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Rubin Museum of Art體驗測評藝術博物館變身現實棋盤遊戲



“歡迎你來到我的領域,我是畜生道的領主。你的今生是一隻動物。你想成為什麼?是一隻舉止傲慢、滿腹渴望的公雞?是一條吐著信子、充滿憤怒的蛇?還是一隻愚昧無知、躺在爛泥裡打滾的豬?”


“你可以做出你的選擇。即使他們不同,動物終歸是動物啊。終其一生都活在吃掉別人和被別人吃掉的恐懼裡。”


“那你呢——你正在恐懼什麼?”


如果你對自己目前的生活感到困惑,可能這就是你需要來參加的一次體驗。在一月二十七日,位於紐約曼哈頓的 Rubin Museum of Art(簡稱“RMA”)首次向公眾推出了主題為“The Game of Life(翻譯簡稱‘輪迴遊戲’)”的博物館沉浸式體驗項目。

紐約·Rubin Museum of Art體驗測評藝術博物館變身現實棋盤遊戲

圖片來源:Rubin Museum of Art


關於輪迴遊戲


輪迴遊戲以佛教的「生死之輪」為遊戲主題,由RMA的項目總監蒂姆·麥克亨利 (Tim McHenry)設計,將遊戲主題與博物館的建築特色相結合,使用負一層至五層的空間,在每一層向觀眾提供不同主題的體驗。


RMA 是一個以佛教、喜馬拉雅文化為主題的私立藝術博物館,館內有大量珍貴的古代藏傳佛教藝術藏品。博物館位於曼哈頓切爾西區域,建築共7層,由一個螺旋狀的樓梯從負一層至六層相連。(注:博物館六層展覽正在施工更新中,所以無法作為遊戲場地使用。)


在閉館時間後,博物館變身成為一個現實的棋盤遊戲、一個立體的輪迴世界。

紐約·Rubin Museum of Art體驗測評藝術博物館變身現實棋盤遊戲

圖片來源:Rubin Museum of Art


遊戲中的佛教理論


佛教中所提到的“貪、嗔、痴”,分別指“貪念”、“憤怒”、“愚痴”。這些皆由我們內心而生,是眾生的根本煩惱,也是眾生不斷處於輪迴之中、無法涅槃的原因。雞、蛇、豬三種動物分別代表貪、嗔、痴。它們首尾相連,表示貪嗔痴相伴相生的惡性循環。比如,你想要得到一件很喜歡的東西,這就是貪念;在你嚐盡千方百計仍然不能得到它時,你便心生怨恨,這就是嗔念。可以說嗔念是從貪念中延伸出來,而這兩者又都是源於痴念。


在佛教理論中,眾生在肉身終結之後,只有少數會通過佛教的修行超出輪迴、達成涅槃,大部分會進入新的輪迴、投生六道之中。六道可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三善道為天、半神(阿修羅)、人;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後文中會具體解釋每一道的寓意。


儘管六道有善惡之分,但本質上都是在承受折磨和痛苦。即使是生於最有福報的天道,也有著重新墜入三惡道的可能。這種循環的根本原因就是煩惱與業力(Karma)。


因此,「輪迴遊戲」將生死之輪與現代心理學相結合,通過遊戲體驗讓玩家體會到我們如何受困和消磨於生活中的事物,以及啟迪我們如何擺脫令人困擾的生活模式。RMA 開展此次輪迴遊戲活動的目的也是在於幫助體驗者如何與自身達成和解、找到內心的平靜。

紐約·Rubin Museum of Art體驗測評藝術博物館變身現實棋盤遊戲

圖片來源:Rubin Museum of Art


體驗測評


在一月二十七日晚,博物館於下午6點關閉。75名遊戲參與者陸續抵達博物館,在入口處隨機領取一張卡片。卡片的正面統一印有貪嗔痴三毒的圖案,背面分別印有六道的名字和對應圖案,玩家根據自己抽到的卡片被分成6組,將按照不同順序參加輪迴遊戲。

