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情的範本叫“平如美棠”: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有一種愛情的範本叫“平如美棠”: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2020年4月4日,感動了無數讀者的《平如美棠》一書作者主人公饒平如老先生在上海病逝。有網友說:“平如、美棠,終於天上團聚。”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正是饒平如老先生的回憶錄《平如美棠》。海並不深,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有一種愛情的範本叫“平如美棠”: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1. 人生當中,你可以做的事情為什麼不去做


2008年3月19日,美棠走了。久臥病榻的美棠,與平如攜手一生的美棠,終究沒能實現自己對生活的簡單向往,奈何歸去。


美棠去世後,平如有半年的時間無以排遣。每日睡前醒後,都是難過,只好去他倆曾經去過的地方,結婚的地方,到處走走看看,聊以安慰。美棠的骨灰也擺在他的臥室裡,要等到他離世後兩人一起安葬。平如說:“我不願意把她單獨擺下去。把她放在房間裡,沒有離開過。我每天早上晚上,上一炷香,祝願她,天上也好,地上也好,反正是……那種安息。”


1946年,在抗日戰爭結束、國共內戰爆發的當口,兩人相識定親,那年平如二十五歲,美棠二十二歲。婚後,他們四處奔走謀求生計,好不容易在上海落下腳,平如卻被打成右派,被迫與家人分別。這一別,就是二十二年。二十二年來,兩人僅靠書信維持聯繫,一年到頭只見一回。到了年老,平如和美棠終於過上了安定的日子,美棠卻病倒了。


有一種愛情的範本叫“平如美棠”: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美棠病重後,經常神志不清。有一晚,美棠說想吃杏花樓的馬蹄小蛋糕。所有人都知道她只是說胡話,但平如還是瞞著家裡人夜裡騎著車給她買來。美棠說自己那件黑底子紅花的衣裳不見了,平如知道她沒有那麼一件衣裳,但還是說去找裁縫做一件。小輩都在制止,覺得做出來也是徒增自己的傷心。但平如說:“不這樣做,我心就不安,理就不得,就這麼一句話,明知其不可而為之。做了,我心裡沒有什麼歉疚,不做,倒是一個永遠的譴責,那一輩子,就不會好過的拷問自己,人生當中,你可以做的事情為什麼不去做。”


美棠去世後,平如決定通過畫畫來寄託自己的思念。死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是畫下來,美棠好像還活著。他畫了十幾本畫冊,畫冊裡有美棠的童年,有倆人結婚時的情景,還有日常瑣碎和趣事,所有關於他倆的故事,平如都一一憑記憶畫下來,並在下面配上文字。還有美棠在兩人分隔時寫給他的信,他依日期貼好,信件有殘缺的地方,就用筆填補好。


沉重的畫冊,就像是一部無聲的影像,任時光流逝,歲月無情,一旦打開,那些被記錄的點滴與深情便鮮活地走了出來。


有一種愛情的範本叫“平如美棠”: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2. 遇到美棠以前,平如不怕死,不懼遠行


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了第三個年頭。當時正在唸高二的平如報考了軍校。中秋節將至,他收到了軍校的錄取通知書。於是,揹著父母準備的行李和旅費,平如就匆匆離開了家。


1943年11月到1945年夏,平如參加了常德會戰、衡陽會戰和湘西會戰。湘西會戰那次,平如在一個山頭看見對面山上有大股日軍。他架起兩門炮便瞄準敵人發射,打了鬼子一個措手不及。第二天,平如未加思索,在昨日的陣地上架炮突襲,可是這次日軍有了準備,用重機槍掃射。彈炮雨點般掃來,平如下令臥倒,而位於他右下方十步左右的四班班長李阿水,已經中彈犧牲了。


平如抬頭望天,只見天空晴朗,雲影徘徊,馳目四面,四面又全是青山。平如靜靜地想,或許這就是他的葬身之地吧?藍天、白雲、青山,死得其所。


1946年春,戰事結束了,平如二十五歲。


這時他收到了父親的來信,信中稱平如的三弟近期將要結婚,希望平如能回家參加慶賀,同時也藉此機會將平如的婚事談好。平如想著,既然外敵已退,回去看看也好,就這樣,他遇見了那個在後來生命中與他攜手一生的人。

