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與義務》:第二章——14. 大姐軼事

家族的命運史,家國的變遷史。

一位古稀老人,記載書寫的家園夢。

一個普通之家,承載記錄的故國情。

從湖北到平涼,他們是支援大西北的建設者。

《戀愛與義務》:第二章——14. 大姐軼事

第二章 夢從這裡開始

1、我的實習老師們

2、憶童年讀過的課文

3、社火

4、觀橋

5、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6、篆刻

7、撫琴

8、學醫

9、苗圃

10、望臺對弈

11、隴翠村

12、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13、特殊慶典

14、大姐軼事

15、記述我的四位弟弟

16、懷念人民的好書記劉文政

《戀愛與義務》:第二章——14. 大姐軼事

大姐軼事

大姐胡鍈貞,一九三五年十二月生於湖北省武漢市,從小隨父母親來平涼讀書上學,一九五三年畢業於平涼一中,“五三”屆初中生。後考入蘭州市衛校,專業學習結業後,又保送進修於蘭州醫學院。畢業後分配在甘肅省第一人民醫院工作,婦科專家。後調入省郵電醫院,曾為甘肅省第七屆人大代表。

一九九二年三月八日,因患白血病(血癌)醫治無效榭世,享年五十七歲,姐夫張同軒和大姐是同班同學,在甘肅省防疫站工作他們夫妻恩愛有加,膝下生有二男一女,均已成材,立業。

親愛的大姐長我兩歲。小時候我們姐妹倆人常在一起玩耍、上學讀書,親密無間,兩小無猜,行影不離。回憶起來哪是一段極為甜美的歲月。但是仔細算來,我同姐姐在一起相處的時光卻很短暫,只有十四年。他考入蘭州衛校後,直到畢業分配,再也沒有回到平涼家中。我倆性格有些差異,姐姐聰明、細心好學,生性要強好勝,卻體弱多病。媽媽常說,我從小就憨憨的,身體好,總愛一個人玩,從不緾著大人。大姐小時總是依戀著大人,常嚷著對媽媽說:“媽媽你愛我,媽媽我愛你,媽媽抱抱,媽媽我愛你”。看見爸爸回家時嚷著叫:“爸爸抱抱,爸爸抱抱,爸爸你愛我,爸爸我也愛你”。

大姐兒時,家裡有專職人照顧她。童年時,陪她玩耍的孩子叫梁夢前。夢前是紅軍走後留下的一位十二歲男孩,是爸爸的好友渝昌時託爸爸照料,留在我家避難的,同我們一起生活了一段日子。因此,也就成了我們家庭中的一員。渝昌時,是西醫大夫,渝叔叔是中共地下黨員,我只知道他的愛人姓陶,渝昌時和我父親有時一起上大街散發傳單。一次,他兩人被國民黨的特務盯上了,渝昌時與爸爸急忙分手,各自走進了自己回家的衚衕。渝昌時剛進家門順手將他帶的手槍插進大衣櫃的後背上,特務就進屋了。幸虧他們沒有搜到手槍。但渝叔叔還是被捕入獄了。後來,在國共抗戰合作時,適逢大赦釋放。出獄後,渝叔叔同我父親在武漢拍攝了一張四寸黑白照片,至今保存完好。這時,爸爸奉調令離武漢到西北大後方修建西蘭公路,與渝叔叔分手時,就把梁夢前大哥交給他帶走了。後來,三年內戰暴發,和渝叔叔失去了聯繫,直到一九六四年,大姐在省人民醫院工作時,因在醫學雜誌上學習了渝昌時大夫發明的“雞血療法”後,才得知他的訊息。姐姐哪時曾寫信給媽媽,告訴了渝昌時叔叔的地址。渝叔叔一九五零年是上海市衛生廳廳長,後調入上海某醫院(記不清了)院長兼黨委書記。姐姐讓媽媽抽空寫信同渝昌時叔叔聯繫。實為可惜,當時恰逢文革“混亂,媽媽雖 是寫了信,但未能聯繫上久別多年的渝叔叔。

一九五三年,大姐考上蘭州衛校時,因父親去世後,時處家庭經濟十分困難,連上學的路費都難以籌措。姐姐胸中鬱悶。她不理媽媽,變得沉默寡言,就往媽媽床頭牆上用紙條寫下了這樣幾句話,“窮人天天在吵架,吵來吵去為了啥?考上學校無路費,錢!錢!錢!可恨的錢!”正在萬般艱難、無奈時刻,裴大夫知道了我大姐考上蘭州衛校無路費上學的事,就讓他的女兒裴正清託人一定叫我大姐到他家去一趟。裴大夫名“子風”、亦稱“得福”,西醫醫師,虔誠的基督徒,全家人信奉上帝。當時他是平涼地區醫院的內科主任。爸爸稱他為“子風”兄,他倆是好友。大姐去裴伯伯家後,裴伯伯給了她去蘭州上學的路費,還寫了一封信交給了大姐,讓她有困難時去找他的大兒子裴正義和他兒媳。裴正義是蘭州醫院的教授,他愛人在省衛生廳工作。大姐謝過裴伯伯後高興地回到了家中,對媽媽說:“路費有著落了,裴伯伯給了我去蘭州的路費。”媽媽聽到之後很高興,又給舅舅任西橋寫了一封信。任西橋舅舅,解放前就是中共地下黨員,曾在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工作。解放後曾任甘肅熱電管理局,勞資處處長。媽媽把大姐託付於蘭州舅舅家。因為大姐當時只有十五歲,媽媽實在放心不下她。

第二天早上,媽媽起得很早,做了一鍋洋芋面,為大姐送別。姐姐的同學辛翠英也考上了蘭州衛校,這時她在我們家大門口呼喚姐姐的名字,相約姐姐共同赴蘭州衛校報名就讀。媽媽笑著讓“英子”進屋吃碗飯,她說:“不用了,謝謝胡媽媽,我吃過了。”

姐姐吃完飯,帶著路費,裝好兩封書信。我們為她收拾好了簡單的行李。我和媽媽把她倆人送到了大門外,辛翠英喚來一個獨輪小推車,放上她倆人的行李說:“咱們走吧”,辛翠英一聲“走”字出口,姐姐便熱淚盈眶,臉上表現出對媽媽乃至這個家的無限留戀,她依依不捨,淚水朦朧的一步一回頭地望著媽媽和妹妹我........

