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魷魚需求攀升但工人短缺,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頭足類水產品出口國,2019的出口額多達30.55億美元,但隨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全球擴散,今年的國際貿易形勢不會顯得太樂觀。

華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連國臣告訴UCN,在疫情影響下,中國魷魚加工廠面臨勞動力短缺問題,生產任務十分嚴峻,很多歐美出口訂單也都陷入了停滯。

中國魷魚需求攀升但工人短缺,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全球疫情嚴峻,出口市場很混亂,很多歐美訂單都停了,只有商超還在採購。現階段,我們主要給歐美商超供應商們供貨,訂單來源於歐洲的加工廠。”連國臣說,“今年問題比較嚴重,工人數量減少了一半。阿根廷魷魚原料緊缺,有訂單也沒人幹活。”


“現下,中國捕撈船在阿根廷專屬經濟區外執行作業,我們有釣船和拖網船,釣船的產量不太好,每天2-3噸,但拖網船產量相對理想,每天10噸左右。中國漁船都還沒有回來,我們預計五、六月份才會送貨回國。”

中國魷魚需求攀升但工人短缺,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連國臣指出,今年秘魯魷魚的產量比去年樂觀,中國漁船主要集中在秘魯和赤道附近,大規格秘魯魷魚(8kg以上)產量較少,4-8kg和2kg以上規格產量居多。

“中國國內的市場正在恢復,主要以印度洋魷魚和赤道魷魚兩個品種為主,也有一部分真魷。我們看到三月份交易量明顯上升,比二月份翻了一倍,恢復情況比預期要好很多。”

“目前中國市場印度洋魷魚原材料價格略有疲軟,主要因為前段時間很多工廠不敢買貨,但近期的交易量在回升。但是,阿根廷魷魚原料價格在下跌。100-200g規格阿魷從最高價4,000美金/噸,現在跌到3,500-3,600美金/噸。”連國臣說。

中國魷魚需求攀升但工人短缺,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就今年波士頓和布魯塞爾展會延期問題,連國臣認為大部分中國企業可能都不會去參展。“工人那麼少,中國需求在不斷增加,很多工廠也就只能維護老客戶的供應,不太可能開發新客戶。以前我們一個月出口五條貨櫃,今年三條貨櫃都還要加班幹,人手不夠啊!當然,我們也在同老客戶頻繁溝通,互相瞭解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