紐約·Rubin Museum of Art體驗測評藝術博物館變身現實棋盤遊戲

圖片來源:Rubin Museum of Art


所有玩家在晚上7點集合於博物館負一層劇場。由蒂姆向玩家介紹遊戲規則和流程,每個環節僅有10分鐘,時間將被嚴格把控,象徵著我們受困於時間。


接著,由資深心理治療師米勒斯·尼爾博士開展一個簡短的演講,從心理學的角度向大家解釋貪嗔痴所對應的心理狀態是什麼,它們如何造成了我們在生活中所面對的道德困境與心理障礙,以及如何通過此次遊戲的體驗來達成參與目標——更多地認識自我、達到更高層面的覺醒。


隨後,玩家會按照不同分組,從不同的地點開始自己的輪迴之旅。下文將按照樓層分佈,自下而上依次介紹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人道、半神道和天道的體驗內容。


第一層:地獄道

體驗主題:折磨

體驗地點:博物館負一層女洗手間


紐約·Rubin Museum of Art體驗測評藝術博物館變身現實棋盤遊戲

圖片來源:Rubin Museum of Art


我和隊伍一起來到博物館負一層的女洗手間,地獄道領主正在這裡等著我們。


“歡迎來到地獄,你和你的同伴將在這裡遭受無盡的折磨。”


所有玩家在領主的指引下圍成一個圈,每個人被要求按順序站在圈的中心開始唱一首歌。伴隨著洗手間隔間裡傳出的嬰兒哭泣聲和女人的尖叫,我漸漸開始受不了,無法繼續唱下去,於是隊伍裡另一個人走到我的位置,代替我開始唱另一首歌。如此週而復始,歌聲不能停止。大家在這無盡的循環中漸漸失去耐心……


一聲鑼響,將我們從中解救出來。終於可以離開地獄了,觀眾們已經無法再承受更多的折磨。


第二層:餓鬼道

體驗主題:成癮

體驗地點:博物館一層


紐約·Rubin Museum of Art體驗測評藝術博物館變身現實棋盤遊戲

圖片來源:Rubin Museum of Art


沿著螺旋狀的樓梯而上,我們來到博物館一層,這裡是餓鬼道。領主一臉微笑地迎接我們,面前的桌子上放著滿滿當當的巧克力冰激凌,我心想:“這裡真的是餓鬼道嗎?”


“我們來品嚐一些來自紐約最好的手工冰激凌店的美味吧。”說著她打開了一盒冰激凌,香甜的氣味四散開來。


“你們都想嚐嚐嗎?”大家紛紛點頭。


這時,她拿出十分迷你的木質勺子,舀出小拇指指甲蓋大小的冰激凌,遞給了我們。


“好吃嗎?足夠嗎?你們還想要更多嗎?”領主看出了我們渴求的眼神,她微笑著把冰激凌拿走,“但是沒有更多的食物了。”


領主接著講述了“風鹿和蜜草[1]”的故事,“你們面對生活中的誘惑,就像是痴迷於蜜草的風鹿,因為沉迷而失去自由。那麼,什麼是你的蜜草呢?”


第三層:畜生道

體驗主題:焦慮

體驗地點:博物館二層


紐約·Rubin Museum of Art體驗測評藝術博物館變身現實棋盤遊戲

圖片來源:Rubin Museum of Art


冰激凌在嘴中似乎還有餘味,我們便來到博物館二層。這裡是畜生道。我有點疑惑在這裡等待我們的會是什麼。只見畜生道的領主拿出了一疊卡片:“從中間選一張吧。”我半信半疑地拿起了一張卡片,翻了過來,背面只寫著一行字——“說服所有人放棄一種食物。”


領主抬起手,看了一眼手錶,說道:“好了,你們有30秒的時間來準備關於這個主題長達三分鐘的即時演講。計時開始。”什麼?三十秒的時間來準備一個三分鐘的演講?我有些慌亂地看著卡片上的題目,看見其他人的臉上也滿當當地寫著焦慮不安。


“時間到!”領主掃了一眼人群,最後定睛看著我,“那就你來發表演講吧。” 周圍的人都長出一口氣,而我握著自己的卡片有些不知所措。此時,領主說:“你要去另外的地方開始你的演講。”


