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老话常说:“凡事过犹不及。”


的确如此。 做人太过,容易惹人厌恶;做事太刚,容易招来麻烦。 要知道,物极必反,做人做事都要把握好一定的尺度。


01

话别说太满


《古兰经》中,记载过这么一件事。


有一个人请教圣人:“你最怕什么?”

圣人指着舌头说:“我最怕它。”


一个人为什么最害怕舌头,还要想尽办法管好自己的舌头?


那是因为,口无遮拦,话说得太多,就会容易祸从口出。


有一次公司聚餐,同事之间都聊起了日常相处。


有位新来的妹子,和同事敏伊是旧同学,以往两人关系都挺好。 为了让自己快速融入到集体中,新来的妹子便和大伙儿说起了她们之前的趣事。


一开始,大家都听得乐呵呵的。 妹子看大家很喜欢听趣事,更来了兴致说下去。 可没想到,妹子一连抖了几件敏伊的糗事。


敏伊一听,脸色都变了。 但妹子却仿佛没有看到一般,继续开口用敏伊的糗事来打趣。


敏伊心里一肚子气,但不知道该怎么打断她的话,只好咬紧牙关,勉强不让眼泪掉下来。


这时,大家也察觉到敏伊难看的脸色,于是想要转移话题让妹子不要继续说。


但妹子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一直滔滔不绝。 最终,这场聚餐后,敏伊就不再和妹子来往,同事们也纷纷和妹子保持了距离。


有句古话说过:“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话不说尽,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养。 很多时候,不是话说得越多,就会越好。


若不看场合乱说话,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说了不该说的话,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要知道,说话的分寸,其实就是做人的分寸。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春暖花开


02

人别熟太快


曾经在网络上,听过一段话是这么说的:“人与人之间,还是慢一点的关系最好。”


是啊,一段好的关系,都是循序渐进的。


若熟悉得太快,太早与之深交,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表妹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


前不久,她搬了新房子,和一个女生一起合租。 一来到新家,室友就自来熟地跟她打了招呼,挽着她出门一起吃饭,让表妹觉得很是欢喜。


表妹以为,室友的热情是只对她一个人的,所以很快就交了真心。


然而,没过几天,表妹就发现室友经常找她帮忙。 小到下楼倒垃圾、打扫房间卫生,大到跑腿送钥匙、去邮局寄邮件。


次数多了,表妹有点力不从心,但每次一想到室友热情的笑容,就心软了答应。


表妹觉得,相处了这么久,彼此感情都很深厚,于是生日那天邀请了她一起过生日会。


结果,当她打电话给室友时,室友却冷漠地拒绝了: “哎呀,我现在没空呢,我和同事约好了那天下班一起看电影呢。”


正要挂电话的时候,她听到电话那边的室友在回答朋友说:“是我那傻乎乎的室友,我真没空搭理她呢。”


听到这话,表妹的心一下子就凉了。


正所谓,水不试不知深浅,人不交不知好坏。


任何一段关系的发展,若一蹴而就、太急于求成,很容易错付了真心,也失去了信任。


朋友间最好的相处关系,不是一相识就掏心掏肺,而是细流长流,缓缓而来。

永远要记住,人别熟太快,淡然处之,才能更长远。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在白垩崖边一直等到天黑


03

心别想太多


曾经在书上读过一则寓言故事。


有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找哲人寻求解脱的方法。


哲人拿出一个篓子让他背在身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扔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路的尽头。哲人问他:“感觉如何?” 那人终于明白了生活越来越沉重的原因。


于是他问道:“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些沉重吗?” 哲人反问道:“你能不再为生活而担忧太多吗?”


那人愁眉苦脸地回答:“每当我睁开眼的时候,就总是为家庭、工作、爱情、友谊而忧虑。”


想起刘墉先生讲过: “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人生的恩恩怨怨,却能冷冷静静一一化解,有一天终于顿悟,这就是人生。”


想得太多,就会心累;想得太多,就会痛苦。


与其一直让自己的心负重前行,倒不如洒脱一点,把心清空,让一切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如此,才能常常保持心灵的快乐。
莫言在《檀香刑》中写道: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


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很多事情,不一定能十全十美; 若不断思索如何追求完美,让自己的心负重太多,那么到最后,你只会感受到不快乐。


多,有时候只会增加内心的负担,是另一种失去; 少非不足,也许,它是另一种更宽广的拥有。


舍得,是春风;放下,是秋雨。 有了春风秋雨的灌溉,我们的心灵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不惧风雨,不怕严寒。


人生在世,没有什么烦恼是挥之不去的。 心别想太多,自然就会拥有宁静舒适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