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典型】建設緊湊型“中央廚房” 塑造“1+9+N”全媒傳播矩陣 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改革典型是先行樣板和引路標杆,具有重要的引領、帶動、指導作用。去年以來,全區各級各部門發揮自身特色優勢,充分挖掘、積極發現並大力培育改革典型,打造了一批走在省市前列的經驗樣板,形成了若干制度創新成果,營造了“深化改革創新、大膽先行先試”的生動局面。為不斷深化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推動我區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發展,以改革攻堅助力“創新之區、活力之區、首善之區”強勢開局,東營區政務公眾號開設專欄,對優秀改革典型案例予以刊發推廣,供學習借鑑,敬請關注。


建設緊湊型“中央廚房”

塑造“1+9+N”全媒傳播矩陣

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東營區媒體融合探索實踐


【引言】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要求“要紮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統一思想認識、凝聚社會共識的迫切要求,是提升基層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迫切要求,也是更好服務群眾、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基於這樣的部署要求和時代形勢,東營區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聚焦重點難點痛點,整合資源、平臺升級、流程再造,高標準建設融媒體中心,打造縣級媒體融合樣板。

【摘要】

東營區按照縣級融媒體建設要求,立足標準,在頂層設計、體制機制、人才建、經營管理、資金保障上下功夫,做好“四則運算”加速跑,重構傳播格局和流程,不斷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推進。一是做實“加法”,在整合資源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四全”媒體。聚合“融媒+平臺”、“融媒+職能”、“融媒+民生”、“融媒+社會治理”、“融媒+新時代文明實踐”,全力打造區域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二是做好“減法”,在轉型提質提效上下功夫,做大做強主流輿論。解決各自為政,優化“發聲”渠道;解放生產力,實現資源集約整合;再造生產流程,聚力打造“一微一端一報一臺”;統籌內容管理,打通全媒傳播渠道。三是做好“乘法”,在壯大實力擴大影響上下功夫,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堅持移動優先,用活互聯網這一槓杆;運用市場思維,撬動市場側這一槓杆;全面深度拓展,把握開放性這一槓杆,破除思想壁壘、載體壁壘、技術壁壘、機制壁壘,突破發展瓶頸,切實推動區融媒體中心在守正創新中強起來。

【正文】

一、背景和動因

當前,蓬勃發展的互聯網日益成為信息集散地、輿論策源地與思想交鋒主陣地,對宣傳思想工作產生了重大影響。為適應信息時代新形勢,黨中央作出了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的部署,並要求努力把縣級融媒體中心建成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臺、社區信息樞紐。受歷史原因和客觀條件等方面限制,原東營區主流媒體格局存在體制機制不活、專業技術人才短缺、節目產品質量不高、思維轉型不夠、產業支撐弱等現狀,影響了主流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發揮,制約了媒體融合發展。高標準建設東營區融媒體中心,既是必須完成的改革任務,更是東營區委區政府的基層新聞輿論工作走進新時代、踏入新徵程的重要載體和有力舉措。如何高標準建設融媒體中心,推動在機構、人員、業務、平臺、體制機制等方面全面深度融合,實現從“相加”到“相融”,從“融合”到融活,優化融合生態鏈,把媒介變為平臺、把資訊變為服務、把受眾變為用戶,在變與不變中打造智媒、屏媒、融媒新型主流媒體,是東營區面臨的緊迫形勢和現實困難,急需破題。東營區始終把聚焦主業、服務群眾、提升效益這三個導向作為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定盤星”,以用戶為核心、以數據為驅動,以機構融合先行、平臺融合立本、保障延伸到位倒逼媒體融合。

二、做法和成效

(一)做實“加法”,在整合資源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四全”媒體。“融”的前提在“加”,依託多元媒介整合一體平臺,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全力打造區域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

【改革典型】建設緊湊型“中央廚房” 塑造“1+9+N”全媒傳播矩陣  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一是聚合“融媒+平臺”。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的《關於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意見》,東營區整合區廣播電視臺、區宣傳中心等機構,組建成立東營區融媒體中心,按照“電視+廣播+報紙+新媒體”的新架構, 將電臺、電視臺、《今日東營區》、知東營移動客戶端、東營區政務微信公眾號等化零為整,統一管理,構建“一中心九平臺”的融媒體新型主流陣地(一中心:東營區融媒體中心,八平臺:東營區電視臺、東營區廣播電臺、今日東營區、東營區政務微信公眾號、東營區政務微博、知東營移動客戶端、知東營頭條號、知東營抖音號、知東營閃電號),構建以“1+9+N”的全媒體傳播矩陣。打造區域主流宣傳陣地主陣地。

