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我站到了疫情防控一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与村里的干部群众,一同保卫着他们的家乡,捍卫着乡亲们的健康和生命。

我想,在我的家乡,同样会有一位位驻村干部,勇敢地与我的父老乡亲们站到抗疫前线,与病毒斗争。

我的家乡,感谢有你们;你们的家乡,我们来守护。”

2月5日,泉州采取单位成建制包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方式,按“一村一人”原则,从60个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中抽调1326人,组成疫情防控驻村工作队。

上面这段文字,截取自一位疫情防控驻村工作人员的日记。今天我们联系到了其中的3位驻村工作人员,通过他们的驻村故事,看一看宅在家里的我们所看不到的“前线日常”。

1.

截至今天,泉港确诊病例为0。驻泉港前黄镇前烧村的泉州市发改委干部洪若凡写下了他的工作日记,让我们得以从另一个侧面,了解这里的防控工作。

●2月5日:我是党员,我得做点什么

市里抽调人员组成疫情防控驻村工作队,我第一时间报了名。

疫情严峻,我在办公室实在坐不住。我是党员,得做点什么。

儿子3个月大,我对他说:“爸爸报名去防控疫情,你在妈咪身边要乖,好不好?”襁褓中的小娃儿居然“厚”地一声回应了我,把我们都逗乐了。妻子小心地藏起担忧,利落地为我收拾行装。

出发前,我先把母子俩送回娘家,而后带着行装奔赴前线。市发改委共28人被抽调驻村,中巴车每到一个村庄,就有一人下车。很快,我的目的地到了——前黄镇前烧村。

就这样,我站到了疫情防控一线

●2月6日:目标很明确,就是严防死守

驻村第一天,前黄镇开了个简短的部署会议。

我拉下口罩让大家熟悉一下我这新兵的面孔。很快,13名镇村干部分头赶往各自的防控阵地。我跟着挂片领导林兴贵前往各个防控点,实地了解情况。

前烧村有2000多名村民,有高校,有小区,有企业,还有在建项目,防疫工作比较复杂。泉港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严防死守。村委会在交通要道设了综合检查点,每天安排值守,对出入人员测量体温、询问近期出行轨迹,并逐项登记。

村口的执勤点,有60多岁的老党员,有新入党的青年党员,还有假期回村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

●2月7日:一句话,“惹哭”防控女队员

流动工作队深入工地、小区和自然村,挨家挨户地检查、宣传,我不断地被感动着。

路经一个院子,一家四口正忙着做饭,我们隔着围墙大声嘱咐:“特殊时期尽量不要出门,出门要戴口罩!”正在剁骨头的男人放下刀,擦了一把汗说:“放心吧,有你们守着,我们很放心。”听到这句话,有位女队员突然很想哭。参与防控,为了家人安全,她已经连续十几天不敢回家,有些苦,有些累,有时和年幼的孩子视频还有些委屈。这句话,让她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有了意义。

在下后郭自然村,一位戴口罩的小女孩,年纪不过五六岁,看到我们,有些警惕地躲在奶奶身后,不时检查一下口罩还在不在。她奶奶笑着解释说:“孩子爸爸参加村里的疫情防控执勤,她也学着爸爸戴口罩,爸爸不摘她就不摘,谁说都没有用。”

就这样,我站到了疫情防控一线

还有一位企业员工,载着家人从外省自驾返回,还未下高速,就主动联系企业值守人员,并向村委会通报情况。防疫指挥部安排他居家隔离,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天请朋友帮忙买菜放到门口;还主动将每天的体温测量后隔着门缝递到外面,由工作人员帮他登记贴在家门口……

有这么积极配合的群众,我对疫情防控工作越来越有信心了。

●2月8日:招募令一出,他们来了

今天是元宵,马上要迎来返工人员的回归。前烧村有上市公司,有国企,有劳动密集型企业,还有大学学校,我们决定升级防控措施:明天起,通宵值守,对外来车辆、外来人员进行严格检测。

但是,我们人手短缺!我立即反映了这个情况。很快,村两委发出了防控应急支援服务招募令。陆续有群众打来电话。他们中有年轻的企业家,有未返校的大学生,有退伍的军人……

就这样,我站到了疫情防控一线

后来来了好些人:退伍军人帮忙值守,到村中巡逻;村医帮忙消毒,督促村民卫生;返乡大学生利用抖音视频,向更多村民宣传防控;还有村民承担了后勤服务。

还有捐款捐物的。有的中小企业家捐钱,有的群众捐来了方便面、口罩、手套,自发、自愿地尽自己的一份力,投身抗疫。

●2月9日:身体健康,才能站到前线

我发现,村级防控都是靠党员干部群众一个口罩顶在最前面。如何保障他们的安全?

