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煉一雙洞察真偽的慧眼呢?

如何修煉一雙洞察真偽的慧眼呢?

世事很複雜,世人也很複雜,如何判斷真偽?常讓人感到困惑,種種煩惱與痛苦也因此而生。無論信錯一個人,還是做錯一件事,往往會讓自己蒙受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損失。

如何修煉一雙洞察真偽的慧眼呢?佛家有修煉佛法的四個原則,如果得其精神,能大大提升我們的眼力。

第一個原則是:依法不依人。南懷瑾大師解釋這一原則說:“依佛的正法,不因為某一位老師、法師、上shi或善知識,我特別喜歡他,或者他對我特別鍾愛,而只相信他說的佛法,其他人所說的,我一概不理,不以為然,這不是一個佛弟子所該有的行為。學佛人只問對方所說的是不是正法,而不被個人的喜好愛惡所迷惑困宥。”

這一原則也可以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別人說的話,出的主意,我們不要因為對方是親近的人,就覺得他說得對,就聽從;也不要因為不喜歡對方,就對他說的話、出的主意無動於衷。首先要考慮:他的話合法嗎?他的話合理嗎?不合法不合理的話,誰說的都不聽。

如果有些話合法又合理,卻不知道對不對,該如何辨識呢?這就要從結果來推斷。打個比方,父母出於對兒女生活的關心,總勸他們安心於目前的工作,不要跳槽,不要做沒有把握的事。這時候該不該聽父母的,就需要想一

想:如果安心於目前的工作,最好的結果是什麼?我對最好的結果滿意嗎?跳槽或做其他有一定風險的事,最壞的結果是什麼?我對最壞的結果敢於承受嗎?如果對最好的結果不滿意,又敢於承受最壞的結果,就按自己的意思去做,沒必要完全聽從父母的。

第二個原則是:依經不依論。南懷瑾大師解釋這一原則說:“一切菩薩的論述以及後世的註解固然高明,但是,真正的佛弟子究竟應該以佛經作依據,不應以論藏作依據。所以,我常勸學佛的同學們,不要陷於這一百年來的佛學著作及註解中,暈頭轉向,應該直接研究佛經。至於名詞不懂,則可查佛學辭典,乃至於我所寫的及我所說的,只是幫助諸位瞭解研究佛經而已,不要以我的話為標準,要直接以佛經為依據。”

讀古人書,看後人的註解越多,可能越糊塗,離真義越遠。反不如讀原著。金庸在《俠客行》的小說裡描寫了這種現象:在一個名叫俠客島的孤島上,有一首前人抄寫的詩,那是李白的《俠客行》,據說其中隱藏著至高的武功秘訣。這首詩還有不少註解,據說能幫助人們理解武功秘訣。結果,天下無數英雄花了數十年工夫,窮研這些註解,各有所得,但最後,破解秘訣的卻是一個不識字、外號叫“狗崽子”的年輕人。原來奧秘在詩裡,不在註解裡。

作者為什麼要設計讓一個不識字的人破解秘訣呢?這是大有深意的。任何學問,無非是揭示生活的本質。一個人不識字,只要他懂生活,他也能抓住本質。一旦識了字,如果他不重視實踐,以誇示學問為能,就往虛的路子上走了,離事物的本質也就越來越遠了。

我們在生活中,要判斷人與言的真偽,就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打個比方,那個人自稱高幹子弟,如果我對他的身份很重視,就要去搞清他到底是哪位高幹的子弟,那位高幹是否有這樣一個子弟。有人給我出了一個主意,我就要進一步請教他的依據是什麼,然後檢測依據是否成立。想當然的主意是沒有用的。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保持這樣的理智,就不會感到迷惑了。

第三個原則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南懷瑾大師解釋這一原則說:“佛經有些是了義經,有些是不了義經。了義是徹頭徹尾的通達圓滿,譬如‘楞嚴經’、‘圓覺經’、‘華嚴經’、‘法華經’,這些是了義經。有些是不了義,乃是佛因人因事因時因地對宇宙生命問題的方便說法,雖末直截點出佛法的究竟,但若能將這些道理參照對比、融會貫通,還是有個趨向了義理趣的脈絡可尋。”

這一原則如何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呢?比方說,別人的話要不要聽,我們首先要判斷他的話對我們有何影響,有些話對我們人生的長遠發展有利,要優先聽取;有些話能解決眼前問題,聽不聽就要具體分析。比方說,你跟同事吵嘴了,心裡很生氣。一個人勸你:“跟同事最好和睦相處,不記小怨,你應該主動溝通,達成和解。”一個人勸你:“再也別理他了。以後他敢招你,對他別客氣。”前面的話是正道,是“了義”;後面的話是手段,是“不了義”,當然要聽前者而不聽後者。

交朋結友也是這樣,哪個朋友對我們的人生長遠發展有利,就優先結交,至於那些吃喝玩樂的狐朋狗友,只能帶來短暫的快樂,還是少交為妙。

第四個原則是:依智不依識。南懷瑾大師解釋這一原則說:“佛法是智慧之學,不是盲目的迷信,也不是呆板的功夫,真正智慧不是根據我們的意識妄想去推測。”

這個原則怎麼用到生活中呢?其要點是:不要按猜測做決定。比方說,看見戀人跟異性有說有笑,心裡就升起一堆疑問:她是不是移情別戀了?她是不是不愛我了?她是不是一直在騙我?她以前跟我說的話都是假的?這樣猜來猜去,越猜越疑神疑鬼,然後不知不覺做出很多愚蠢的事來。

按猜測作決定,往往會把好事變成壞事。這是中國人的一個老毛病,無論做人做事做學問,都喜歡猜測,而不重視實證。相反,西方人就比較務實,有了某個想法,就去踏踏實實求證。比如麥當勞公司在決定進軍中國之前,先花了三年時間調查中國的市場情況:消費能力如何?消費習慣如何?等等,據此進行市場定位、價格定位和服務定位,一上來就成功了。

另外,中國人還有一個毛病:依識不依智。比方說,同樣一句話,如果是領導說的、名人說的,就覺得有道理;如果是普通人說的,就覺得沒道理。這就近乎迷信了。只有保持自己的冷靜判斷,透過表面探究其實,才能得其真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