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頭“神鵰俠侶”,玩音樂、秀芭蕾、一起逛菜市

賈錦江曾是西安音樂圈有名的音樂人,所編曲的電影獲“美國納什維爾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大米曾是成都知名雜誌媒體人,練習芭蕾舞十幾年。

兩人19歲結識,而後相忘26年,在各自的音樂和情感路上沉浮。終於,他們在成都街頭攜手。如果你在音樂之都的街頭散步,或許會偶遇他們的音樂組合“快樂的孩子愛歌唱”,沒準還能看到大米秀段芭蕾。

他倆是成都持證上崗的街頭藝人,又一段講不完的故事。

成都街頭“神鵰俠侶”,玩音樂、秀芭蕾、一起逛菜市

街頭音樂,他們是琴瑟和鳴的搭檔

5月底的一天,恰逢週末,連綿的陰雨天終於放了晴,在成都來福士的皂角樹下,老賈彈起了他剛寫的吉他曲《五月》。曲子記錄了他去年5月從西安來成都的心情。

他來成都,是為了大米。那時大米正拉著一個小男孩的手在跳舞。聽到《五月》,她臉上止不住的笑。一曲結束,她問老賈“給孩子的新曲子什麼時候寫好呢?”

老賈笑著緩緩說,“就好了,就好了。這東西要慢慢來,慢慢來。”

成都街頭“神鵰俠侶”,玩音樂、秀芭蕾、一起逛菜市

大米和老賈

每當見到大米“責問”老賈,同組合的女聲思斯和祖宜就笑著退後去準備樂器。下一個節目剛剛好是《快樂的孩子愛歌唱》,三個和聲與一把吉他搭配起來,跳舞的孩子更多了。老賈會在彈琴的時候時不時看大米一眼,然後忽然發出一個“f”音階的哼唱來,提醒大米又把和聲唱錯了,大米有時會朝著老賈吐舌頭。老賈說大米的聲音,很輕盈,像孩子的聲音,26年都沒有變過。

成都街頭“神鵰俠侶”,玩音樂、秀芭蕾、一起逛菜市

“快樂的孩子愛歌唱”成員:莊祖宜、老賈、思斯、大米(從左至右)

每個週末,老賈和大米都會一起來到街頭,成為音樂之都成都街頭藝術家中的一員,他們的表演大多以老歌和兒歌為主,但編配十分精良,和絃和和聲頗具國際範,但又簡簡單單。

從今年5月份開始表演到現在,他們已經積累了不少粉絲。不少歌迷聽他們的歌,哪怕是歡快的老歌,也會落淚。有些人覺得聽他們的歌,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有些人聽到的是淡淡的傷感。

成都街頭“神鵰俠侶”,玩音樂、秀芭蕾、一起逛菜市

“快樂的孩子愛歌唱”在表演中

老賈說,他雖然沒有過孩子,但是與大米和她的兩個孩子相處,讓他感覺很安心,他因此愛上了街頭表演,愛上了兒歌。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大米和他一起玩。

菜市場和廚房,他們是相遇以沫的夫妻

這些音樂的編配和彩排,都源於老賈和大米的住處。他們的兩居室是老賈上課的教室,是大米和老賈創作的工作室,也是他們的家。

成都街頭“神鵰俠侶”,玩音樂、秀芭蕾、一起逛菜市

音樂上,老賈確實是主心骨,但生活上,大米就是絕對的主場。不過,大米的家務,都要老賈陪著一起來完成。

每天早上六點半,老賈叫大米起床,兩個人一起送小兒子去上學。回來路上,兩人牽手一起去買菜。菜市場裡,大米永遠是走來走去和小販們講價和挑選的那一個,老賈的工作是負責拎包。大米會對老賈說,“這兩天蘿蔔又貴了,這家的肉雖然貴,但是吃起來新鮮。”

回到家裡,老賈鼓搗自己的音樂,有些旋律,就是在菜市場裡想到的。最近,他在編配的是組合的一首兒歌。上午是老賈全身心創作的時候,大米會拿著電腦躲到另一個房間去安安靜靜寫工作室或者組合的公眾號,然後耐心挑選兩個人接下來要看的電影。一份名為“兩個人的電影”的文檔記錄了兩個人看過的20多部文藝片。這些電影的名字後面,她還用一段話,記錄了兩個人對於電影的看法,有時候是爭論。

成都街頭“神鵰俠侶”,玩音樂、秀芭蕾、一起逛菜市

工作中的老賈

接近午飯的時候,大米會喊老賈給他彈吉他——大米炒菜的時候,吉他伴奏變得很弗朗明戈,燒湯的時候,吉他又變得溫暖柔和。有時候,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老賈會放下吉他去廚房幫忙洗菜和切菜。大米看到老賈進來,會說,“怎麼不繼續彈了,剛才那個旋律我聽得好入迷,祖宜教給我的配方,我差點弄亂了程序。”

