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極拳中剝離了一個圓,柔力球運動,傾情演繹“純圓”集合季

導語:小編在前七篇文章中,詳細闡述了什麼是“柔力球”、它是如何問世的,三十年的發展歷程涵蓋了“柔力球”的發詳地、發明人、器材、競賽和管理制度,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主線闡述了,“柔力球”運動的風雨來時路,現狀情況及未來展望,相信讀者已經能夠就“柔力球”運動本身,勾勒出一個大致的輪廓。今天,小編將以柔力球“觀點包”的形式,對“柔力球”運動小結一番。由於小編才疏學淺,所思所言定有欠妥之處,望各位有識之士,觀後不吝賜教,小編在此向您先行道謝!

從太極拳中剝離了一個圓,柔力球運動,傾情演繹“純圓”集合季

與美景最配的是不忘初心的歷程


觀點一:“柔力球”是一項專注於“圓”的運動,這個“圓”是從“太極拳”運動中剝離出來的。我們知道“太極拳”的基本原理就是圓,但“太極拳”並不全是圓,它還包涵著非圓的曲線和進攻的直線,演繹了“圓、潤、綿、軟、巧”的借力打力的神話,是一個寵大的運動體系。

從太極拳中剝離了一個圓,柔力球運動,傾情演繹“純圓”集合季

太極拳不敗的神話

“柔力球”雖然是從“太極拳”的用圓理論演化而來,但它只是將“太極拳”中的圓剝離出來,每一個動作都不離開圓,找不到絲毫的直線運動痕跡(否則就是犯規動作),是一個將圓做到極致的“純圓”運動,這就是“柔力球”區別於其他球類運動的顯著特徵,也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一個杜絕直線運動的球類項目,體現了“捨己從人,隨屈就伸”的處世之道,“柔力球”運動毅然的捨棄了硬碰硬的慣性思維模式,以包容的姿態,圓潤的曲線,接納來球,然後在圓中蓄勢,再蓄勢,最後使柔力球帶著“對手的力”、帶著“新生的力”,帶著“拋球者的思想”,沿著圓的切線飛出,去實現既定的目標,這就是“柔力球”的魅力所在!

從太極拳中剝離了一個圓,柔力球運動,傾情演繹“純圓”集合季

柔力球沿圓的切線飛出


觀點二:“柔力球”是中華體育運動歷史發展的必然,有幸的是白榕先生,讓“柔力球”早日與廣大體育愛好者見了面。為什麼這樣說呢?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煙海,但人們對億萬年來的自然界的研究發現,包括日經月行,斗轉星移,莫不以圓為軌道、露水為珠,石磨為卵,莫不符合圓的規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飛機之螺旋槳、汽車之輪轂、電機之轉軸、乃至電子顯微鏡下才可見的物質之微觀結構,無一脫離圓的運動,可見圓是萬物運動的本質,乃乾坤之大道!

從太極拳中剝離了一個圓,柔力球運動,傾情演繹“純圓”集合季

圓乃乾坤運行之大道

“柔力球”是純圓的運動,符合萬物運動不離圓的本質,因此發現或者說發明這項運動是早晚的事,但一定需要對的事碰上對的人,“柔力球”碰上白榕大師,就這樣應運而生了,否則不知要過多少載,才會出現,可以說我們這代體育愛好者們是有福的人!

從太極拳中剝離了一個圓,柔力球運動,傾情演繹“純圓”集合季

鐵桿球迷和白大師夫婦在一起


觀點三:“柔力球”運動,之所以能夠克服困難,篤定前行,是因為它符合我國傳統文化的陰陽之道。易經告訴我們: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意思是說,浩宇間的所有現象都包含著陰陽兩個方面,它們之間既互相對立鬥爭,又相互滋生依存,這就是人們熟知的“對立統一”規律,無處不在,也是事物產生與毀滅的根由所在。陰陽之道造化萬物,天地、日月、雷電、風雨、四時、雄雌、剛柔、動靜、顯斂,萬事萬物,莫不是陰陽變化所至。人生之理,同樣是以陰陽二氣養百骸、經絡、骨肉、五臟、六腑,乃至七損八益,一身之內,莫不合陰陽之理。

從太極拳中剝離了一個圓,柔力球運動,傾情演繹“純圓”集合季

對立統一,才有世界的美麗

那麼“柔力球”是怎樣遵從這一理論的呢?小編自忖為:

  • 無極生太極,即產生了“柔力球”的一個圓。無論運動員,怎樣變幻動作,都是圍繞著一個相對固定的圓展開的運動,離開圓,“柔力球”運動就不復存在。
  • 太極生兩儀,即“柔力球”的正反手運球,正手為陽,反手為陰,堪稱“柔力球”的兩儀。
  • 兩儀生四象,即“柔力球”的正反手拋接球,共形成四個拋接球方式,把它們叫作“柔力球”的四象較妥。
  • 四象生八卦,即“柔力球”的正反手扣球、左右平拉球、肩後和頭後球、腋下和背後球,稱為“柔力球”的八卦不為過。
  • 八卦之後,將會演繹出無窮無盡的奇妙的圓的動作,橫圓、豎圓、側方圓,大圓、小圓、連環圓,演繹著無窮大的“純圓”集合。
  • 例如現今的“柔力球”套路表演運動,已經在廣大球迷中,變幻出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美妙身法和動作,都是在圓的軌道上動作,是令人賞心悅目的“柔力球”運動(脫離圓軌道的不是“柔力球”運動);“柔力球”競技運動,也在不斷的提高水平,出現了翻身、轉身、飛身、下蹲、騰空等高級競技動作,當然也沒有離開過圓(脫離圓軌道即為違例,不得分)。
從太極拳中剝離了一個圓,柔力球運動,傾情演繹“純圓”集合季

美妙的“柔力球”套路表演

可以說,“柔力球”運動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孕育的又一新生體育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陰陽之道的又一有力的闡述者。

從太極拳中剝離了一個圓,柔力球運動,傾情演繹“純圓”集合季

旭日東昇--最大的圓,光芒照大地


觀點四:“柔力球”運動的特點,讓競技體育迴歸大眾。“柔力球”運動體現了中華民族善良、堅韌、含蓄、包容、奮進的優秀品質和民族性格。“柔力球”運動用生動的肢體語言,形象直觀地展示了國人“圓潤”的哲學思想和為人之道,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中國文化。

從太極拳中剝離了一個圓,柔力球運動,傾情演繹“純圓”集合季

看得見的中國文化

縱觀當今體育世界,各類運動項目,諸如球類、田徑、體操、游泳、等等,均為力的對抗,一切技戰術均蘊含在力量之中,小到羽毛球、網球,大到籃球、足球,莫不如此。柔力球則完全相反,柔力球的理論基礎源自中國古典哲學,其表現形式為“以柔克剛、以退為進、順勢化力、借力打力”的圓曲線運動。“柔力球”運動的出現,豐富了球類運動的內涵,使競技體育向大眾迴歸。

從太極拳中剝離了一個圓,柔力球運動,傾情演繹“純圓”集合季

大眾參與的柔力球全國公開大賽

現代競技體育的更高、更快、更強的思維定勢,使競技體育和大眾的關係漸行漸遠。柔力球顛覆了單純以力量和速度取勝的運動理念,更多的是靠智慧和技巧取勝。他不僅保留了競技體育的特性,且使運動的觀賞性、趣味性和藝術性有了很大的提升。使體育運動成為人人可及,雅俗共賞的生活內容,拉近了體育與廣大群眾的距離,讓體育迴歸到全民健身的本質。

從太極拳中剝離了一個圓,柔力球運動,傾情演繹“純圓”集合季

迴歸之路,雅俗共賞


觀點五:“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柔力球運動已逐漸成為中華民族體育的象徵和文化符號之一。當下歐洲、亞洲、大洋洲以及港、澳、臺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這項運動,併成立了相應的專業協會。其中以日本和歐洲開展的規模較大,“柔力球國際邀請賽”多次在德國、日本、澳門、香港、臺灣舉辦。我國的柔力球組織,每年走出去教學推廣,也在國內舉辦對外的培訓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大促進了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溝通,加深了世界人民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理解,更好的傳承和發展了民族體育事業。

從太極拳中剝離了一個圓,柔力球運動,傾情演繹“純圓”集合季

柔力球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文化


結語:相信根植於中華文明厚土上的“柔力球”運動,在今後的前進道路中,定能將圓的哲理向全世界深度解讀,定能將“純圓”的集合,演繹到極致,定能沿著“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部署,為中外體育、文化交流提供有形的支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自己的貢獻!

(注:文中所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參考。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