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9至2019的20年間中國軍事實力鉅變,能見證其變化乃人生幸事

全文篇幅較長,2300餘字,感謝耐心閱讀

在1999年到2019年20年間,我國無論經濟還是軍事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軍事實力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下分別從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來看看20年間我國軍事力量的鉅變。

陸軍,除了武器裝備變化大,最大的轉變是作戰思維的轉變

首先從陸軍上來看,1999年陸軍最大的亮點就是99式坦克的裝備,但是當年的99式坦克並不完善,只是為了參加閱兵而加緊製造出來的產品,當時我國陸軍主力裝備還是以59式、88式為主,搭配300輛左右三代坦克96式。當時59式坦克在我陸軍中服役數量多達5000輛,其中只有不到1000輛是比較先進的59D。陸軍航空兵則剛開始組建不久,當時全軍直升機數量只有200餘架,大部分還是進口俄羅斯的米171/17,專用武直更是無從談起,只有用直9改一下充當武裝直升機。防空火力還是以火炮為主,搭配少量的便攜式防空導彈、紅旗7作為野戰防空導彈,作戰理念還是講究大兵團、扛紅旗、搶山頭,作戰演習按照預案來,演習結果大部分是以紅軍獲得最後的勝利,總體上還是處於冷戰時期的標準,至於什麼信息化、體系作戰、精確打擊什麼的還處於研究摸索階段。

從1999至2019的20年間中國軍事實力鉅變,能見證其變化乃人生幸事

99年閱兵的99式坦克,並不完善

從1999至2019的20年間中國軍事實力鉅變,能見證其變化乃人生幸事

陸軍主力是多達近5000輛的59式坦克

到了2019年,截止目前我軍三代坦克96A/B數量就超過3000輛,99A/G數量超過1000輛,59式坦克也只剩1000輛左右的59D型。陸航則擁有千餘架各型直升機,包括武直10,武直19,直18,直20等等各型國產直升機。防空則以新一代自行防空火炮,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紅旗16,紅旗17等新型防空導彈為主,可以為陸軍提供野戰機動全方位防空保護。作戰思維也發生了重大轉變,無預案的實戰演習也越來越多,演習中不再是紅軍必勝,藍軍必敗,實際上紅軍屢敗屢戰,以至於出現“活捉滿廣志”的口號。陸軍作戰理念也發生重大變化,精確打擊,空地協同成為演習常態,組建新型合成作戰部隊、空中突擊旅等新型部隊,這些都是作戰思維發生重大轉變的標誌,我國也成為繼美俄之後第三個完全具備體系化作戰能力的國家,陸軍在經過現代化的裝備及作戰思維武裝後,依舊是世界上不可戰勝的一支力量。

從1999至2019的20年間中國軍事實力鉅變,能見證其變化乃人生幸事

紅旗17野戰防空導彈

從1999至2019的20年間中國軍事實力鉅變,能見證其變化乃人生幸事

99G坦克

從1999至2019的20年間中國軍事實力鉅變,能見證其變化乃人生幸事

大批量的武直10

海軍,如果說陸軍的發展是一日千里,那麼海軍就一日萬里了

1999年中國的海軍主力裝備只有2艘052、1艘051B級167號,護衛艦也就5艘053H3勉強可用,至於進口的現代級要2000年才到貨,所以1999年中國只有8艘驅護勉強可用,至於區域防空就別想了,登陸艦還是老式搶灘登陸理念的072,航母這東西還在夢中,當時中國海軍實力全球排名十名開外,別說同歐美日對比了,就是在亞洲我們對面也比我們強太多。那個時候面對美軍的航母壓力真的非常大,簡直毫無辦法,最後甚至不得不提出022打航母這樣瘋狂的想法。

從1999至2019的20年間中國軍事實力鉅變,能見證其變化乃人生幸事

1999年中國海軍主力

從1999至2019的20年間中國軍事實力鉅變,能見證其變化乃人生幸事

022打航母曾盛行,隨著海軍的壯大銷聲匿跡

但是到了2019年,情況就大不一樣了,航母已有2艘服役了,第三艘已經在組裝了,再也不擔心美國航母的威脅了。2萬多噸的兩棲船塢登陸艦都8艘了,如同準航母一般的075兩棲攻擊艦也在建造了,各種盾艦服役數量將超過20艘,在建的盾艦也有20餘艘,新型護衛艦054A/056近百艘,而且全部完全國產。至於以前的主力112,113,167,053H3之類的能退則退,能賣則賣,實在不行就送去驅十養老退居二線,就是連進口的現代級也不重視了。我們海軍實力更是從十名開外一躍成為世界第二,遠超歐,日等國,不光如此,在2019年以後的至少十餘年的時間內,我們還將持續一年一支艦隊的下水服役規模增長,真真正正的一日萬里,成長為一支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決定性力量。

