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第92屆的奧斯卡,有很多美國佳作進行角逐,

然而最後,卻被一部來自遙遠東方的韓國電影《寄生蟲》搶盡了風頭。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第一次,一部外國電影、一部亞洲電影、一部韓國電影,

拿下了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國際長片、最佳原創劇本四個重磅大獎,成為了奧斯卡大年的最大贏家。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當然,除了《寄生蟲》,

第92屆的奧斯卡國際長片提名裡,也有很多的

“滄海遺珠”,值得大家去挖掘。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今天,紅顏秀影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代表法國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的:

《悲慘世界》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要知道,《悲慘世界》可是打敗了口碑炸裂的藝術佳作《燃燒女子的肖像》,

這也充分說明了法國電影學院對它的肯定,甚至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觀完本片後都評價到:

“這是一部讓我震驚的電影。”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如果說,

《燃燒女子的肖像》展現的是法國電影濃郁的藝術感和剋制又細膩入微的情感塑造,

而《悲慘世界》則是用一種華麗的鏡頭調度“放縱”的去探討法國這些年非常深刻的

“移民”“黑白對立”的問題。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特別是最後的畫面,

黑人小孩舉著燃燒的酒瓶,在煙霧瀰漫的狹窄樓梯間裡和三個警察對峙的鏡頭,

張揚有力,又戛然而止,完全有資格列入2019的十佳電影鏡頭

中。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悲慘世界》講述了剛從斯堡來的民警斯蒂芬,

在這裡,他很快就感受到了街區不同幫派間劍拔弩張的緊張氛圍,

在一次出警的行動中,局面變得不可控制,而這個時間意外地被一架無人機記錄下來,進而引發了更為劇烈的衝突。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其實,整部電影的情節非常簡單,

但是《悲慘世界》之所以能夠如此吸引觀眾的眼球就在於它敢拍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在“政治正確”的好萊塢,三位女性超級英雄正在其樂融融的頒獎,

當網飛將自己的青春電影女主角設定為亞裔,當迪士尼將來自丹麥的小美人魚設置為黑人演員時,

“自由、平等、博愛”為國家宣言的法國,

卻拍出了這樣一部描寫警察與外來移民動盪關係的電影。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當然,這部電影很容易讓大家聯想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名著《悲慘世界》,

但這部電影的內容與原著毫無關係,但是處處又體現了原著了部分精神。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雨果曾經在書裡寫到過:

“只要本世紀的三個問題,貧窮使男孩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得不到解決,他的《悲慘世界》就是有用的!“

這也可以從更廣的意義上來解讀:

“只要這世界還有愚昧和困苦,那麼和本書同一性質的作品都不會是無益的!”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所以,在150多年後的今天,

法國社會仍然有著尖銳的愚昧和困苦,這也是《悲慘世界》的永存於世的證明。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電影的開篇是法國人在巴黎的狂歡,

足球作為切入點,這是一個再適合不過講述法國人與移民微妙關係的入口。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2018年世界盃,法國隊拿下了冠軍,

球隊中最重要的靈魂人物之一就有小將姆巴佩,然而黑皮膚的姆巴佩是移民的後代,

而移民為法國足球帶來了至高無上的成就和榮譽。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2020年法國國慶200週年,

在埃菲爾鐵塔盛放完煙花慶祝後,一群剛贏了非洲杯的阿爾及利亞人開著車從凱旋門開始暴走,將當晚巴黎的交通堵得水洩不通,

移民同樣也因為法國足球給法國帶來了騷亂危險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一面是埃菲爾鐵塔絢麗的煙火,一面是凱旋門下瘋狂的車隊,

這也是巴黎以及整個法國的寫照

她是浪漫的化身,是文藝與藝術的象徵之城,她也同樣充滿了騷亂危險、醜陋和暴力。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這也是移民帶給法國的生命力和同樣不可避免的破壞力

