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最好的狀態是怎樣的?

無意中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婚姻中最好的狀態是怎樣的?”


其中有這樣一個回答讓我眼前一亮:“其實最好的愛情是擇一人,託付終身,最好的婚姻是兩個人攜手相伴。他包容你的小任性、遷就你的小性子,體察你的小情緒,尊重你,愛你;能夠讓你在這一段關係中變的越來越好而不是時刻擔心自己哪裡做的還不夠。”


在評論區也有不少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這也許就是一種心安,自己可以安心的去努力,不用擔心自己哪裡還沒有做好而讓另一半不滿意。”


“在婚姻裡,兩個人都能夠擁有自己喜歡的事情,彼此能夠相互學習一起進步但又能保持各自的獨立,這就是最好的狀態吧。”


……


的確,一段好的關係,一定是兩個人能彼此尊重、互相理解,相互依賴的同時又能夠保持各自的獨立,能讓兩個人越老越好,而不是越來越糟。

婚姻中最好的狀態是怎樣的?


前段時間利用空暇時間看完楊絳先生在92歲高齡寫的回憶錄《我們仨》,楊絳,191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著名作家錢鍾書的夫人。楊絳先生一生所著甚多,可讓人最難忘的,卻是這本《我們仨》,此書出版後,風靡海內外,再版達百萬冊。


《我們仨》講述的是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故事,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錢鍾書老先生對楊先生的尊重和理解,互相依賴又彼此保持獨立,相互牽掛著對方,恩愛和睦的點滴故事。


人們常說一段好的婚姻關係,是要從好好說話開始。錢鍾書一輩子分不清左右腳,60歲才學會擦火柴。楊絳在醫院生小孩,錢鍾書說自己在家裡“幹了壞事”。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楊絳說:“不要緊,我會洗。”錢鍾書說,“墨水呀!”楊絳安撫他,“墨水也能洗。”回家後錢鍾書把檯燈又砸了,楊絳問清楚了是什麼燈,說,“不要緊,我會修。”錢鍾書曾說過:

“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而楊絳和錢鍾書的這段故事讓我想起了外公和外婆之間的故事來。

婚姻中最好的狀態是怎樣的?


1、婚姻中最好的狀態是能相互包容

外婆去世已經一年多了,記得外婆去世的那一天,外公捧著外婆的對已經神志不清的外婆說:“老婆婆,我捨不得你走啊,你走了留下我一個人可怎麼辦,我以後聽誰跟我發牢騷,和誰說話去啊……”,外婆走後,外公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一說起外婆就會流淚,外婆走了已經有一年多了,除了每日三餐依舊在桌上擺上屬於外婆的碗筷,盛好飯,倒好茶,就像外婆還在世一樣吃飯,外公對外婆的思念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深,都重。


以前的我並不會覺得外公外婆的感情有多深,只是會發現每次外婆因為什麼不開心,發脾氣,發牢騷了,外公也就只是會默默的聽著,並不會去和外婆吵,也不會去和她爭個高低,更不會因為外婆說了多難聽的話而不生外婆的氣,依舊還是會每天在吃飯的時間為外婆做好飯菜盛好飯端到外婆前面;而在外婆沒有生病前,外公是一個完全不會做家務的人,但是外婆生病以後,外公卻將一切都攬在了自己身上,也不讓自己的兒子、兒媳婦插手;出去外面不管多晚也都會回到家中,只因為家中還有一個一直在等著他回家的人。


所以從錢鍾書和楊絳、外公和外婆身上,我看到的是:一個人愛不愛你,不是看他在脾氣好時怎麼對你,而是在你什麼都不想做的時候他能不能什麼都不讓你做,自己去把一切都做好,讓你放心的休息而不發任何牢騷。也不是看他在戀愛時如何慣著你,而是看他婚後如何尊重你,包容你,寵著你。而這應該就是婚姻中最好的狀態吧。

婚姻中最好的狀態是怎樣的?



2、婚姻中最好的狀態是無論何時都能攜手相伴

最好的愛情是擇一人,託付終身;最好的婚姻狀態則是兩個人無論何時都能攜手相伴。


相信看過《奇葩說》的人應該都知道陳銘,尤其是他在今年《奇葩說》第五季中的表現,強大的知識儲備、嚴謹的邏輯表述、敏銳的開槓技巧和熱血的情感昇華足以叫人驚歎,大家直呼“神了”。


而讓人們能記住他的除了他在《奇葩說》中精彩的表現外,還因為他在節目中通過分享自己的愛情片段,而被大家評價為“完美男人”。


他曾說“一生溫暖純良,不捨愛與自由。溫暖純良,是愛與自由的前提,否則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引得全場爆燈。


這也是我聽到的關於愛和自由最美好的回答。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連接,關係的建立,溫暖和純良的能量的傳遞都應以尊重為基礎。沒有尊重,談何溫暖,謂何純良?


陳銘的太太比他大7歲,他說他們在一起七年了,在這七年中吵架是幾乎沒有的,每次都是他‘被吵’。這是身份差異帶來的。他說太太平時說話,會習慣性地以一種老師和引導者的方式。但很多時候,她的價值觀又的確是讓自己佩服。在陳銘眼裡,他的太太是敢於呈現最真實的自己的,而最真的她就是自己愛的。”

所以在陳銘眼裡太太最多是性子有點著急,脾氣上來就會訓幾句,陳銘覺得很正常,因為他從小到大脾氣很好,太太吵他他就給她打打哈哈,講講段子,把她逗樂了,挺好。

婚姻中最好的狀態是怎樣的?


正如錢鍾書先生和楊絳先生的愛情。楊絳先生在《我們仨》裡面寫到的:在夢裡,她走著,走著,感覺走失了,錢鍾書先生都會出來,帶著她,快速地離開那些令人孤獨的場景。

陳銘自己也十分相信每個人生來孤獨,但如果你選擇與另一個生命攜手同行,能使你不再孤單,那麼在這一點上愛情跟婚姻就是契合的。

或許當你經歷過一些事,你就會明白婚姻或者愛情,不僅僅是激情心動之後的餘韻,更多是共同的生命記憶的凝結,時間越往後走,就越難被打破。

陳道明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夫妻結緣的最大意義不是吃飯穿衣、生兒育女。而是彼此滋養,彼此尊重,彼此成就,提升生命的檔次。”也就像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的關係,彼此陪伴,互相尊重同時又各自獨立,從而讓自己的婚姻狀態達到了最好。

作者簡介:小虎牙蘇蘇,專業拉丁舞老師,讀書寫作愛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