梯,一個人提著23公斤的箱子上了幾十個臺階,喘著粗氣間看見晚上的古羅馬競技場,忽而吹來一陣風,身體極度疲憊下大腦也開始罷工。就在這時被2個意大利人熱情的拉著照相,大腦還沒恢復工作,就被照了像被要錢。明知被騙還是給了錢,出門在外,破財消災。

吃一點長一智,後來的種種騙術都被我第一時間識破。去意大利之前請自行百度“意大利防騙攻略”。

走錯路坐錯車會浪費時間,解決辦法就是在當地買通票,英文叫pass,跟ticket的區別是,ticket是一張票,只能從A地坐到B地,Pass叫通票,比如巴黎博物館3日通票,大多數博物館隨便進。

地鐵公交通票是我最愛買的,省去了買票的時間,也不用擔心坐錯站。

每個國家每個城市的pass有所不同,比如日本有JRpass,JR是日本最大的鐵路線,但是有的鐵路公司的線路比如metro就不能乘坐。

有的地方比如巴黎,一個周票pass就所有地鐵隨便坐,簡直太方便,但是周票是從每個週一算起,就是說如果你本週四買了票,這個周票也只能用到本週日。

有的通票比如羅馬,地鐵公交都隨便坐,還包含一兩個博物館的免票,慕尼黑是地鐵通票去博物館可以打折。

德國全境地鐵沒有出閘口,買票全靠自覺。

有的國家車票必須提前買,有的可以上了公交車再買。

……

總之每個國家每個城市都不太一樣。旅行中最大的挑戰就是到了當地迅速學習當地交通系統並找到最優解。小城市比較方便,比如佛羅倫薩,住在中心,離聖母百花大教堂和中央車站都是幾步路。

但是大城市比較麻煩,如果你是坐飛機到當地,要先從機場坐地鐵到中央車站,中央車站一般非常大,各種換乘就要好久。然後再到你換乘到酒店附近的車站。住宿一般可以訂在景點附近,幾步路就可以走到的那種,如果當地景點不是很集中,就訂在車站附近,去哪坐車都方便。

以上是我個人的心得,當然這一切谷歌地圖都可以解決。

有時候谷歌地圖也會出小差錯。

可是對這個最忠誠的旅途夥伴又怎麼能責怪它呢?

畢竟我也在不停的犯錯呀!

請允許我犯錯。

我們生活在一個容錯率越來越低的大環境下,按說資源已經沒有上一代匱乏,可是大家卻越來越焦慮。

當我們對孩子說:“說了一遍你怎麼還不聽呢?”的時候,你確定自己的錯真的只會犯一次?

珍惜每一次犯錯的機會。

旅行教會我的,除了迅速學習的能力,更快適應不同文化的能力,還有更大的容錯率,這點對於一個老師來說,尤為重要。

因為我知道這一課太重要了,而我成長的那個年代,也缺失這一課。

我曾帶母親出國遊的一次,由於走錯路而受到她的不滿和我自己內心的責備。我知道,她不允許我犯錯。

就像小時候那樣。

因為不敢犯錯,所以不敢嘗試,所以封閉自我,所以機會更少。

讓學生安全的犯錯

我們可以給學生們一個安全的環境犯錯,錯了及時引導而非批評,給他們留充足的時間,不去judge,多講事實少做評價。然後耐心等待他們的成長。

我發現最早我提到日本,臺灣這些地方,孩子滿懷著憤怒的情緒,我看到仇恨教育在下一代身上被激發的時候,是相當難過的。如果這時我跳出來說,“這是不對的”,只會有反效果。

只能慢慢引導,比如分享我讀過的書,出國的見聞,認識的各國友人等…當昨天課上分享下面這張照片的時候,他們只是把他當做我的一個朋友,一個英語母語者,只是跟我們長得有些不一樣。就像五個指頭伸出來不一樣長,但是各有各的功能,誰也不比誰好,誰也不比誰差。


“請允許我犯錯”


這是他們不易察覺的一個進步,我同樣沒有作出評價,只是作為一個引導者和記錄者,默默為他們祝福。

教育需要留白。請給孩子們時間,允許孩子們犯錯,並溫柔的對待那些錯誤和每一次微小的改變。

畢竟年輕時多摔坑,老了才不會骨質疏鬆。


正文部分完結,下面是逐漸整理出的部分照片:


“請允許我犯錯”

柏林牆一角



“請允許我犯錯”

@巴黎奧賽博物館



“請允許我犯錯”

@蘇黎世美術館 梵高不同時期的自畫像就好像他的自我診斷



“請允許我犯錯”


“請允許我犯錯”

莫奈不同時間不同角度的草垛



“請允許我犯錯”



“請允許我犯錯”

普魯斯特畫像



“請允許我犯錯”

佛羅倫薩街頭作畫的藝術家



“請允許我犯錯”

佛羅倫薩沒有一座新式建築



“請允許我犯錯”

聖母百花大教堂在夜晚沒有燈具裝飾,依舊氣質非凡



“請允許我犯錯”


相關鏈接

旅行中的意外驚喜 | 三刷日本京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