他帶領著大家走到展廳的另一端,幽深的走廊盡頭擺放著一個講臺,所有人在原地等著我,我需要獨自穿過展廳站到講題上開始演講。我穿過陰暗的走廊,顫顫巍巍地站在講臺上,緊張與恐懼貫穿了我的身體,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我剛張口準備說話,領主卻粗暴地打斷了我,“你們沒有時間了!繼續這個遊戲吧。”


第四層:人道

體驗主題:不滿

體驗地點:博物館三層


紐約·Rubin Museum of Art體驗測評藝術博物館變身現實棋盤遊戲

圖片來源:Rubin Museum of Art


我擦了擦手心的汗,和隊伍一起沿著樓梯繼續往上層走。人道的領主正盤坐在地上等著我們,在她的背後一幅關於綠度母的唐卡。她緩緩開口對我們說道:“綠度母保護人們免於八種恐懼。看看這幅畫,有人害怕溺水、有人害怕火焰、有人害怕被獅子吃掉……而正因為我們的不滿足,我們才產生更多的恐懼。”


“那麼你所恐懼的是什麼?”領主讓我們兩兩一組,分散開來,告訴同伴到底什麼才是你最恐懼的存在。站在展廳的角落,大家對著身邊的陌生人傾吐了內心最恐懼的事物,彼此分享了各自的秘密。隨後領主敲響缽,召喚大家聚集在一起,盤坐在墊子上。我們合上雙眼,在領主的引導下開始了一次冥想。“我們需要害怕的只是恐懼本身。”


第五層:半神道(阿修羅道)

體驗主題:嫉妒

體驗地點:博物館四層


紐約·Rubin Museum of Art體驗測評藝術博物館變身現實棋盤遊戲

圖片來源:Rubin Museum of Art


冥想結束後,我們來到了半神道。半神道的領主十分熱情地歡迎我們的到來。他手中拿著一個籃子,裡面是一些裝滿寶石的玻璃瓶。“歡迎來到半神道,感謝你們的辛苦修行。在這裡每個人都可以得到裝滿了珍貴的寶石的玻璃瓶。這是對你們修行至此的獎賞。”說著,他把玻璃瓶發給了每個人,瓶子裡的寶石閃爍著美麗的光芒。


這時,領主把我們帶到一張桌子前,桌上擺著一些東西,但是它們上方蓋著一塊布,觀眾們並不知道那些東西都是什麼。“現在你們得到了一個新的機會,你可以用你手中的寶石來交換這桌上任意一件物品,但是你無法提前知道你交換的是什麼。請做出你的選擇。”我看著手中美麗的寶石,不知道是否需要冒這個風險來交換一些未知的東西。它們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差。

紐約·Rubin Museum of Art體驗測評藝術博物館變身現實棋盤遊戲

圖片來源:Rubin Museum of Art


有人已經做出了選擇,他們大膽地把寶石給回了領主,也有人和我一樣緊緊地把瓶子握在手裡,等待著其他人的命運揭曉的那一刻。


“喔,這是蒂凡尼的項鍊。太值得了!”


“什麼?一個兔子玩偶?”


“我不喜歡這個,我可以拿回我的寶石嗎?”


“你已經做出了選擇,任何人都沒有回頭的機會了。”領主繼續說道:“做了這筆交易的人,你們滿足於你們所得到的嗎?沒有做這筆交易的人,你感受到你內心產生的嫉妒或者不平嗎?”


第六層:神道(天道)

體驗主題:自私

體驗地點:博物館五層


紐約·Rubin Museum of Art體驗測評藝術博物館變身現實棋盤遊戲

圖片來源:Rubin Museum of Art


在經歷了這麼多苦難與折磨之後,我們終於來到了天道。


“從現在開始你是神,你可以開始享受純粹的快樂。這不是我們一路修行所追求的嗎?”天道的領主望著我們的眼睛提出了這個問題。


“作為神,你現在已經擁有了一切,你願意和別的人分享你所擁有的的東西嗎?” 大家不知道該如何作答,但是覺得慷慨地分享似乎也沒有問題,於是都點了點頭。


領主把我們帶到一面難民的照片牆前,“那麼,現在有一個什麼都沒有難民,你願意向他提供幫助嗎?只需要食物和住宿就可以。”有人慷慨地舉起了手。


領主又繼續說道:“如果是今晚呢?在這次活動結束之後,你就要帶著他回家呢?”有些人放下了手。


領主望向我們,接著問到:“你還願意嗎?”


