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在川開建 四川將有5000個地震監測臺站

4月29日,記者從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獲悉,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在四川開建,到2020年底,大陸地震預警網在四川省內的地震監測臺站將達到3000個。屆時,加上中國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在四川規劃、建設的2003個臺站,四川將有5000個地震監測臺站。

  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減災所所長王暾博士表示,相比於第一代預警網,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技術更優、響應時間更短、可靠性更高、覆蓋更廣、臺站更密集,服務區域更廣。

  據瞭解,當前,我國存在兩張地震預警網,根據工程規劃,其覆蓋200.8萬平方公里的地震預警網將於2023年建成。到2019年底,大陸地震預警網已經在全國建成了超過6300個地震監測臺站,其中1200個臺站在四川。隨著第二代預警網開建,到2020年底,四川將擁有5000個地震監測臺站,尤其隨著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完成臺站佈設後,其覆蓋區域更廣,對四川地震區人口的覆蓋率將達到99%,將推動四川省地震監測預警能力進一步提升。同時,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的“全國提升計劃”也將於近期發佈。

  此外,與第一代相比,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的提升不僅在臺站數量上,更圍繞著“又快又準提升預警信息服務效率”的目標,進行了顯著優化。王暾表示,第二代地震預警技術對於臺站和技術系統做出了基於分佈式處理的全面升級,進一步優化算法,繼續提升系統響應速度和預警可靠性,使得預警盲區半徑縮小15%,並有望在局部區域具有更小的盲區半徑,漏報率、誤觸發率也同步降低。

  王暾認為,第二代預警網在綜合性能和關鍵指標上不斷進步,繼續領跑行業,更好服務國家地震安全,也通過示範,更好服務更安全的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

  他表示,減災所正在邁向面向多災種預警的“天-空-地-地下”一體化監測預警之路,未來將致力於提供立體化的災害監測信息,服務自然災害安全,服務於政府和應急管理部門決策。

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在川開建 四川將有5000個地震監測臺站

減災所工作人員在甘孜石渠縣長沙貢瑪鄉政府便民服務中心安裝第二代地震監測設備

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在川開建 四川將有5000個地震監測臺站

本網訊(記者 馬工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