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只有平等的愛情,才談得上靈魂伴侶式相守


《簡·愛》是英國小說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中國人最為熟知的外國小說作品之一。這部小說並非自傳式小說,但卻的的確確充滿著作者的影子,其宗教觀、世俗觀、愛情觀也都體現著作者的觀念和思想。

《簡·愛》:只有平等的愛情,才談得上靈魂伴侶式相守

《簡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主人公簡愛與羅切斯特的知己式愛情,按現在的流行語來說,就是“靈魂伴侶式”愛情。簡愛並非美人,相反,她不僅其貌不揚,而且身材矮小,有時甚至會為自己這無法彌補的缺陷而自卑,但她有美麗的靈魂,有純淨無私的心靈,這使得她的形象分外閃光,尤其在美麗而庸俗的英格拉姆小姐面前,她毫不為自己的“不好看”而自卑,因為她明白自己的價值,她有自信的資本。而羅切斯特先生也在這些方面與她匹配。他的相貌亦算不上好看,但所有人,不管是下人,還是貴族,都為他的才華和談吐所傾倒。如此相配的才華,自然使得這兩人成為世人口中的知己,他們的結合也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了,但筆者認為,才華的相配只是表面,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尚未提及,這就是靈魂的契合與平等。

愛情是需要平等的,如若總是一方遷就而一方趾高氣揚,那這段感情很難進行下去,即便有一時的激情,也難以避免最終疲憊覆滅的結局。

《簡·愛》:只有平等的愛情,才談得上靈魂伴侶式相守

曾經在課堂上,外國文學老師講到《簡愛》這本書,曾談起簡愛對於世俗的反抗有一個很大的遺憾,這個遺憾使得她的思想侷限在時代裡,沒有衝破時代觀念的束縛,以至於使得她的反抗不夠徹底。這個遺憾就是指:簡愛沒有衝破世俗婚姻觀念的束縛和羅切斯特在一起。但筆者如今並不認同這個觀念。因為簡愛在得知羅切斯特還有個瘋老婆伯莎尚在人世的時候,經過痛苦和猶豫後,還是拒絕了羅切斯特要求她和他在一起的請求時,除了不想成為他的“情婦”,以失去人格尊嚴,還有一個原因已在書中提及:“因為信念已被扼殺,信任感已被摧毀!”簡愛最在乎的,是她和羅切斯特如此相愛,他竟然直到婚禮,都瞞著他自己還有一個尚在人世的妻子的事實,不僅將她置於“情婦”的尷尬地位,更重要的是他在感情上隱瞞、欺騙了她,傷及了她的信任。這種行為幾乎是不可原諒的,但簡愛深愛他的羅切斯特,她體諒他的痛苦,同情他被瘋女人伯莎家族騙婚的悽慘,因此這雖一時阻礙了他和她的結合,但終究沒有抹殺他們再度結合的可能。

《簡·愛》:只有平等的愛情,才談得上靈魂伴侶式相守

除此之外,讓簡愛最為在意的,就是兩人的財富地位的懸殊。許多人可能會想,身份和貧富都是外在之物,不足以影響兩個人靈魂的平等。筆者對此是不敢多加認同的。在筆者看來,靈魂思想的平等,往往需要以這些外在事物的平等作為基礎。就像簡愛與羅切斯特婚禮前的那段日子,雖看似甜蜜美好,但其實經常會有小的摩擦,比如簡愛習慣了平民式裝束,並不喜歡也不願意穿上華麗的衣物或戴上昂貴的飾品,但羅切斯特卻執意要帶她去選最高貴的東西,固執地要把簡愛裝扮成一個漂亮的新娘。但簡愛明知自己外貌的缺陷,羅切斯特想要把她塑造成一個美麗新娘的願望,雖說是人之常情,但那種狂熱,卻其實是對於美的另外追尋,他忽略了簡愛的感受。她在被迫接受這些或與之抗爭的時候,心裡其實是不痛快的,甚至隱隱感受到了對這種經濟依附關係的擔憂,因此她一直想,若是自己能有一筆財產,哪怕不多,她也能心安理得地接受這些東西了。這其實表明了她心中的那種平等觀一直站著上風,她嚮往平等的交往,這種觀念和現代社會所提倡的女性需要經濟獨立的觀念是相符的,這裡就體現了《簡愛》思想的超前性。

《簡·愛》:只有平等的愛情,才談得上靈魂伴侶式相守

但即便簡愛和羅切斯特之間存在著這樣一個物質平等的隔閡,但畢竟他們二人是真的靈魂知己,他們知道互相體諒對方。而簡愛的表兄聖約翰所謂的愛情,則是自私的,說是愛,卻毫無愛可言。他冷酷無情地要求簡愛為了“神聖的事業”嫁給她,以成為她的助手,卻絲毫不關心簡愛,不顧她的健康和心靈要求,甚至還要剝奪她的愛情淨土,並將簡愛的拒絕看成她的罪孽,不近人情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即便他有富有魅力的外表,卻難掩心靈的乾涸和自私。因此簡愛和他難有任何共同語言,更談不上靈魂的交流。只有羅切斯特,才有可能和簡愛在靈魂上達到平等。

《簡·愛》:只有平等的愛情,才談得上靈魂伴侶式相守

而恰好,作者寬宏大量地給簡愛和羅切斯特的真正平等式愛情安排了契機:羅切斯特的原夫人伯莎一把大火燒掉桑菲爾德府,羅切斯特失明並殘廢;而簡愛,則在經歷死亡的陰影后,幸運地繼承了其叔父的遺產,從而也擁有了一筆錢。至此,羅切斯特丟掉了他趾高氣昂的富人派頭,而簡愛則也成為了經濟獨立的女人,如今的他和她,是真真正正平等的了,由此一來,簡愛不止跨越了法律的障礙,更在身份和思想上得到了和羅切斯特的平等地位,這才為他們後來的婚姻美滿提供了基礎。

《簡·愛》:只有平等的愛情,才談得上靈魂伴侶式相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