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詡的“追求完美”,實則是強迫症在作祟!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行為:

  出門後走出不到100米會重新回去檢查房門是否鎖好;下車後不出50米會倒回來檢查車門和車窗是否關好;睡覺前反覆檢查窗簾和一些角落;洗手的時候要反覆搓還是感覺洗不乾淨……這些反覆出現的“強迫”自己的“怪癖”行為,根本就不是在追求完美,而是你“強迫”了!!!

你自詡的“追求完美”,實則是強迫症在作祟!

  精神疾病診療專家項春蘭主任表示,強迫症是一種較常見的心理障礙,不同人群中患病率在1%~3%之間。患者通常有這樣的特徵:對自己期望過高,即使不斷努力,仍難達到目標,還非常要強、追求完美,內心卻又自卑。常見於每年年終考評期、每個考試期、尤其在升學壓力較大的中考、高考時期。

  對號入座!以下這些行為你有嗎?

  01、強迫行為:反覆鎖門、關燈、咬指甲等

  反覆檢查煤氣是否關好、門是否鎖上;對抗性強迫行為,如反覆告誡自己不要把強迫意向變為實際行動;強迫性儀式動作,如進家門必須先跨左腿、強迫眨眼、咬指甲等。

你自詡的“追求完美”,實則是強迫症在作祟!

  02、強迫觀念:某些現象反覆出現

  產生某種聯想、觀念、回憶或疑慮現象。懷疑自己的行動是否正確,或對自然現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進行反覆思考,或強迫對立思維,如想到“擁護”,立即出現“反對”。

你自詡的“追求完美”,實則是強迫症在作祟!

  03、強迫恐懼:怕自己得了某些疾病

  怕病,總是擔心自己可能得了某種病,某些患者坐著想,站著想,躺著還想,想到後來不停地去醫院檢查自己是不是得疾病了,實則體溫正常,各項指標都沒問題。

你自詡的“追求完美”,實則是強迫症在作祟!

  04、強迫情緒:害怕情緒失控

  具體表現主要是強迫性恐懼,如害怕自己會發瘋,會做出違反法律或社會規範甚至傷天害理的事,而不是像恐懼症患者那樣對特殊物體、處境等的恐懼。

你自詡的“追求完美”,實則是強迫症在作祟!

  05、強迫動作:洗滌、檢查、計數

  反覆多次洗手或物件,對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覆檢查,如檢查自己鎖好的門窗,核對已寫好的賬單、信件或文稿等。

  06、強迫意向:出現違背現狀的念頭

  患者出現一種明知與當時情況相違背的念頭,卻不能控制這種意向的出現,如母親抱小孩走到河邊時,突然產生將小孩扔到河裡去的想法。

  強迫症雖是一種治療較困難的心理障礙,但只要採取恰當的治療方法,多數患者可以獲得良好的療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