從1999至2019的20年間中國軍事實力鉅變,能見證其變化乃人生幸事

2019年中國海軍

從1999至2019的20年間中國軍事實力鉅變,能見證其變化乃人生幸事

中國航母編隊

空軍,立足國土防空轉變為攻防兼備

1999年中國空軍主力還是殲7,殲8,少量飛豹,然後就是進口的寶貝疙瘩蘇27,甚至還有殲6這種戰機在服役。而國外如美,歐,俄,日等國早就開始以3代機為主,美國更是開啟隱形戰機時代,差距不是一般的大。當年我國空軍三代機蘇27數量只有48架(第三批次蘇27於2000年交付,蘇30都是2000年後的事),至於預警機,固定翼反潛機,情報偵察機這些高新技術裝備更是一片空白。空軍防空導彈部隊則是以進口S300系列為主,搭配老式的紅旗2,轟炸機部隊裝備的轟6則根本沒有戰略轟炸能力,只能執行戰術轟炸任務,當年中國三位一體核力量就缺空中打擊力量了。

從1999至2019的20年間中國軍事實力鉅變,能見證其變化乃人生幸事

“七爺”是絕對的主力

從1999至2019的20年間中國軍事實力鉅變,能見證其變化乃人生幸事

殲8II是國產最先進的

從1999至2019的20年間中國軍事實力鉅變,能見證其變化乃人生幸事

當年的寶貝疙瘩,現在全退了

而進入2019年,經過20年的發展,我國空軍則開始以3/4代機為主了,國產殲20小批量服役,國產三代機殲10A/B/C數量近500架,國產化的側位家族殲11/15/16總數量超600架,三代機數量僅次於美軍,規模全球第二,各型預警機裝備數量30餘架,反潛機,情報偵察機等各型高新機遍地開花。改進後的轟6雖老,但是性能提升巨大,具備核打擊能力,拼齊了三位一體核打擊最後的版圖。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空軍從一支國土防空部隊轉變為一支攻防兼備的國防核心力量。

從1999至2019的20年間中國軍事實力鉅變,能見證其變化乃人生幸事

國產殲10大批量服役,各型數量超過500架

從1999至2019的20年間中國軍事實力鉅變,能見證其變化乃人生幸事

全球第二款服役的4代重型戰鬥機

火箭軍,國家基石越來越穩

1999年的時候火箭軍(當年的二炮)雖然也有一定數量的洲際彈道導彈,但是大部分都是固井發射,這種發射方式存在生存能力弱的缺點,雖然DF31具備一定的機動性,提高了生存能力,但是射程近(8000公里),只能攜帶單一彈頭,突防能力差。而到了2019年,我國洲際導彈則是以新型的DF41、DF31AG為主,具備射程遠、機動性高、生存能力強、能攜帶多彈頭突防能力更強。除了洲際彈道導彈,在中程導彈上也發展出新的高度,比如DF26反航母彈道導彈,可搭載超高速飛行器的DF17,這些在世界上都是獨樹一幟的反航母武器。火箭軍作為國家安全的基石,越來越穩。

從1999至2019的20年間中國軍事實力鉅變,能見證其變化乃人生幸事

DF26

從1999至2019的20年間中國軍事實力鉅變,能見證其變化乃人生幸事

DF打靶

從1999至2019的20年間中國軍事實力鉅變,能見證其變化乃人生幸事

DF41

作為一個老軍迷,想起1999年美國轟炸我大使館的恥辱,想起81192王偉光榮犧牲時的悲壯,哪個時候真的憋屈,為啥?因為器不如人。但是現在看到我們的飛行員駕駛先進戰機在空中命令敵機離開,海軍駕駛先進戰艦直接攔截敵艦,那一股捨我其誰的無畏精神感到非常的感動和自豪,為啥?不僅僅是將士們的無畏精神,更是為武器裝備越來越先進而自豪。20年太長,20年也太短,作為一箇中國人有幸見證中國軍事實力在這20年間的崛起,是人生中的幸事,期待還能見證下一個20年,願祖國明天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