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眾籌:來錢最快的新農業模式?你敢嘗試嗎?


農業眾籌:來錢最快的新農業模式?你敢嘗試嗎?

從本質上來講,農業眾籌就是採用互聯網和社交網絡革新原有的農業生產流程,讓大眾消費者參與到農耕之中,倡導的是食品安全、可追溯農業生態、提前彙集訂單,使農場和農業的從業者提前組織生產,以訂單驅動農業,通過互聯網、眾籌和大數據推動中國訂單農業的發展。

2014年以來,農業眾籌興起,都市人可以親身參與到食物生產種植的過程中,吃到放心的瓜果蔬菜;根據訂單決定生產,減少損耗,農業眾籌正在試圖重組傳統農業鏈條。

同年3月,阿里旗下團購平臺聚划算推出的“聚土地”,網民可以買下一塊土地當上“地主”,從此每個月收到該塊土地產出的蔬菜水果。目前已有超過400畝土地被認購。2014年9月,“淘寶眾籌”確定了科技、農業、娛樂、公益等5個關注點。

農業眾籌:來錢最快的新農業模式?你敢嘗試嗎?


定製眾籌

“農業並不是暴利行業。管理不善、天災、滯銷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虧損,因此,收入極不穩定。”電商觀察家魯振旺指出。不過,當傳統的農業與新鮮的眾籌相遇,卻有不少人願意投身其中。

持續曝出的食品安全問題,是農業眾籌發展的有力推手。比如很多人對奶製品不信任,就想自己去養牛,喝自家產的奶,但是一個人養頭牛太貴,自己也喝不了這麼多奶。“那麼,多人‘眾籌’一頭牛,共同分享牛奶就是不錯的選擇。”

“我想邀請你,跟我父親一起來種田,留住最樸素的農耕生活。”這是杭州媒體人周華誠給自己在眾籌網發起的“父親的水稻田”項目所撰寫的文案。

在這個項目中,個人支持30元,即可以得到“父親”水稻田種出的1斤大米;支持300元,不僅可以獲得10斤大米,還可帶著孩子到水稻田,感受田園風光和農事樂趣。最終,項目資金比籌資目標多出4%,眾籌成功。

農業關乎民生大事,如今電商和傳統零售商也都盯上了這塊蛋糕,競相湧入生鮮電商領域,動作頻頻。消費者如果只需要買水果、農產品,為何不直接通過生鮮電商,而要採取眾籌的方式?

“農業眾籌與生鮮電商存在著本質區別。”眾籌網合夥人、農業總經理李玉民說,電商只是單純利用網絡平臺進行產品售賣,而農業眾籌在產品形成之前就有了完整的創意,包含更多內容和可選產品,為用戶提供的是個性化的定製服務,是新農業生產革新的有力手段。

從本質上來講,農業眾籌就是採用互聯網和社交網絡革新原有的農業生產流程,讓大眾消費者參與到農耕之中,倡導的是食品安全、可追溯農業生態、提前彙集訂單,使農場和農業的從業者提前組織生產,以訂單驅動農業,通過互聯網、眾籌和大數據推動中國訂單農業的發展。

李玉民表示,農業牽手眾籌的好處在於,可以獲得從創意到市場開拓全過程配套服務。

農業眾籌:來錢最快的新農業模式?你敢嘗試嗎?


淘寶眾籌的部分農業項目

吃農業眾籌這個大螃蟹,怎麼下嘴?

據瞭解,以眾籌的商業模式劃分,可將其分為平臺型、消費型和權益型三類。而目前常見的農業眾籌模式大多“由銷量決定產量”,即消費型農業眾籌。農場作為項目的發起方,在眾籌平臺上發起項目,籌集資金,並根據需求進行種植和管理,待農產品成熟後,直接配送到用戶手中。

事實上,這種農產品的預售模式只是農業眾籌的初級階段。

目前農業眾籌主要在農產品銷售環節,而實際上農業眾籌可以發生於整個農業大鏈條的各個環節,從農業育種、農產品流通、生態農場、農業機械、生物肥料,到農業科技、農業金融等。

目前,大部分農業垂直領域專業眾籌平臺,還沒有涉及到股權型農業眾籌。主要原因在於土地流轉、法律風險、財務管理等尚不成熟。

農業眾籌:來錢最快的新農業模式?你敢嘗試嗎?


眾籌網農業項目

高風險?回報也高!

農業眾籌利用互聯網和社交網絡彙集訂單,使農場和農業從業者能提前組織生產,以訂單驅動農業,解決了農產品流通中信息不對稱、中間環節多等問題,可以保證農民的收益。同時,農業眾籌項目通常會追溯農業生態,讓大眾消費者參與到農耕之中,帶來的參與感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

但是農業作為最古老的產業,要做眾籌項目,依然存在很大風險。

農業眾籌:來錢最快的新農業模式?你敢嘗試嗎?

從種植環節來說,田間地頭的操作十分複雜,農產品的生產受基礎設施、自然災害、病蟲害等影響較大;從倉儲環節來說,農產品多不耐保存,不同產品對儲存環境的要求也不同;從物流環節來說,目前國內農產品的冷鏈物流成本較高,並且效率難以保障;最後,從市場風險環節來說,即使是眾籌項目,也會面臨滯銷等問題,防控風險能力低一直是農業項目的短板。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明確表示,要將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該《意見》將為土地流轉大規模鋪開創造條件。未來隨著土地流轉的普及,農業眾籌是否將會成為前景廣闊的細分市場?

我們認為,“農業+眾籌”的模式僅能針對小部分高端用戶,合作模式仍需探討。由於農產品具有生產週期較長、單價較低、保值期短等特性,農產品生長過程中種植戶還需承受災害風險和市場風險。眾多因素綜合在一起,農業的“互聯網化”模式發展舉步維艱。目前火熱的眾籌模式,對於農產品來說,只能走高端小眾的路線,用戶一起湊錢買平時市場裡難以窺見的產品,或是一些精品蔬菜水果等,而生產基地想通過“以銷定產”模式來銷售高端產品,通過眾籌還是行不通。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也稱,有兩股大潮驅動著“眾籌農業”的形成與發展:天性與安全。一股驅動力是人類的天性與本能。人類最早是要通過農業勞動才能維持生存的,隨著城鎮化的大發展、社會分工的形成,有一部分人可以不用參加農業勞動也能生存。但千百年來的自然進化,在人類的天性裡,親近自然還是根深蒂固。另一股驅動力是舌尖上的安全擔心。我國不斷出現的食品安全醜聞,讓城裡的消費者成為驚弓之鳥,一些有閒一族或有錢一族希望通過自我勞動與體驗來滿足這一需要。

目前在我國各地發展迅速的社區支持農業可以部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一方面農場會闢出專門的土地,讓城裡勞動者來認購耕種,農場提供專業的種子及各種生長所需技術。另外的模式是直接配送,可以省去從田頭到餐桌的數個環節,讓消費者及時食用不施任何化肥農藥的安全菜蔬,但其價格相當於普通蔬菜的3至10倍,屬於小眾食品。

“眾籌農業形式多樣,如果要進行產業化,需要商業的力量和專業的力量。公眾參與的眾籌農業,未來要想進一步做大做強,需要改進的包括:進行必須的標準規範,還要有專門的外部監督,否則會出現信任缺失。”鄭風田說。

農業眾籌:來錢最快的新農業模式?你敢嘗試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