【改革典型】建設緊湊型“中央廚房” 塑造“1+9+N”全媒傳播矩陣  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二是聚合“融媒+中央廚房”。由過去單向度的宣傳向多元化的服務平臺拓展、向全領域的產業發展延伸。以“山東閃電雲”平臺為依託,建設集信息匯聚、策劃採編、媒資管理、渠道分發、評估評價等功能於一體的共建共建融媒體技術平臺,做到新聞選題第一時間上報、新聞約稿第一時間響應、多端分發第一時間完成;橫向上以山東輕快研發的“知東營”移動客戶端為平臺,將廣播電視、報紙、微信公眾號等入駐客戶端,實現節目在線直播點播、紙媒在線閱讀、現場直播在線觀看。

【改革典型】建設緊湊型“中央廚房” 塑造“1+9+N”全媒傳播矩陣  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改革典型】建設緊湊型“中央廚房” 塑造“1+9+N”全媒傳播矩陣  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三是聚合“融媒+政務”。順應群眾綜合化信息需求,在做精做強媒體新聞宣傳、輿論引導主業基礎上,積極打造“媒體+政務”服務平臺,整合黨政部門信息資源, 打通與山東政務網、東營區人民政府網站、東營區數字服務管理中心等數據平臺的信息連接,在知東營移動客戶端為群眾提供申報審批、註冊辦證、辦理社保等一站式政務服務。開闢“在線問政”專區,開啟新媒體問政通道,與東營區數字管理服務中心聯合建立起了審核、處理、回覆等工作流程,及時解決群眾訴求,真正將融媒體打造成為百姓和政府“零距離”對話、“全天候”互動的開放平臺。

四是聚合“融媒+服務”。聚合各類公共服務資源,實時提供天氣情況、空氣質量、交通路況等信息,開通查違章、查公積金、水電氣繳費等20項服務功能,為百姓提供方便、快捷、高效廣泛的公共服務,逐步實現從新聞宣傳向公共服務領域拓展的轉型要求。五是聚合“融媒+社會治理”。積極發揮移動平臺優勢,在知東營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開設智慧政務、在線問政等欄目,通過民生熱點收集、輿情監控、大數據分析、跟蹤報道等方式,形成群眾訴求、網民聲音與廣播電視、報紙“新聞啄木鳥”欄目的共通共享。融媒體記者收集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報道線索25條,採製隨意燒荒、佔道經營、垃圾亂倒等《新聞啄木鳥》監督報道6期,實現了群眾訴求到部門落實、辦理反饋等線上線下無縫對接,做到群眾反映事事有迴音、件件有反響,打通政府與群眾間的信息傳遞的“最後一公里”,推動社會治理智能化精準化。六是聚合“融媒+新時代文明實踐”。充分發揮融媒體中心的陣地作用、聚力作用、輻射作用,在知東營移動客戶端設置“新時代文明實踐”模塊,打通與東營區志願網、文明網等各類資源的鏈接,可實現志願者報名、組織管理、活動發佈、狀態跟蹤、效果呈現等功能。每天發佈活動招募信息,適應不同村居(社區)活動內容的需求,融媒記者通過圖片、視頻、抖音、快閃、直播等形式全方位呈現活動狀態,及時報道活動成效,實現文明實踐活動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真正做到“志願組織線上管理,文明活動手機呈現;百姓需求自助點單,實踐數據及時掌握;引導服務一脈相承,兩個中心協同推進”。中心拍攝製作的禮讚祖國紅歌快閃在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和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播出,擴大了影響力和公信力,推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改革典型】建設緊湊型“中央廚房” 塑造“1+9+N”全媒傳播矩陣  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二)做好“減法”,在轉型提質提效上下功夫,做大做強主流輿論。“融”的關鍵在“減”,通過媒體佈局、工作流程改造再造,實現精準高效傳播,提升引導和服務能級。一是解決各自為政,優化“發聲”渠道。今年5月,東營區關停清理佔用人員精力大、管理不完善、閱讀率低的微信公眾號64個、政務微博11個,首批關停數量佔全區政務微博、微信公眾號及新聞信息類APP的70%以上,既解決部分政務新媒體“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發佈不嚴謹、建設運維不規範、監督管理不到位”管理難點問題,又讓部分區直部門單位、鎮(街道)數百名基層幹部得到“減負”。這一做法得到了大眾日報肯定報道,多家網站媒體轉載推廣。關停是為了更好地“發聲”。首批關停行動後,東營區出臺《東營區廣播電視臺新媒體運行管理辦法》,強化規範新媒體宣傳行動。聚焦全區信息熱點,綜合信息、一體發佈、垂直管理,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抗擊颱風“利奇馬”、全區大競賽、大比武重點項目觀摩等重大活動、重要時間節點,中心九個平臺按照統一部署,一體發聲,分時發佈,每條資訊的閱讀量都達到2000人次以上,使主流聲音傳遞得更廣更好。