因為有同學辛翠英在場,我們三人還是抑制了內心的情感,都沒有放聲大哭,只是默默地擦拭著自己的眼淚,我和媽媽望著姐姐與同學辛翠英遠走的背影,直到模糊不清,我和媽媽才回到家中。媽媽仍然擦拭著淚水。因為四個弟弟年紀太小了,還不懂事。媽媽沒有告訴他們姐姐要走的事,讓他們幾個好好的睡一覺,難得的一個禮拜天,別讓他們為姐姐的離別而傷心,唉!媽媽的內心承受著多麼大的壓力,她又揹負著多麼沉重的包袱啊!有多少辛酸往事浮上她的心頭,她是多麼堅強、慈愛的媽媽啊!

在我們家庭極度困難的時刻,幸好有爸爸的好友裴伯伯等友人無私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後來,裴伯伯對我們家的幫助越來越多,我們姐弟生病,都是他醫治,不但不收診費,而且還送給我們饅頭吃,有時還給我家接濟零用錢。另外,還有爸爸的好友馮健秋,馮叔叔當時在人民銀行工作,他是甘肅省分行的秘書。他常託人帶錢,寄錢,多次賙濟我們全家,還有牛葆祥叔叔,他也是爸爸的好友,他在甘肅省分行工作。牛叔叔,他是楊子恆將軍的女婿,解放後,楊子恆將軍曾任甘肅省交通廳副廳長,他的夫人完顏芬芳,曾是小學教師,虔誠的基督徒,她是媽媽的同事、好朋友,知情人。牛叔叔也曾託人帶錢或寄錢幫助我們家庭渡過難關。

今天,我在這裡記述這些往事的心情,心潮難以平靜。上述先輩們以博大的情意,用無私的愛心幫助媽媽和我們這個家,一步步地走出了困境;這不僅是物質上的接濟,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支撐與關懷,都是純真的溫暖!我們姐弟對親朋好友們熱忱無私的關懷幫助之情,會誓世不忘,要以德回報。而今,痛惜的是,因年事已高的長者們都已榭世。留給我們的只是對長輩們的深情懷念!榮幸的是,而今尚有幾位高壽恩人健在,裴媽媽生活在貴州六盤水市女兒家中,享年九十九歲!楊媽媽生活在平涼北小巷老屋中。享年九十九歲,晚年還耳聰目明,思維清晰!牛媽媽(名楊佩琴)膝下八個女子,享年七十八歲!回顧仰望上述各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們,他們每位都是高風亮節,心胸開闊,目光遠大,待人平和,樂善好施的長者。我覺得,他們應該是上天降生於人世間的貴人!親愛的伯伯、叔叔、媽媽們,你們是多麼優秀的人,你們和我爸爸媽媽一樣,是帶著寬厚謙和,仁慈俠義之心來到人世間,以大愛無疆的境界,同情弱者,濟世扶困,讓身處困境的人看到希望,看到光明,足見長輩們的心靈是偉大的。你們幫助過無數需要幫助的人們。仁者愛人,你們是以仁義而得長壽。我們姐妹兄弟向你們敬禮鞠躬!感謝你們曾給予了我們偉大的愛!

大姐胡鍈貞,在省衛校就讀期間品學兼優。在省人民醫院工作時勤懇敬業,博得了單位全休職工和病患者的好評。那時,省衛生廳不時抽組醫務人員到基層檢查、協助工作,直到一九五七年,她曾隨同省衛生廳工作組來平涼檢查指導工作時,那年我已高中畢業,參加了工作,家中經濟狀況有所好轉,也搬了新家。這是我和大姐分別多年後的第一次見面。當時,我們倆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媽媽知道大姐身體弱,鼓勵她說:“好好學醫,一是懸壺濟世,二是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大姐微笑著答應,並點頭聆聽媽媽的教悔!

大姐胡鍈貞,幾十年在醫療工作崗位上,工作認真刻苦,受到省醫療界專家學者的好評,也深受患者的愛戴。而她最終因體弱積勞,五十七歲就駕鶴西去,離開了人世。

大姐的追悼會在蘭州醫學界舉辦的很隆重,參加弔唁的人很多。她的同志、同行和她的好多同學為她送了輓聯,從七樓垂到一樓,是省內著名書法家蘭老先生揮毫疾書的輓聯曰“巍巍南山醫德,滔滔黃河醫術”。這是對大姐胡鍈貞生平給予的很高總結和評價,作為省內一位知名婦科專家,大姐可以瞑目安息!

大姐“走”的那一天,是一九九二年三月八日,正好是“三八”婦女節,春光明眉,陽光燦爛。我想,這許是上帝眷顧、愛護她的恩光吧!

2014年10年4日

《戀愛與義務》:第二章——14. 大姐軼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