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孩包麗去世:養育女兒,父親萬不可“隱形”


包麗去世了,在這個春意盎然的四月。

前天中午,那個曾引起無數人關注的“北大女孩包麗”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自去年出事住院以來,包麗一直在ICU進行治療,原以為上天會垂憐這個可愛女孩,哪怕醒來遲一點,我們也願意去等待,可沒想到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北大女孩包麗去世:養育女兒,父親萬不可“隱形”

一切的一切還要回到半年前,10月9日下午六點左右,包麗進入一家酒店。此後,她分別給媽媽打了一通電話,給男友牟某發了3條微信,更新了最後一條微博,之後,便義無反顧地服藥自殺了。

為何青春靚麗的北大女大學生會選擇自殺?包麗母親在看了女兒與其男友的聊天記錄後崩潰了!

他們的聊天記錄裡,包麗是一直被貶低、被指責、被折磨,原因是包麗非處女,而牟某又不願分手。

包麗作為一名北大的學生,在學業上無疑是非常優秀的,可無奈在戀愛中遇人不淑,致使她漸漸失去心智和判斷能力,進而自我存在感低,自我厭棄達到了頂點,最後以一種極端的方式毀了自己的一生。

包麗死亡後,所有人都在憤怒,這樣好好的一個女孩,被精神控制直至死亡,真的是太可惜了!而逼死她的人渣,至今卻連一句道歉都沒有。

北大女孩包麗去世:養育女兒,父親萬不可“隱形”

其實,類似包麗這樣的遭遇並不是個例,知乎上有個女孩的經歷幾乎與包麗如出一轍。

她也是一個高學歷、高顏值、高人氣的“三高”女生,原本一切都充滿著陽光與芬芳,可在遇到前男友後,她一點點被洗腦,過著備受折磨暗無天日的日子。

幸運的是,她最終從魔窟中脫離了出來。後來這個女孩也反思了,說她的原生家庭不是很完美,所以她極度渴望父愛,因此她對什麼都很遷就,不敢拒絕別人,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

包麗事件我們暫且不能肯定她的遭遇是否也與她的原生家庭有一定關係,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父親也是“隱形”的,從頭到尾,都是包麗的母親一個人在討回公道,幫女兒伸冤追責。

想比包麗和這個知乎上女孩的遭遇,更讓人痛心的是,父親的缺位和隱形。

父親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佔據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某些地方,甚至在某些時候重要性還要超越母親。

北大女孩包麗去世:養育女兒,父親萬不可“隱形”

父親的行為,會影響女兒未來的擇偶觀父親和女兒的相處模式。

《女兒背後的爸爸》一書中對於父親影響女兒擇偶觀是這樣分析的:

“父親給予女兒的會影響生活中她對男人的期望;同樣的,父親沒有給予女兒的也會影響著她對其他男人的期望。”

所以,現實中也有這樣一群女孩,因為缺愛會對親密關係充滿過度渴望,進而對男性的要求就降低,她們極容易開啟一段感情,但是她們大多數戀情都會無疾而終,成了典型的“渣男體質”。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所謂沒見過好的親密關係,又怎能分辨出好的男人呢?因為沒有被好好愛過,所以,在這些女孩的潛意識裡,對親密關係的渴望程度往往又會阻礙他們去辨識男人。

要知道,只有見過好的男人,才能按圖索驥找到類似品質的人;只有經歷了和諧美滿的關係,才有能力和底氣去創造一段新的關係;只有被用心呵護過,才能更好地自愛與被愛。

不得不感嘆,父親真的會影響女兒一生的幸福!

北大女孩包麗去世:養育女兒,父親萬不可“隱形”

那麼,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父親應該做些什麼呢?

首先,給女兒滿滿的安全感。

美國密西根大學曾進行了一項父親教育對於女兒的影響的調查,結果顯示:

63%的女孩,因為在童年時得到父親的關愛,長大後遇到挫折時心理自愈能力更強;69%的女孩,認為自己的自信心更多來自於父親的讚揚與鼓勵。

在女兒成長過程中,父親給予滿滿的關愛,是溫暖她一生的定海神針。

其次,讓女兒有做自己的勇氣。

錢鍾書和楊絳的故事,被許多人奉為一段可遇不可求的愛情佳話。

但鮮少有人知道,錢鍾書家其實是舊派人家,兩人結婚後,錢鍾書的父親提出,希望楊絳能在家相夫教子。

對此,楊絳的父親很是乾脆:“錢家倒是很奢侈,我花這麼多心血培養的女兒就給他當不要錢的老媽子!”

北大女孩包麗去世:養育女兒,父親萬不可“隱形”

楊絳回憶,在父親心裡男女都一樣,都要培養,大事應該自己選擇。

上大學時選專業,父親告訴她:“喜歡什麼就學什麼。”

談婚論嫁時,丈夫也是自己選的。

讓女兒勇於做自己,是給予她們生活最大的底氣。

最後,好好愛她的媽媽。

一個父親能為他的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好好愛她的媽媽,這也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就像心理學家武志紅說的:

“爸爸、媽媽和孩子是情感的三角關係,父母相愛,家庭和諧,那麼這個孩子就會繼承非常健康的愛的模式,等他長大後,就會將這個愛的模式投射到自己的愛情和家庭中。”

文章的最後,願每個女孩都能在父愛中“泡”大,勇敢做自己,擁有一個燦爛的人生。

北大女孩包麗去世:養育女兒,父親萬不可“隱形”


本頭條號擁有27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育兒交接棒)一起,致力於通過線上線下課程和活動,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微信公眾號的“問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提問,專家一對一解答育兒疑問。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