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聊城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聊城

聊城歷史悠久,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時期,聊城已是人群集聚。春秋時期,齊國在西部建立邊陲重鎮聊邑。秦行郡縣制,境域均屬東郡。漢承秦制,至武帝始設州,聊城屬兗州部東郡。東漢正式定州、郡、縣三級,聊城仍屬兗州部東郡。三國襲漢制,境域統屬魏地,聊城屬青州部平原郡。晉朝仍為州、郡、縣制,聊城屬冀州部平原郡。南北朝時期仍承晉制,後魏,聊城屬濟州部平原郡;北齊,聊城屬平原郡。隋初廢郡存州,後又廢州為郡,聊城屬魏州武陽郡。唐朝,州郡之上增設道,聊城屬河北道博州博平郡。宋初,廢道設路,路轄府、州,府、州轄縣,聊城屬河北東路博州博平郡。遼、金承宋制,分其所轄治的北方地區為19個路,聊城屬山東西路東平郡博州。元代,全國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行省下設路、州、縣,聊城屬東昌路總管府。明代,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布政司”),廢路存府、州,全國各地分統於15個布政司,亦稱15個省,聊城屬山東布政司東昌府。清代通稱為省,省下為府、縣,聊城隸屬山東省東昌府。自1840年鴉片戰爭至1911年的80年間,境域建置無大變化。民國時期曾屬濟西道、東臨道,後屬運東專署、冀魯豫行署第六專署。1949年8月,聊城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屬平原省。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聊城專署改屬山東省。1998年3月,聊城地區行政公署更名為聊城市人民政府,屬山東省。

北宋時期建立的聊城古城,坐落在聊城市區內東昌湖中間。城呈正方形,總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城牆始建於宋熙寧三年(1070年),初為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年),東昌平山衛指揮僉事陳鏞改築為磚城。城牆周長3.5公里,高11.7米,頂寬6.7米,基厚11.7米。內牆用三合土夯築,外牆用磚石砌壘。城設4門,上築門樓,外設甕城。南、東、西甕城為扭頭門,南門東向似鳳頭,東、西門南向似鳳翅,北門北向似鳳尾,故名“鳳凰城”。四城門樓皆重簷歇山,四角飛翹,東曰“春熙”,西曰“清遠”,南曰“正德”,北曰“宣武”。明萬曆七年(1579年),城牆上又建垛口2700餘個、敵樓27座;四城門樓更名,東曰“寅賓”,西曰“納日”,南曰“南薰”,北曰“鎖鑰”。各個城門均有水門、吊橋。城東北角、西北角原有“望嶽”、“綠雲”二樓。城高大堅固,易守難攻,大有高屋建瓴、睥睨四鄰之勢,又有“能陷不失的鳳凰城”之說。

古城區共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明、清時期,官府衙門集中在古城的西北部。光嶽樓高高矗立於古城中央。以光嶽樓為中心,向四面輻射,形成東西南北四條大街。四條大街向外延伸,依次有東、西、南、北四口,四門,四關。城區街道,經緯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盤方格網狀骨架。城區民居多為三合院、四合院,至今保留著白牆、灰瓦、坡屋頂的傳統建築風格。古城四周,由東昌湖環抱。古城以東,是運河城區,為明、清時期發展起來的商埠區。這一帶的街巷多佈列在運河兩岸,隨坡就勢,依河而建,大小街衢皆與運河相通,形成放射狀骨架。其街巷今仍沿用原來的名稱。如南順河街、北順河街、館驛街等;沿河民居多為前店後居、板門小院。古城隔東昌湖與聊城新區相望。從空中俯瞰,湖水像一幅巨大的緞帶環繞古城,古老的大運河似玉帶在古城區蜿蜒而過,鐵塔、光嶽樓、山陝會館如明珠閃爍於城中湖畔。

聊城在明、清時期曾為古運河沿線九大商埠之一,被譽為“漕輓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會”。明、清兩代東昌府得益於京杭大運河漕運而興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光嶽樓雄踞城中,是清朝康熙、乾隆皇帝多次駕臨的地方。

如今的古城,依然保持著原有的城市格局,四條經緯分明的古老街道向四處延伸,通過長長的拱橋與湖對岸連接,這在各地古城保護史上是一個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