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美國第一大族裔並非英裔,是德裔讓美國稱霸世界

在親們的印象中,美國是英語國家,美國的英裔應該最多。但真相是否如此呢?事實上,據數據顯示,美國占人口比例最大的並不是英裔,而是德裔。在美國,德裔佔據了百分之十五到十八,排第二的是愛爾蘭人,佔百分之十,接下來是非裔美國人,佔百分之八點八。英國排在第四,只佔百分之八點七。美國的主體民族是美利堅民族,不過這個民族形成的時間比較晚,而且是名副其實的大雜燴,是個由移民構成的國家。

出乎意料,美國第一大族裔並非英裔,是德裔讓美國稱霸世界

美國原生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在當地生活了上萬年,他們是美國名副其實的主人。1620年,一艘名為“五月花”號的英國船到達了美洲,他們是第一批歐洲移民,是英國的清教徒。此前,英法荷等殖民者已經在北美進行有限的探險。隨後,英法荷等國家紛紛向美國擴張,歐洲移民也不斷向美國遷徙。

出乎意料,美國第一大族裔並非英裔,是德裔讓美國稱霸世界

17世紀中期,英國人打敗荷蘭人,在肥沃的美國東海岸建立了十三個殖民地,這就是著名的英屬北美殖民地。由於英屬北美殖民地地廣人稀,又遠離英國本土,所以成為英國清教徒的避難所,也成為很多英國無地的貧困農民和破產手工業者的樂園,他們大量移民到英屬北美殖民地,英國人是美國獨立前最主要的構成部分,佔到了當地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

儘管英國人向美國大量移民,但英國人口基數比較小,移民數量還是比較有限,當地仍然嚴重缺乏勞動力。為彌補勞動力的不足,英國人開始默許了其他歐洲國家向英屬殖民地移民。其中,人多地少的德國成為向美國移民的主要移民來源地。德國移民勤勞聰明,又擁有先進的農業和工業技術,很快成為了英屬殖民地主要的農業勞動人口和產業工人。

愛爾蘭是一個小島,歷史上多次被英國欺負,很多愛爾蘭人在老家被欺負得呆不下去,只好跑到美洲大陸碰運氣,尤其是19世紀中期,愛爾蘭爆發土豆瘟疫。愛爾蘭當時餓死了一百多萬人,農民沒有飯吃,只好逃到了美國。當時有二百萬人來到美國,佔美國的百分之十多,按比例,現在還下降了,原因很簡單,剛來國時,他們的平均壽命是比較低的。到美國後,他們地位低,工作環境惡劣,經常跟華工一起修鐵路。所以,這些美國愛爾蘭人的祖上都是很窮的。現在一個英國人要是知道一個美國人是愛爾蘭籍的,如果不客氣的話,往往會來一句:你們家是土豆瘟疫時來的美國吧。除此之外,還有蘇格蘭也是講英語的,還有一部分人,他們也講英語,但自我認同是美國人,這部分人其實大多也可以劃到大英國區,所以總的來說,英國人還是美國人的第一主體,只是自我認同分化了。

出乎意料,美國第一大族裔並非英裔,是德裔讓美國稱霸世界

後來在美國的西進運動中,德國人成為運動西進的主力,美國中西部地區大部分農場都是德國人建立的。19世紀中期,德國人向美國移民的數量達到了頂峰,有的地方整村整村的向美國遷徙。據估算,在18世紀有500萬德國人遷徙到了美國。如今德國人後裔已經高達6000萬,約佔美國的17%,是美國第一大族群。

出乎意料,美國第一大族裔並非英裔,是德裔讓美國稱霸世界

勤勞聰明的德國人很快在北美站穩了腳跟,人口持續增長,到美國建國前,德裔美國人已經佔到了美國人口的10%。19世紀中期,由於歐洲爆發了大規模的革命,德國國內局勢持續動盪,德國很多人生活無以為繼,所以懷揣著淘金夢的德國人源源不斷的湧到地廣人稀、自由開放的美國,有的地方整村整村的向美國搬。