“要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许剑云对每一位参与防控的人说,要抵抗疫情,得先保证自己的健康;要抗病毒,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多喝水是最简单也是最实在的办法。

他提出一个守护健康的“8422”法,即:每天8杯水,每4小时换一个口罩,每2小时洗手,每天早晚2次测体温。

为了鼓励大家喝水,他专门请教了村里的老中医,在执勤点的茶水里加了金银花、生姜等抗寒中药材,还特意加了点杨梅干让水更好入口。前烧村的“防控疫情茶水供应处”,深受队员们喜爱。

2.

背上行囊,57岁的李辉煌,从德化来到晋江内坑镇黎山村驻村,参与疫情防控。

李辉煌是德化县林业局森林防火护林队长,党龄30多年。“家里人很支持,叮嘱说要注意安全。”

这次,德化县林业局有5人派驻内坑镇。6日下午4时,他们到达内坑镇,经过相关培训,便分别前往各自的驻点村。

黎山村如今有300多名外来人口,高峰期可达1000多人。村里排查出5工人开车经过武汉返工,安排他们在租房隔离,由房东负责帮忙购买生活用品。

驻村当晚,紧张的防控就开始了。晚上9点,村委会接到村民的举报:一对安徽籍夫妻,在浙江宁波过年,当晚要返回村里务农。

当时,浙江的疫情刚好爆发。李辉煌与村里的防疫人员来到加塘村与黎山村交界的田间,找了大半个小时,在一处棚屋里找到了这对夫妻。给他们测体温,叮嘱不要随意出门,自我隔离。

村两委征集村里的党员和志愿者入户摸排填表,并给每个企业和出租屋钉责任牌。通过手机信号定位等方式锁定外省人员,进行排查,尽量掌握每户每位人员的流动情况。

就这样,我站到了疫情防控一线

“工作量很大,要走访村民、企业、还有外来人员等,我也是一边做一边学,”李辉煌跟着大家,入户、下农田、进企业,了解情况收集信息,“多一个人就是多一分力。”

李辉煌住在村民张念挺家中,“他们一家人都很热情和善,和他们一起吃饭生活,感到很温暖,也给他们添了很多麻烦”。

3.

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干部张泓,是泉州市委组织部派驻石狮市宝盖镇龙穴社区防疫驻村工作队队员。

“今年的元宵节,应该是我此生最特别的一个。没有了热闹斑斓的花灯、没有了人山人海的踩街,也料想不到自己会在石狮沿海的狂风中走街串巷。”元宵这天,张泓在龙穴社区的劝导站见到了年逾古稀的社区老书记老高。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带领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们组成了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全天驻守在龙穴的8个路口,挨个排查,耐心劝导。

2月6日下午,张泓和同事们走访时遇到一位湖北籍的租住人员。他是水果商贩,家里还放着不少水果,一个人在出租屋隔离,老婆孩子没法过来团聚,心情较为沮丧。听说村子要封闭管理,他担心水果会腐烂,极力要求外出卖水果。大家协调购买了水果,有人还买走了已经烂掉的莲雾。和他聊家常,体谅他的难处,耐心讲明当前情况后,商贩的情绪也慢慢缓和,表示了感激,并表态会积极配合工作,减少外出,做好个人防控。

就这样,我站到了疫情防控一线

张泓去年做了双膝半月板切除手术,现在处于康复期,走多了关节肿痛,变成了慢性滑膜炎。但为了防控疫情,她每天和同事们去社区走访,爬上走下加上石狮海风大、天气冷,她的腿已经肿了,每上一节楼梯都咯吱作响,半夜疼得睡不着。“好想去医院抽积液,再打针玻璃酸钠,可是医院现在也是高危区域,相熟的医生都不一定上班了……”

张泓说,希望疫情尽快过去,大家的工作、生活都能回归正常。

END

你安,就是年丨花巷邀你共同记录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