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死人財”事件被查,背後的“老大”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發死人財”事件被查,背後的“老大”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喬志峰

近日,有網傳消息稱“不買溫州殯儀館裡的骨灰盒就難以順當火化”。溫州殯儀館壟斷殯葬業市場,不允許自帶骨灰盒,必須在殯儀館購買,最低價格為200元。

溫州市民政局9日通報稱,經調查,情況基本屬實。經決定,對負有領導責任的市殯儀館主任陳某某予以黨紀處分,對市殯儀館副主任夏某某予以免職。同時,對溫州市殯儀館開展全面整頓。

“發死人財”事件被查,背後的“老大”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發死人財,滅絕人性、天理難容!

耐人尋味的是,據天眼查顯示,溫州市殯儀館註冊公司為溫州民政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最大股東為溫州市財政局。發死人財的原來是財政局!

這似乎有點出人意料——堂堂政府部門,本應依規守法、切實維護老百姓的利益,為何卻染指“強買強賣”,通過自身特殊地位上下其手、攫取非法利益呢?

不過,略有社會經驗者或許就不會為此感到太多驚訝。以權謀私的現象,一直以來都未曾絕跡。而利用公權的影響力形成壟斷藉機牟利,更是某些單位的慣用伎倆。

不愧是財政局,還真是生財有道!只是不知道,這些灰色利益進了誰的腰包?

令人感慨的是,事情被曝光後,責任人只是受到免職和黨紀處分,不疼不癢,無異於傳說中的“罰酒三杯”。能起到什麼懲戒作用和警示作用?

殯葬業屬於老牌暴利行業,收費不公開不透明、缺乏監管的問題至今仍很嚴重,以至於殯葬業“富得流油”的說法在老百姓當中有口皆碑。

俗話說“人死為大”,但現如今暴利的誘惑卻常讓一些人喪失了最基本的人性關懷,借喪葬牟利、明目張膽“發死人財”的現象屢見不鮮,在一些地方甚至形成了完整的黑色產業鏈。作為商品,喪葬用品定價和銷售的管理涉及發改委和物價部門,商品質量管理則涉及工商部門,與殯儀有關的服務項目則由民政部門管理。多龍治水事難成,多頭管理的最終結果往往是“沒有管理”,殯葬服務偏離了公益性服務的軌道,在暴利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殯葬暴利的根源,還是在於壟斷。雖然有市場化的嘗試,但殯葬業行政管理和事業經營合二為一的現象,一直都是難以打破的痼疾。相關部門獨霸市場,怎能不巧立名目、漫天要價,將暴利進行到底?有媒體披露,民營資本的進入也並沒有改變殯葬行業缺乏競爭、服務價格畸高的局面,他們多數與國有殯儀館、墓地結成了價格同盟,反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免費基本殯葬服務”的推行也令公眾質疑,是否會讓殯葬服務在“公益”的名義下進一步強化壟斷。

改變殯葬業亂象,必須改變多頭管理的現狀,各單位之間加強協調和配合,對殯葬用品和服務實行統一限價、統一服務標準、統一服務標誌、統一服務人員資質,真正實現透明化、規範化。而更重要的,還是必須打破壟斷,將試圖分一杯羹的各路行政之手都收回去,真正放開殯葬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