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故事|杨六郎把定三关口,古迹丰富了金锁关旅游

在铜川地区,千百年来流传着这样几句脍炙人口的谚语:飞将军李广守三边,仁贵三箭定天山,杨六郎把定三关口,梁红玉击鼓战金山。

铜川故事|杨六郎把定三关口,古迹丰富了金锁关旅游

杨六郎名延昭(即延景),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年轻时随父杨继业多次出征,常为先锋,镇守边关20余年,军纪严明,屡败契丹军。

据史书记载:他儿子杨宗保、孙子杨文广,都是宋朝忠心报国的“杨家将”。宋仁宗时,杨文广被范仲淹擢用,后跟随狄青到南方。

公元980年,辽承天后(萧太后)领兵十万南侵大宋,攻占了幽云(今北京等地)十六州,又占领了山西、陕西的北部。

次年,北番辽王向宋太宗(赵匡胤之弟)打来书表,要宋太宗到山西雁门关金沙滩“饮宴”,如果不去,他们就要发兵征战。

宋王胆寒,杨继业深知这是辽王的诡计,凶多吉少,决定命大郎杨延平身穿龙袍,代替宋王前去赴宴,因为杨延平与宋王年龄相当,相貌也相似。

又命令杨家八虎分三路进军到雁门关,双方在金沙滩开战。宋太宗夹在军营中,目睹辽兵强悍的阵势,趁机在乱马军中乘驴车仓皇逃走,宋军大败。

杨家兄弟死伤更悲惨,独老将军杨继业冲出战场,突围到“瓦桥关”,又不见宋军(潘仁美带领的军队)救援,杨继业率领部下仅有100余人,拼力死战,不幸落马被擒。他拒不投降,绝食三日,碰死在李陵碑前。

986年,契丹军又南下攻宋,28岁的杨延景痛断肝胆,忘不了“金沙滩”家仇国恨之耻!大哥替了宋王死,二哥短剑染黄沙,三哥马踏肉泥浆,四哥八弟被贼陷,五哥出家当和尚,七弟被潘贼射死在法场,他发誓愿意死在疆场和契丹决战,抗拒辽兵入侵,民遭涂炭,以慰先父在九泉下的英灵。

杨延景连夜从耀州东边的宝鉴山率兵北上,众兵丁挂弓带箭,雄赳赳,气昂昂,马不停蹄地直开到金锁关。

金锁关北边有三岔道口俗称“三关口”,北通延安,素有“金锁天险,鹰鹞难逃”之说,关寨牢固,固若金汤,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杨六郎血气方刚,又是个百步穿杨、箭不虚发的“神枪手”,他把兵力部署在三个道口,埋伏在东、南、西山谷的梢林里,与干妹杨排风挺立在高高的山岭上,单等契丹入围。

铜川故事|杨六郎把定三关口,古迹丰富了金锁关旅游

夜色苍茫,月残如血,直到半夜三更,契丹军浩浩荡荡逼近金锁关,但见烟尘滚滚,战马长嘶,似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杨六郎箭头锋利,搭在弓上,用尽平生的力气,朝北方连射三箭,只听“嗡嗡嗡”三声,利箭在空中怒吼、呼啸,放出闪闪的寒光,顿时契丹人马乱了套,宋军个个胆气豪壮,冲进敌营拼杀,契丹兵人踏人,马踏马,相互撞击,死的死,伤的伤,纷纷逃窜,宋军获胜。此后,辽宋不再发生大的战争,契丹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改革开放以后,金锁关人民艰苦奋斗。昔日荒凉、落后的金锁关地区变得林木葱郁,环境清幽,绿荫铺地,山花芬芳;深谷山庄处处盖有农家小院,家家门前苹果鲜红滴翠,豆棚瓜架,葡萄累累,人人都过着幸福的生活。

如今的金锁关镇,自然风光雄奇秀美,西边山顶有杨六郎洞(当年杨六郎屯兵养马之地),南边有“姜女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南临西安,北抵延安、榆林。杨六郎古迹丰富了金锁关镇的旅游,拓展了广大村民的致富之路。(方正)

(CJ)

铜川故事|杨六郎把定三关口,古迹丰富了金锁关旅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