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用數據詮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高”與“新”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以下簡稱“高新技術企業”)是技術創新能力最強、創新氛圍最濃的企業群體,在實現國家創新發展戰略、促進經濟增長、調整產業結構和創造社會財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日,自治區科技廳編寫了《寧夏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報告·2019》,報告以官方數據為支撐,對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多維度分析,揭示了近年來我區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特點以及對全區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貢獻。

近年來,自治區把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抓手,堅持“挖增量、保存量、提質量”三管齊下,全區高新技術企業取得了長足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總體發展實現了’高增長’和’新突破’。”自治區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說。全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由2017年的95家增長到2019年的202家,年均增長率達到46.5%,居全國前列。在地域分佈上實現了五個地級市“全覆蓋”,固原市實現了從“0”到“5”的突破,寧東基地實現了從“1”到“7”的飛躍,銀川市佔據半壁江山,區域集聚效應初步顯現,呈現出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相一致的佈局特點。在技術領域上實現了國家重點支持的八個高新技術領域的“全覆蓋”,其中航空航天、資源環境技術領域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飛躍,高技術服務、電子信息技術領域實現了從“少”到“多”的增長;先進製造與自動化、新材料、生物與新醫藥三個領域佔比達到64%。

位於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寧夏寧東泰和新材有限公司,2019年9月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下游企業對氨綸長絲的需求量激增,企業緊急調配生產原材料,全力以赴穩定生產,4條聚合生產線、16條紡絲生產線滿負荷運行,其中1條生產線專門製造口罩耳帶專用氨綸,450餘人分班分組連續生產,做到“人停機不停”,氨綸絲單日產能達66噸,全力保障了防護物資製造的原材料供應,並主動向重點疫區捐贈N95口罩10000只。

這只是我區高新技術企業拉動經濟體現“高質量”和“新貢獻”的冰山一角。2019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622.3億元,營業收入615.2億元,利潤總額46.7億元,上繳稅收25.5億元,吸納就業人數近5萬人,遠高於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同期增長水平,充分體現了高新技術企業的高成長性、高經濟效益的特點。2015-2018年,我區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佔規模以上企業比重從6.35%提高到12.75%,提供就業佔比由近10%提高到17.4%,利潤總額佔比從4.3%提高到18.6%,出口額佔比從40%增加到75%,隨著高新技術企業群體規模發展壯大,對全區經濟發展的貢獻也不斷提高。

“我們公司2018年-2019年累計投入研發經費3316萬元,2019年當年實現銷售收入6.53億元,淨資產5.3億元。”寧夏寧東泰和新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不難看出我區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投入產出水平持續提升、創新資源集聚能力日益凸顯,創新效益比較優勢非常突出。高新技術企業R&D經費支出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3.9%,每億元研發經費產出專利數為82.1件,新產品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比重為53.3%,淨利潤率是5.36%,無論是從創新投入、知識產權產出和科技成果轉化水平看都遠高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我區最具創新活力的群體,科技創新展現出了“高投入”和“新動能”。


記者:趙嬋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