一方面,移民為法國帶來了生機、勞動力以及足球上的勝利,另一方面移民也給法國製造了混亂和危險。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作為移民大國的法國,它的電影從來不像美國那般“政治正確”,

而從喜劇《岳父岳母真難當》到今年的《悲慘世界》,都毫不逃避的探討著移民給法國帶來的好和壞,

諷刺卻又理智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在《悲慘世界》中,作為新警探的史蒂芬初入巴黎警局,

就被分配到了魚龍混雜、混亂中有著各自幫派秩序的93區,在這裡,幾股力量從明到暗,互相制約、危機蠢蠢欲動。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有兩個白人與一位黑人為代表的“法國原住民”警察,

他們不是我們刻板印象裡懲善揚惡的警察形象,他們也罵髒話,也濫用暴力,也滿嘴跑火車,

另外幾股力量則是“新移民”,

一是“市長”為首、黑人為核心的半黑社會組織,他們為市場提供秩序並收取保護費;

二是伊斯蘭教強大的宗教勢力,他們反對毒、黑色交易,保護動物。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而故事的導火索是一堆無所事事的黑人小男孩,

他們不屬於任何幫派,卻相信基督教、也聽從“市長”的指揮;

其中一個小男孩偷走了吉普寨馬戲團的小獅子,吉普寨人跑上前向“市長”為首的黑人組織挑釁。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警察為了平復事端承諾幫吉普寨人找回小獅子,卻意外打傷了偷走小獅子的小男孩;

為了保護小男孩,一堆小孩跑去向“市長”告狀,

而另一邊,一個在家玩無人機的小男孩拍下了孩子們與警察們對峙後中槍的畫面。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於是,兩個窮孩子引出了幾方勢力的合作與對抗,

在多方勢力妥協之後,中過槍的小男孩懷恨在心,於是最終造就了電影最後一場驚為天人的警察被憤怒的孩子們圍攻在樓梯間裡的慘狀;

孩子們瘋狂的騷亂、用購物車、玻璃砸向三位警察;

這時被橡皮彈打中的男孩舉著燃燒著火焰的酒瓶居高臨下的看著三位警察,警察用槍指著男孩,

影片在此處戛然而止。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悲慘世界》不僅僅是題材上的“敢”、現實意義上的“敢”,

還有鏡頭調度和攝影上的“敢”,依託無人機這一設定,電影很多奔跑、打鬥場景都用了航拍的拍攝手法,

觀眾以俯視視角觀看著燥熱的巴黎下,警察瘋狂追趕著逃跑的小男孩,

場面華麗、張力十足。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警察和孩子們在球場上的對峙,伴隨著躁動的鼓點,

鏡頭快遞的360度螺旋旋轉,從警察到孩子們不斷切換著;

大段的法語髒話、燥熱無比的天氣、快速多角度搖晃的鏡頭、躁動的鼓點,將氣氛煽動到了極致。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而最後整個暴力場面在狹隘的樓梯間裡被展現狂放混亂、情緒點十足,

故事也走向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

我們無法得知無人機小孩是否打開門救下了三位警察;或者警察開槍打死了小男孩;還是小男孩放火燒死了三位警察,

導演在這裡直接把選擇權交給了觀眾,這也是法國電影擅長的恰到好處、懸念十足的開放式結尾。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在這樣一部極易煽動情緒、氛圍營造到極致的電影裡,

導演的立場倒是出奇的理智、客觀,

無論是小孩被槍打死、還是警察被燒死都是一個慘痛無比的結局,

但希望還是有的,或許觀眾們的觀點也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處於現實中法國人民與新移民的選擇。

它擊敗了《燃燒女子的肖像》,代表法國參加奧斯卡!

《悲慘世界》裡華麗張揚的鏡頭調度、複雜的人物衝突是傳承了法國本質裡的浪漫,

但在浪漫的背後卻是:

法國的浪漫不是浮於表面,而是滲透骨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