二是解放生產力,實現人力資源集約整合。減少基層工作人員負荷,將基層宣傳力量從“各自為政”的政務新媒體生產運營中解放出來,跟進全區輿論建設統籌安排,全面瞭解、深度挖掘、提報亮點,趙曉鳳、趙龍等一大批優秀共產黨員呈現在各級電視媒體熒屏上;東營金盾司法學校、東營區供電公司等優秀抗擊颱風集體展現在了直播中;“三下沉”主題教育實踐、“510”行動成為推廣經驗。在提高宣傳生產力,提升輿論引導力的同時,強化了“舉旗幟、育新人”的使命擔當。三是再造生產流程,聚力打造“一微一端一報一臺”。突出打造緊湊型“中央廚房”,建成了集移動採編、內容管理、終端分發、傳播效果分析等多功能系統於一體的智能指揮調度工作平臺,成立編輯委員會,統籌協調新聞宣傳業務。按照“中央廚房”運行模式,建立每日報題機制、採編例會機制、稿件(素材)共享機制、新媒體報料機制等, 改變過去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記者分頭採訪、分散傳播格局,形成“線索彙集、選題申報、研判審批、任務派發、編採聯動、稿件提交、編輯統籌、審核發佈”的工作流程。在時政採訪、主題報道採製、社會新聞報道中,實行團隊化管理,揚長避短,實現了新聞一次採集、多元生成、多平臺傳播。兩個月來,中心生產發佈融媒體資訊1200多條、活動直播10場次、拍攝發佈抖音12條,讓東營區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

【改革典型】建設緊湊型“中央廚房” 塑造“1+9+N”全媒傳播矩陣  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四是統籌內容管理,打通全媒傳播渠道。依託指揮調度中心,實現了從新聞線索彙總、選題上報審核、記者編輯調度、媒體協同跟進、稿件分級審核、產品生產發佈、績效評價考核等智能化管理,做到採編發人員“人人見面、面對面工作”。建成啟用緊湊型“中央廚房”,建立全媒體內容管理系統,對產品的生產進行及時跟蹤,掌握全中心信息產品生產進度,實現融媒產品的一條龍生產,真正實現“一體策劃、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發佈”,達到了同頻共振、二次傳播的效果,搭建起了符合縣域新聞規律的運轉架構,努力打造區域公眾傳播平臺。

【改革典型】建設緊湊型“中央廚房” 塑造“1+9+N”全媒傳播矩陣  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改革典型】建設緊湊型“中央廚房” 塑造“1+9+N”全媒傳播矩陣  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三)做好“乘法”,在壯大實力擴大影響上下功夫,打造新型傳播平臺。“融”的目的在“乘”,運用槓桿原理,力爭倍增效應。一是堅持移動優先,用活互聯網這一槓杆。堅持“互聯網+微傳播+融媒體”的理念,與東營聯通公司共建融媒體5G實驗室,在技術研發、產品生產、應用推廣商做文章,發力現場直播、虛擬現實技術、短視頻等,打造東營首家5G應用中央廚房。培育壯大東營區政務微信公眾號和知東營移動客戶端,從融媒體產品採集端開始,注重與互聯網相切合、相匹配,做到高水平製作、精細化打造,以此提升宣傳的精準度和傳播的抵達率,東營區政務微信公眾號用戶3.5萬人,影響力長居東營市政務微信排行榜、東營市縣區政務微信排行榜前列;知東營移動客戶端註冊用戶2.2萬人,閱讀量近200萬。