出乎意料,美國第一大族裔並非英裔,是德裔讓美國稱霸世界

二戰時期,受到戰爭的影響以及政治宗教迫害,大量德國人遷徙到美國,比如愛因斯坦。二戰結束前,美國又派人跑到德國搶人才,大量德國精英被帶到美國,他們在美國的科學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事實上,德裔精英在美國一直非常活躍,也非常具有影響力,胡佛、尼克松、潘興、艾森豪威爾、尼米茲、比爾蓋茨等美國知名人物都是德裔。

出乎意料,美國第一大族裔並非英裔,是德裔讓美國稱霸世界

德裔美國人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分佈的範圍也非常廣泛。在美國眾多地區,德裔美國人都是當地的主要人口之一。即便是在遠離家鄉的北美大陸,德意志人熱愛開拓的特性仍然存在著。同時,由於德裔人口基數龐大,且綜合素質較高,所以湧現出的傑出人士也很多。歷史上的美國名人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德裔,抑或擁有德裔血統。三位美國總統是徳裔:赫伯特·胡佛(1929年-1933年在任)和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1953年-1961年在任)和唐納德·特朗普(2017~)。艾森豪威爾作為將軍,二戰中曾對德國作戰。

出乎意料,美國第一大族裔並非英裔,是德裔讓美國稱霸世界

按照常理來講,一個國家的主流語言文化應該由該國人數最多的族群所決定。美國的德裔居民數量最多,成就也非常卓越,但為何美國的主流語言仍是英語、主流文化仍是英式文化呢?第一個原因,美國的德裔人口地位不高第二個原因,美國的愛爾蘭裔也說英語。

出乎意料,美國第一大族裔並非英裔,是德裔讓美國稱霸世界

第三個原因,美國的德裔人口遷入時間較晚。因為他們工業革命就稍晚了點,英法全世界撈地盤時,他們還在內部重組,到了1860年,德國才算統一,所以沒搶到什麼地盤,殖民的人也少。

第四個原因,美國曾推行“去德國化”政策。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又都和美國是敵對國。

德國第一個移民美國的高峰是1846年到一戰期間,因為德國國內政治動盪,一大批德國人來到了美國,這些人中,有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總人數達六百多萬,可以說,美國成功成為一哥,接納大量德國移民也是原因之一。

第二大移民潮是二戰前後。二戰結束前,有一百多萬德國人因為戰爭等因素移民美國,二戰結束之後,美國更是接收了大量德國人。這些德國人對美國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等於美國把一個精華版本的德國給吸收了。沒有這兩批德國人,美國很難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出乎意料,美國第一大族裔並非英裔,是德裔讓美國稱霸世界

現在美國有五千萬自我認同為德裔的美國人,這個人數比英裔還高。

那美國為什麼不以德語為官方語言呢?

事實上,美國某些地方一開始還真是以英德兩種語言為官方語言的。像賓夕法尼亞州,以一戰之前,英語跟德國都是官方語言。

在1794年時,弗吉尼亞州奧古斯塔縣人一些德裔農場主們向美國眾議院遞交請願書,要求將英文法律文書翻譯成德文,以後的法律文書用德語、英語兩種語言一起書寫。 美國是以法立國,如果法律採用兩種語言,那這兩語言當然都是官方語言。

在眾議院投票時,提案以41對42一票之差被否決,而否決這個提案的恰恰是當時的眾議院議長、德裔美國人弗雷德裡克·米倫伯格。

這個德裔人為什麼不同意呢?

原來,他認為德國人要想盡快融入美國,應該放棄德語,使用英語。好在德語英語差不多,很容易轉化。

現在,美國已經很少看到說德語的德裔美國人,尤其是一戰後,因為美國跟德國交戰,美國國內的德語教育基本停掉。

所以德國人完全融入到美國社會,很多美國人不刻意提,完全不知道他是德裔,還是英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