有一種愛情的範本叫“平如美棠”: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平如的父親帶著平如去了美棠家。他們初見的一幕,被平如用畫筆呈現為“點絳唇”。那天,平如和父親走進美棠家屋子的時候,過了第三進的天井,正要步入堂屋,平如見到西邊正房的小窗正開著。再一眼望去,平如見到一位年約二十的小姐在窗前借點天光攬鏡自照,左手則拿了支口紅在專心塗抹——她沒有看到平如,但平如心知是她。


隨後,美棠被叫出來和平如見面,稍歇了一會兒,平如父親就取出一枚金戒指,交給美棠的父親,然後給美棠套到了手指上。兩人的訂婚,就算是完成了。


平如在回程輪船的甲板上,聽著汽笛長鳴,看著江上風景,水光閃動帆影,遠處紅日時現。在遇到美棠以前,平如不怕死,不懼遠行,也不曾憂慮悠長歲月,現在,卻從未如此真切過地思慮起將來。


3.當時他們都太年輕,看不透這人世間即將發生的劇變


1947年,平如與美棠在江西大旅社舉辦了隆重的婚禮。


有一種愛情的範本叫“平如美棠”: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婚後,時局變得緊張,國民黨軍隊在國共內戰中節節敗退。平如與美棠開始四處奔走,一邊打探消息,一邊謀求生計。


一九四九年,他們決定去貴州,找朋友謀一份普通而長遠的工作。到了貴州樟樹鎮這個地方時,火車果然停了,不再往前。後來,平如又帶著美棠輾轉去了貴陽。隨後,平如和美棠投宿於當地最大的一家旅館——巴西飯店,然後安心等二姐夫派車來接。在等待的大半個月裡,他倆每天要麼與結識的旅客喝茶閒談,要麼逛街,在各家餐廳尋找吃食。店門外燈火通明,霓虹旖旎,點綴這短暫的太平光景。


當時他們都太年輕,看不透這人世間即將發生的劇變。


有一種愛情的範本叫“平如美棠”: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在安順,平如謀了一份差事,與美棠過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但是這年的十二月,國民黨軍隊的地方力量撤空,很快,大批解放軍進入安順。安順解放後,平如自知此地不宜久留,便帶著美棠搭乘一輛破舊的公共汽車回到了南昌。在途中,他燒掉了以前著軍裝的所有照片。


1949年,平如跟著岳父在南昌學做生意,在十字街頭開了一家麵店。費勁周折,生意卻十分不盡如人意。有天夜裡,店裡來了賊,將店裡的一把中號的切面機器刀偷走,還順走了一袋麵粉。半年後,生意虧損很大,他們只好關門大吉。


到了年終,平如收到上海十三舅的來信,讓他去上海大德醫院任會計,於是平如便去了上海,安頓後,將美棠也接了過去。在上海,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忙碌而歡喜。


4.一直分隔兩地,卻從來沒有起過一絲放棄的念頭


1957年,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第二年,平如被打成右派,去安徽勞教,自此開始了與家人二十二年的分別。


平如在安徽的頭十年,是在治理淮河的工地上勞動。美棠一人在上海,操持著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家計陡轉直下,美棠把家裡的東西一點點變賣盡。美棠自己為了補貼家用,卻常找些臨時工的活來做,甚至曾去附近自然博物館的工地搬水泥。一袋水泥起碼五十斤重,她也從此落下腰傷。


美棠曾在寫給平如的信中寫“我很氣你,我很生氣,我越寫越生氣”,然後筆一扔,後面不寫了,要再過一兩個月才有新的信。平如很同情美棠,他念及美棠一個女人,帶幾個孩子,工資不夠,要背水泥掙錢,還從孩子口中省下糖塊,寄半包給丈夫,而平如拿著手絹包,放在枕頭下,吃了半個月。

有一種愛情的範本叫“平如美棠”: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中間二十年,平如和美棠一直分隔兩地,卻從來沒有起過一絲放棄的念頭。他們看到了身邊太多家庭妻離子散,親人反目,家破人亡,但他們卻牢牢守候著這份愛情。