我們在天道所做出的選擇,將會決定我們是進入新一輪的輪迴,還是達到涅槃,脫離輪迴苦海。

紐約·Rubin Museum of Art體驗測評藝術博物館變身現實棋盤遊戲

圖片來源:Rubin Museum of Art


在六道的體驗之外,所有隊伍都會在博物館四層的一比一還原的藏傳佛教佛堂內,與米勒斯博士展開關於我們的今生,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討論。米勒斯博士說,“人類常常煩惱為什麼我們會過著現在這樣的生活?或者焦慮我們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其實這一切早已有了答案——想要知道你的過去,看看你現在的處境;想要知道你的未來,看看你現在的行為。”


後記


在體驗完畢六個輪迴之後,觀眾們重新回到博物館的劇場,在米勒斯博士的帶領下集體回顧這次體驗。這場輪迴遊戲將博物館變成體驗式劇場,讓玩家在地獄道折磨,在餓鬼道直面你的慾望,在動物道面對未知的外在的恐懼,在人道探索自己內心的恐懼,在半神道與嫉妒交手,而在神道做出自私或無私的選擇。


那麼,在遊戲結束之後,你的生活會真的發生改變嗎?你需要做些什麼呢?這是在遊戲結束之後的回顧環節裡米勒斯博士和蒂姆希望玩家參與討論的重點。蒂姆表示,他希望玩家來參與的是一次有強烈情緒共鳴的體驗,這個體驗能夠觸碰到人們的內心,讓玩家在體驗結束後能留下深刻的記憶。

紐約·Rubin Museum of Art體驗測評藝術博物館變身現實棋盤遊戲

圖片來源:Rubin Museum of Art


“我來到RMA十五年了,每次看到展廳裡的藝術品,我都在思考一個問題——‘要怎麼走進一幅畫裡?’因此,我一直想要基於博物館的主題、建築和藝術品來設計一個沉浸式體驗遊戲。”談及遊戲設計的初衷,蒂姆說道。“它自始至終都是一個遊戲。只有通過制定遊戲規則,玩家才能在安全範圍裡去冒險、嘗試平時不能體會的經歷,並且所有的玩家在遊戲框架裡都是平等的。”


與劇場提供的體驗不同,作為非盈利文化機構的博物館在體驗設計中,有著來自環境、預算、員工等諸多方面的限制,也需要犧牲一些呈現效果。


由於博物館的場地規範和展品安全的要求,無法對體驗環境進行裝飾或改造,只能基於展廳情況設計臨時且對展品安全的活動和裝飾。比如餓鬼道中有食物品嚐的環節,只能安排在博物館一層大廳,其他的樓層為保護展品都禁止攜帶食物和飲品。


“限制有時反而會成為優勢,”蒂姆說,“當我們將有限的資源傾注在體驗本身,會使得體驗者、藝術品以及博物館環境本身的連接更加深刻。”

紐約·Rubin Museum of Art體驗測評藝術博物館變身現實棋盤遊戲

圖片來源:Rubin Museum of Art


此次活動的領主皆由藝術教育家或者長期服務於博物館的志願者講師扮演。相較於劇場體驗中由專業演員扮演的角色,藝術教育家和志願者講師相對缺乏表演經驗,無法制造更為深刻的互動體驗,但勝在他們對於博物館中展品和文化知識的瞭解,觀眾在體驗過程中可以向他們提出關於輪迴主題或者藝術品的問題。


“在遊戲設計中很難的一步是找到一個對佛教和心理學都有深入研究的學者來幫助我們.”蒂姆說。米勒斯博士的加入,為遊戲設計提供了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並在遊戲開始、中途和結束的不同階段為玩家以心理學的角度去解析此次體驗。


這是RMA第一次設計和開展此類的沉浸式體驗活動。蒂姆表示輪迴遊戲可以被繼續開發成不同類型的項目來滿足不同觀眾群體的需求,比如適合親子參與的家庭體驗項目,或時長更長來充分體驗某一個輪迴。“重要的是玩家可以在遊戲中體驗到生活的真諦,找到自我。這就是這個遊戲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