【改革典型】建設緊湊型“中央廚房” 塑造“1+9+N”全媒傳播矩陣  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二是運用市場思維,撬動市場側這一槓杆。緊盯市場需求,以現場直播、活動營銷、服務下沉等為手段,增強服務用戶意識,運用互聯網思維,注重用戶體驗,增加用戶黏性,從單一性廣告創收向商務、會展、節慶及電商服務等綜合性經營轉變,打造自身造血功能,培植新增長極,築高增收平臺。三是全面深度拓展,把握開放性這一槓杆。始終以開放的理念引領融媒體中心建設,積極對接入駐人民在線網、央視頻、新華社客戶端、閃電雲等高端平臺,建立聯動網絡,開展緊密合作,借梯登高、借力傳播,實現新媒體本地資訊同步發佈,構築起了全國地市縣融媒體平臺在信息交互、電子商務、數據共享、新聞宣傳的廣域連接,達到宣傳效果的最大化和最優化。充分利用不同媒介的傳播特點,結合移動端和PC端的速度優勢,報紙端的深度優勢,電視端的權威優勢和廣播端的靈活優勢等,實現短平快資訊與深廣厚報道齊頭並進、多點開花,結合融媒體全方位覆蓋、全天候延伸、多領域拓展的特點,推動媒體融合上下貫通、不斷深化,加快重構媒體媒體格局。

【改革典型】建設緊湊型“中央廚房” 塑造“1+9+N”全媒傳播矩陣  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四)做好“除法”,在革故鼎新上下功夫,重塑體制機制新格局。“融”的難點在“除”,針對體制機制不活、專技人員老化、產品質量不高、輿論引導不強等突破瓶頸,破除固有壁壘,切實推動區融媒體中心在守正創新中強起來。一是破除思想壁壘。始終把做好“人”的文章擺在突出位置,樹立激勵導向,按照不同身份進行分類施策,出臺績效考核辦法,傳導全媒思維,塑造團隊文化,推進被整合媒體思想融合、文化融合、價值融合、目標融合,真正實現人融心融力融。在抗擊利奇馬臺風、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重點項目觀摩等重大活動中,大家心往一起想,勁往一塊使,發佈快訊200多條,推出評論6期,製作公眾號資訊120期,實施圖文直播6期,現場連線山東電視臺7次,在市級以上媒體發稿20多條。

二是破除載體壁壘,打破原有媒介單打獨鬥局面,建立移動端首發機制,堅持把網、端、微作為內容生產、發佈的平臺第一落點,強化融媒體隊伍全員互聯網思維,外出培訓短視頻製作、新媒體編輯業務骨幹8人次,加快推進傳統媒體人向“融媒人”的轉型,努力成為一專多能型複合人才,適應融媒體工作新特性,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一體發展,重塑媒體傳播新格局。

【改革典型】建設緊湊型“中央廚房” 塑造“1+9+N”全媒傳播矩陣  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三是破除技術壁壘。依託省廣播電視臺技術力量,投資2300萬元建設中央廚房,打通化解了原有的採集系統不兼容、編輯模式不兼容等技術壁壘,內部平臺實現開放共享,協調組織調度,進一步提升操作的便捷性、流暢度,實現新聞採編播從分散到集成、從模擬化到數字化、從紙質化到網絡化的提升,更加切合新聞快速及時的要求。

【改革典型】建設緊湊型“中央廚房” 塑造“1+9+N”全媒傳播矩陣  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四是破除機制壁壘。探索推行企事雙軌運行機制,建立融媒體中心主任領導下的編委會負責新聞業務和總經理負責集團經營的運行模式,組建傳媒集團公司,激活經營智慧,激發經營動力,實現自身造血功能。引入激勵機制,打破薪酬、身份等諸多壁壘,建立以崗位奉獻、績效考評、動態管理為核心的薪酬管理體系,實行優勞優酬、獎優罰劣的分配製度。加大全媒體隊伍梯隊建設和人才引進力度,實行部室負責人和專技人員競爭上崗、職工雙向選崗、緊缺人才高薪招聘,以此為融媒體中心注入持久動力,更好地服務宣傳思想工作。

【改革典型】建設緊湊型“中央廚房” 塑造“1+9+N”全媒傳播矩陣  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媒體融合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傳媒融合始終在路上。東營區融媒體中心以媒體融媒為重大機遇,更加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以媒體融合為核心推動力,以大數據建設為強勁引擎,繼續推進部門職能融合、人員隊伍融合、產品功能融合,建立健全績效管理、薪酬考核及各項管理機制,推出融媒體產品矩陣,做大做強融媒體中心的價值增量,努力開創基層宣傳工作新局面,譜寫縣級融媒體中心工作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