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支付被第三方誒貴挪用資金 或存2.4億空缺

停牌9個月後,中新控股(8207.HK)終於披露對於旗下子公司先鋒支付存在違規行為的調查結果。

去年7月8日,監管部門要求先鋒支付就其業務運營有關若干重大不合規事項採取嚴厲的補救措施,彼時起先鋒支付停止運營。先鋒支付母公司中新控股公告停牌,並在公告中稱,期待之後發佈先鋒支付有關不合規詳情的公告。

時隔9個月之後,4月8日,中新控股發佈《有關暫停買賣之進展之季度最新資料及內部調查小組之主要調查發現》公告,並將繼續停牌。其中表示,先鋒支付存在“重大不合規事項”,與“第三方”在未獲授權情況下挪用先鋒支付信託基金中的資金有關,但並未具體指出“第三方”究竟是誰、涉金額是多少。

公告稱,自2019年7月起,先鋒支付一直進行了數次實地考察及盡職調查,以跟進檢查進度,評估不合規事項對本公司的業務運作及財務狀況之影響,並確認該挪用資金,並協助政府機構就不合規事項進行背景及事實檢查。

此外,在調查中,發現先鋒支付其中一名客戶之相關管理高層(其為本集團的第三方),在未獲授權之情況下不恰當地更改了該客戶於先鋒支付中的信用額度,並因此從先鋒支付的信託基金中挪用資金,目前,該第三方承認該挪用資金,但沒有證據顯示本集團任何董事或高級管理層涉及該挪用資金或因此獲益。

對此,中新控股表示:本集團可採取之補救措施包括填補該挪用資金,直至滿足中國政府部門要求,儘管本集團未有任何董事或高級管理層參與其中,但不合規事項確實反映本公司對子公司營運之內部管理不足,尤其忽視其適當的管治及內部控股。

先鋒支付被第三方誒貴挪用資金 或存2.4億空缺

此前,據財新報道稱,先鋒支付主要涉及資金挪用問題,挪用銀行T+0資金未還,存在2.4億元空缺。

4月7日晚間,根據中新控股披露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2019年前三季度,中新控股營收為14.89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24%;前三季度虧損高達6.05億元,同比大幅轉虧,主要是由於期間應收貸款減少導致傳統貸款及融資收入減少,以及淘汰區塊鏈服務業務所致。

事實上,受“先鋒系”板塊公司其他金融業務受挫影響,先鋒支付的交易情況自2018年已開始明顯下滑。中新控股公告顯示,2018年先鋒支付總交易量達到約人民幣6752億元,同比增長約7%;2018年先鋒支付錄得收入3.459億元、淨利潤8293萬元,較2017年的淨利潤1.61億元下滑了一半。

公開資料顯示,先鋒支付(UCF pay Limited,前稱大連先鋒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7月12日,註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於2013年7月6日獲得支付牌照,被央行准許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互聯網支付業務,在北京市、遼寧省開展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並在2018年7月6日順利完成續展。截至2018年底,先鋒支付累計活躍用戶數達532萬,業務範圍涵蓋基礎支付服務及網貸銀行存管、直銷銀行、產業鏈金融、網貸雲平臺、雲錢包等。

先鋒支付母公司中新控股是“先鋒系”旗下關聯的7家上市公司之一,當前,先鋒系旗下的第三方理財、網貸業務仍深陷債務泥潭。去年10月5日晚間,先鋒控股集團、網信集團此前聯合發佈訃告,倫敦時間2019年9月18日,公司創始人張振新因多臟器衰竭、酒精依賴、急性胰腺炎經搶救無效在倫敦去世,享年48週歲;但在身後,留下的是“先鋒系”旗下包括網信財富、私募基金、融資擔保、支付等多家公司上百億員的鉅額資金窟窿代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