1980年,上海市公安局撤銷了平如勞動教養處分,恢復平如原來的工資和級別,春天終於到來了。


平如與美棠的生活雖清貧卻祥和安靜,每到晚上平如在書桌前看書稿,美棠便歪在床上教孫女舒舒唱唱兒歌。但人至暮年,卻逃不過病痛的來襲。


有一種愛情的範本叫“平如美棠”: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美棠的腎一直不好,最終確診為糖尿病。需要每天進行腹膜透析。平如去醫院向護士討教了辦法,又購齊了相關的設備,在家裡每天給她做腹透,這樣一做就是四年。


美棠初病時,有時講話前言不著後語,有時則顯得不通情理,性情乖僻。平如總以為那是老年人性格上的變化,不足為怪。直到有一天,美棠躺在床上對平如說:“去拿把剪刀來,這被子太大了,我要把它剪小一點。”平如大吃一驚,這才明白,她是真的糊塗了。


也是那一剎那,平如心裡感覺到了一種幾十年分離也從未有過的孤獨。


2008年早春,美棠病情日趨嚴重,終於入院治療。美棠病重後,精神很差,整日昏睡。有一天她忽然醒來,好像得了一刻的清醒,對身邊的女兒說:“你要好好照顧你爸爸啊!”說完,又昏昏睡去了。三月十九日,美棠便安詳地走了。


5. 我空空的來到世間,只有這些最愛


故事到此就結束了。在《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這本書的後半部分,有一幅插圖,是饒平如老先生的畫。畫面中絕大部分是五顏六色的雲彩,幾乎鋪滿了整個頁面。畫的左下方有一間小茅屋,屋旁樹木掩映,離小屋不遠處站著一對攜手的男女。他們背對著讀者,面向滿天的雲彩,手指著絢爛的天空,好似對著這五彩的雲霞交流著各自的體會。


這頁畫上還有幾句詩和幾列備註,大意是美棠與平如曾想晚年退居山村,迴歸田園,過布衣素食、與世無爭的生活,但期平安團聚,其他均無所求。這幅畫其實是老先生在經歷人生風雨之後對愛情最為樸素的夢想。他的一生充滿動盪,安穩無爭的日子少之又少。


有一種愛情的範本叫“平如美棠”: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他本出身於殷實之家,少年時家國遭日寇蹂躪,於是便從軍抗戰。經歷槍林彈雨,目睹戰友犧牲,見過青山掩映,殘紅似血,他也暢快地想過,戰死沙場未嘗不是一件幸事。後來他遇見美棠,生命中多了一人,便不可疏忽。國民黨軍敗退,他與美棠四處奔走,謀求生計,歷經艱險和意外。十年動盪期間,他被打為右派,不得不與家人分隔22年。漸至晚年,兩人終於有了安寧的生活,卻也需面對病痛困擾,而美棠終究離他而去。


這樣的一生,動盪卻也幸運。動盪的是時局,芸芸眾生被裹挾著起伏顛簸。幸運的是愛情,因此也曾品嚐喜樂和詩情。正如畫面配文所言:“我空空的來到世間,只有這些最愛”。最愛的這些,不就是動盪中的浪漫詩意,以及攜手面對艱難的不離不棄嗎?而正是愛情,讓這些生活點滴變得五彩繽紛,令身在其中的人流連忘返。


對於愛情,他們有很深的信仰。饒平如老先生曾說,“白石為憑,日月為證,我心照相許,今後天涯願長相依,愛心永不移。這個歌詞說得很好,天涯,這個愛心是永遠不能夠移的”。他們是認真而天真的。不曾因為坎坷或分離,就拋棄彼此,他們是在認真地堅持著。而平淡和困苦,也需要天真去調劑,他們用不滅的熱情去擦拭生活的乏味,讓柴米油鹽的生活有了風花雪月的味道。


如果說愛情真的有範本,那麼這本書值得我們去細細體會,因為這裡面告訴我們的是,如何在一粥一飯中體會愛情的樂趣,如何在艱苦困頓中不動搖,直到死亡將兩人分開,而到了最後,一方依然選擇不去忘記。風風雨雨也好,平平淡淡也好,攜手一生相知相守,就是最偉大的浪漫。


排版|涼山

路上讀書:全球名校博士30分鐘精讀一本好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