成都街頭“神鵰俠侶”,玩音樂、秀芭蕾、一起逛菜市

兩個人一起做菜

但老賈的伴奏都是即興的,你讓他再找回去,卻怎麼也不是那個味了。大米說,老賈的音樂讓她明白,人要活在當下。

午後是老賈給學生上課的時間。每次上課前,大米都會拿起她整理成冊的“賈氏教學方案”,給老賈做助教。傍晚五點,兩個人一起去接孩子放學。大米做飯,老賈陪孩子做作業。孩子很喜歡老賈,有時候叫“賈叔叔”,有時候叫“賈爸爸”,有時候也學著大米叫“三哥”。老賈統統不介意,倒是最在意,孩子通過自己編的歌,又記下了多少單詞。

成都街頭“神鵰俠侶”,玩音樂、秀芭蕾、一起逛菜市

“賈氏教學方案”

2017年,老賈和大米結婚,在這之前,老賈不參加聚會,現在他很喜歡,因為大米不強迫老賈交談。大米負責說話,老賈只負責彈琴,朋友都說,和他們交談,一個說話,一個就配音樂,彷彿一個自帶BGM的深夜電臺欄目。

成都文藝圈人士熊燕特別喜歡他們,幫他們撮合,兩個人和電臺主持人思斯,美食人類學家祖宜組成了“快樂的孩子愛歌唱”。

成都街頭“神鵰俠侶”,玩音樂、秀芭蕾、一起逛菜市

在排練的“快樂的孩子愛歌唱”

組合是合唱形式,講究的是和諧。但兩個人也有分歧,除了對電影的看法,還有對於音樂的思維,大米從傳播的角度,總是在問老賈的作品催進度,而老賈又偏偏是一個在音樂上喜歡慢工出細活的人。

不過,老賈說,這次他甘心被催,因為他已經等待了26年。

闊別26載,因緣散聚緣分終到

26年前,重慶長江三峽邊的縣城奉節,大米和老賈因為復讀結識,那年兩個人都只有19歲。

1990年夏天,他們兩人和其他幾名同學經常會跑到三峽邊上去。老賈平時沉默寡言,拿起吉他後每次都領大家做猜歌遊戲,百發百中的歌曲是《閃亮的日子》。大米成績並不太好,主動請老賈給他補習功課,重慶妹子的火辣性格暴漏無疑,“你說咋個做嘛!我都聽不懂!”老賈只是笑笑,“我再給你講一遍,不懂,再來一遍。”

成都街頭“神鵰俠侶”,玩音樂、秀芭蕾、一起逛菜市

曾經留有一頭長髮的老賈

高考結束,大米留在重慶讀大學,老賈去了安徽,兩人維持了兩年的通信,來來回回十幾封,之後漸漸沒了聯繫。一別是就是26年。

26年裡,老賈經歷了從默默無聞、吃喝發愁到獲得國際獎項,居住地從蘭州到西安,長髮長了又短,短了又長。他組過一個室內樂團,還培養了很多音樂人,可由於不善交際,除了在音樂圈,外界對他的認知幾乎是零,很多朋友說,老賈就是掃地僧。

成都街頭“神鵰俠侶”,玩音樂、秀芭蕾、一起逛菜市

大米這26年也過得跌跌宕宕,經歷了兩段婚姻,有了兩個可愛的兒子,經歷過婚姻的甜蜜和快樂,也經歷過渾渾噩噩的失落甚至絕望。她在兩段婚姻當中不斷尋找自我、丟棄自我……

2016年,陷入人生低谷的大米又和老賈相遇了。

“當年畢業的時候,我唱《紅河谷》的時候哭了,一邊頭也不回地走,一邊哭。不過夜色漸濃,沒有人看到。”


成都街頭“神鵰俠侶”,玩音樂、秀芭蕾、一起逛菜市

老賈的姐姐告訴大米,“你這性格,就像楊過,你終於幫我把他從古墓裡帶出來了。”

大米想起這句話,就要笑。是喜歡花花世界的楊過?還是丟失了手臂的楊過?她猛然想到,自己彷彿一年多都沒出國散心了,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但現在,她就愛在家裡和老賈待著。

在過去沒三個月就要出國去透透氣的大米感嘆於自己現在的變化,她在過去的兩段婚姻裡不斷尋找著人生的答案——芭蕾舞、女性的獨立與自我、對愛情的態度、順從、抗爭。現在,她已經不再考慮這些問題的時候,問題早已解決了。

而同樣在這些年等待答案的還有老賈。他說音樂和當年他給大米的信一樣,走著走著,就彷彿沒了回覆。26年前,他在信裡除了說自己有了一個樂隊,還隱隱約約和她表白過。前些天一個偶然,老賈發現大米留著所有的信,特別是和她表白的,上面有一塊鋼筆漬那一封。

那一刻,他覺得一切早有回應。

成都街頭“神鵰俠侶”,玩音樂、秀芭蕾、一起逛菜市

大米和老賈來來回回十幾封的書信

在單獨的採訪中,他們覺得找到了生活最合適的答案。雖然又說不出到底是為什麼,從哪裡來,又要往哪裡去。腦海裡只能浮現出這些年各自的浮塵,和現在的日子。

願執著的音樂人如願以償,願有情的真心人終成眷屬。

KE《一街又一街》專欄

成都街頭“神鵰俠侶”,玩音樂、秀芭蕾、一起逛菜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